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3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同种异体骨移植修复骨肿瘤术后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种异体骨移植修复骨肿瘤术后骨缺损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就同种异体骨移植的基础和临床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背景: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在骨密度正常范围甚至较高的情况下发生骨折,因此,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骨质量比骨密度预测骨折风险的作用更大。目的:评估血清戊糖素水平和骨小梁分数与2型糖尿病患者椎体骨折压缩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80例,包括4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40例非糖尿病患者。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骨代谢生化指标等;采用双能X射线吸收仪检测患者骨密度,根据测量获得的图像使用TBS Insight?软件计算脊柱骨小梁分数;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患者血清中戊糖素水平;使用Genant半定量分型对所有患者脊柱骨折压缩程度进行分级,分析各种变量因素与椎体骨折压缩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与结论:(1)糖尿病组患者的血清戊糖素水平高于非糖尿病组(P <0.05),骨小梁分数值低于非糖尿病组(P <0.05),两组腰椎骨密度、髋关节骨密度、严重骨折压缩占比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0.05);(2)Spearman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椎体骨折严重程度与糖化血红...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诱导的成骨细胞和肾血管内皮细胞直接共同培养的细胞相容性,并探索两者共同培养的合适比例.方法 成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按1:0、3:1、2:1、1:1、0:1比例分为5组直接共同培养,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并计数细胞比较增殖能力,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研究共同培养后成骨细胞成骨能力的改变.结果 共同培养后细胞增殖及成骨细胞ALP染色阳性率高于单一细胞培养,成骨细胞与内皮细胞按2:1比例培养优于按3:1和1:1比例培养,增殖最快,ALP阳性率最高.结论 成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体外直接共同培养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可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及ALP的分泌,提高其成骨能力.两者按2:1混合是较佳比例.  相似文献   
14.
血管内皮细胞瘤是一种发病率极低、低度恶性的血管来源肿瘤,生物学特性介于血管瘤和血管肉瘤之间,很少发生远处转移。临床症状以局限性疼痛和软组织肿胀为最常见。组织学表现为非典型的内皮细胞过度增殖,细胞核呈圆形或短梭形,染色质增多,核仁易见,胞浆较丰富,淡染或呈细颗粒状,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  相似文献   
15.
Gamma钉与重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比较Gamma钉与重建钉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的手术过程、并发症与临床疗效。方法:对2004年8月2007年4月,髓内固定手术治疗83例老年转子间骨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中Gamma钉固定治疗55例,重建钉固定治疗28例,患者平均年龄75.8岁(61~89岁),开始负重平均时间3.3个月(0.5~8.0个月),平均随访19.2个月(6~35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过程、并发症与临床疗效。结果:重建钉固定组术后住院时间与手术时间比Gamma钉固定组长(P=0.047;P〈0.001),术中出血量比Gamma钉固定组多(P=0.011)。83例患者术后获随访平均19.2个月(6~35个月)。术后1年内1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心肌梗死等,Gamma钉固定组与重建钉固定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7)。本组83例患者的骨折全部临床愈合,未出现内固定失败、断裂;两种髓内固定方法总体优良率83.1%,Gamma钉固定组与重建钉固定组优良率分别为85.5%与78.6%,两组优良率差异无显著性(P=0.428)。结论:Gamma钉与重建钉都适合于治疗转子间骨折,对于不能早期负重功能锻炼的老年患者,Gamma钉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与术中出血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MasonII、Ⅲ型桡骨头骨折的疗效。方法:2006年1月-2008年2月,采用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MasonlI、III型桡骨头骨折16例,对其疗效进行随访分析,对患者肘关节的功能进行评价。结果:1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8~24个月,所有骨折全部骨性愈合。肘关节功能评定结果:优10例,良3例,可3例,优良率为81.52%。结论:微型钢板治疗MasonII、III型桡骨头骨折疗效较好,能够改善患者肘关节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以可注射性纳米材料与共培养的成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复合,构建可注射性组织工程骨,并观察其体外实验的生物相容性.方法 将共培养的成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与可注射性纳米材料体外复合培养,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活性,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并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进行形态学和功能测定.结果 细胞复合材料后保持正常的分裂增殖速度,细胞的ALP活性与单纯细胞培养的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可见,细胞能在可注射性纳米材料上良好地增殖、生长,细胞的活性未受到材料的影响.结论 可注射性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可作为骨组织工程可注射性载体材料.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pSilencer-VEGF-siRNA转染骨肉瘤细胞系MG63后诱导其凋亡以及对capase-3表达能力的影响。 方法 体外常规培养骨肉瘤细胞系MG63并构建人类特异性的pSilencer-VEGF-siRNA;分为pSilencer-VEGF-siRNA转染组和空载体组。转染后48~72 h,流式细胞仪Annexin V-FITC/PI 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分析细胞周期;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caspase-3表达。 结果 MG63转染pSilencer-VEGF-siRNA表达质粒后,早期出现细胞凋亡及明显的G1期阻滞以及G1期细胞数增加;pSilencer-VEGF转染组caspase-3的表达较空载体组和对照组明显上调。 结论 pSilencer-VEGF-siRNA可诱导MG63细胞早期凋亡;并可上调caspase-3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1年2月资料完整的10例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定期X线及临床效果随访,采用Friedman - Vyman系统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 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6个月,股骨颈骨折于术后2.5 ~4个月骨折愈合,平均3个月;股骨干骨折于术后4~9个月愈合,平均6个月.采用Friedman - Vyman系统评价结果:优0例,良8例,一般2例,差0例,优良率80%,未见股骨头坏死或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 结论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是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可选方案且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腺病毒介导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短发夹状小分子干扰RNA(siRNA)对骨肉瘤细胞株MG63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携带VEGF短发夹状siRNA的腺病毒载体Ad-VEGF-siRNA感染MG63.噻唑蓝(MTT)比色分析细胞体外增殖力,Hoechst染色、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凋亡.建立30只裸鼠移植瘤模型,Ad-VEGF-siRNA组瘤内注射Ad-VEGF-siRNA病毒纯化液0.2ml,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肿瘤组织中MG63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d-VEGF-siRNA组MG63细胞生长减慢,Hoechst染色可见到典型的凋亡细胞,24、48、72h凋亡率分别为7.27%、12.01%和20.09%.Ad-VEGF-siRNA明显抑制移植瘤生长,抑瘤率达40.7%.Tunel染色可见MG63细胞典型凋亡特征,同时肿瘤组织中PCNA、bcl-2表达明显减少(P<0.01). 结论 Ad-VEGF-siRNA可高效而特异地阻断VEGF基因表达,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