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71.
目的通过比较可调脉宽倍频Nd:YAG激光和积雪草苷对增生性瘢痕的疗效。探讨可调脉宽倍频Nd:YAG激光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优越性。方法将164例增生性瘢痕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患者为118例,采用可调脉宽倍频Nd:YAG激光进行治疗,并根据瘢痕的厚度和颜色及患者正常皮肤颜色和个体差异,选择脉宽10~40ms和能量密度12~32J/cm^2进行治疗,治疗1-3次,每次间隔1~3个月;B组患者为46例,采用积雪草苷霜进行治疗,将积雪草苷霜外涂于瘢痕处,每日2次,并局部按摩,一个疗程为3个月,共2~3个疗程。结果治疗后随访患者3~8个月。A组:显效者75例,有效者35例,无效者8例;B组:显效者5例,有效者28例,无效者13例。结论可调脉宽倍频Nd:YAG激光对增生性瘢痕具有较好的疗效,与积雪草苷比较有起效快、疗效好、效果稳定等优越性。  相似文献   
72.
下睑袋的形成与面颊部软组织松弛下垂是面中部老化的表现,两者可同时出现,也可先后形成。以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为多。以往单纯行睑袋整复术,仅解决了眼下部组织松弛老化的问题,而对同时伴有面中部下垂的患者则需要另行面部提升除皱手术来纠正。为了同时达到睑袋整复与面中部提升的效果,使手术更加简单,并尽可能降低面中部提升的手术风险和并发症发生率,从2001年到2004年我科采用下睑袋整复术的同时通过下眼睑切口提升下降的面中部,使面中部年轻化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缺氧程度与瘢痕成纤维细胞缺氧诱导因子1α表达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4-01/03在湘雅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完成。选择烧伤患者创面愈合后3~6个月的瘢痕为取材对象。取体外分离培养的皮肤瘢痕成纤维细胞,分别在体积分数为0.2,0.1,0.05,0.015的氧浓度下培养24h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结果: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细胞核和细胞质均有缺氧诱导因子1α表达,体积分数为0.2,0.1,0.05,0.015的氧浓度下缺氧诱导因子1α表达的信号强度分别为47.50±9.29,96.00±18.29,209.17±19.64,263.83±13.24,各浓度比较差异显著(F=261.01,P<0.01)。体积分数为0.2的氧浓度下缺氧诱导因子1α部分为弱阳性,体积分数为0.1的氧浓度下缺氧诱导因子1α基本弱阳性,体积分数为0.05的氧浓度下缺氧诱导因子1α以阳性表达为主,体积分数为0.015的氧浓度下缺氧诱导因子1α基本为阳性。②WesternBlot印迹检测:体积分数为0.2,0.1,0.05,0.015的氧浓度下缺氧诱导因子1α蛋白表达相对含量分别为0.02,0.26,0.39,0.97,呈逐渐增高趋势,均明显高于体积分数为0.2的氧浓度条件下的缺氧诱导因子1α蛋白表达。结论:随着氧浓度的降低,皮肤瘢痕成纤维细胞的缺氧诱导因子1α表达强度逐渐增强。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强度可间接反映瘢痕组织内的氧浓度。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uterine artery blockage,UAB)这种预处理方法在子宫切除术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2007年12月我院161例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共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情况。82例(UAB组)腹腔镜下先钛夹闭合双侧子宫动脉,再行子宫切除术,79例对照组(非UAB组)直接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结果UAB组手术时间为(117±28)min,与非UAB组(121±31)min无统计学差别(t=-0.645,P=0.520);UAB组术中出血量(55±27)ml,显著少于非UAB组(124±46)ml(t=-11.658,P=0.000);UAB组术后排气时间(31±6)h,与非UAB组(33±8)h无统计学差别(t=-1.799,P=0.074);UAB组术后病率13.4%(11/82),与非UAB组19.0%(15/79)无统计学差别(χ2=0.923,P=0.337)。结论腹腔镜下先阻断子宫动脉后切除子宫,操作容易,需要器械简单,术中出血明显减少,手术野清晰,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5.
Q开关激光治疗双侧面部获得性太田痣样斑287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Q开关紫翠宝石755nm激光、Nd:YAG1064nm激光和倍频Nd:YAG532nm激光对双侧获得性太田痣样斑的治疗效果和副作用。方法:运用Q开关紫翠宝石755nm激光、Nd:YAG1064nm激光和倍频Nd:YAG532nm激光分别对287例患者进行治疗。结果:经过1~13次治疗后,痊愈140例,显效66例,有效59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71.8%,总治愈率48.8%。倍频Nd:YAG532nm激光治疗起效快而副反应明显,Q开关紫翠宝石755nm激光和Nd:YAG1064nm激光起效慢但副反应轻微。结论:三种Q开关激光均能有效治疗双侧获得性太田痣样斑,长程低能量的Q开关紫翠宝石755nm激光和Nd:YAG1064nm激光因副反应轻微更适合美容患者的需要。  相似文献   
76.
钟茜  陈启群 《吉林医学》2011,(7):1285-1286
目的:探讨止血带环扎子宫血管在治疗剖宫产术中顽固性出血的效果。方法:研究组23例剖宫产术中因顽固性出血采用止血带环扎血管治疗。随机选择11例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病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治疗。在手术时间、产后出血、术后病率、腹部切口感染、子宫切除等方面对比两组术式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病例治疗后临床效果显著,其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术后病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一例因血液循环不良或出血而再次手术或子宫切除,无并发症发生,子宫复旧,月经复潮时间无异常。结论:止血带环扎子宫血管应用顽固性子宫乏力、胎盘异常、子宫破裂等因素引起的产后出血保守治疗,并能保留生育,该法操作简单,止血迅速,安全易行,早应用可避免增加输血,感染机会及失血性休克,DIC的发生,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有效的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77.
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有所上升,且呈年轻化趋势。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是子宫颈癌的癌前病变,合理干预CIN是防治子宫颈癌的主要措施,而以手术和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是对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式。本文就CIN干预过程及宫颈癌治疗中可能存在的过度与不足进行讨论,有利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规范化治疗。  相似文献   
78.
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2位,在女性生殖道肿瘤中高居首位.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是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的必要条件.流行病学资料结合实验室的证据已经明确,在100%宫颈鳞状细胞癌和70%宫颈腺癌中均可检出HPV,高危型HPV病毒的持续感染将会导致宫颈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飞燕草素(Dp)防护光诱导的视网膜氧化应激损伤的机制。

方法:将661W感光细胞经2 000Lx光照(48h)和/或不同浓度Dp(5、10、20μmol/L,24h)处理,分别测定细胞活性和乳酸脱氢酶(LDH)活力、硫代巴比妥酸活性物质(TBARS)含量及抗氧化酶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活性。将健康SD大鼠经3 000Lx光照(24h)和/或Dp\〖100mg/(kg·d),灌胃4wk\〗处理后,观察视网膜的组织结构和氧化应激指标(SOD、GSH-Px、GST)变化。

结果:细胞实验结果表明,光照后细胞活性显著降低,细胞LDH活力和TBARS含量升高,抗氧化酶系活性下降,而Dp处理能提高光照后细胞的活力,降低细胞LDH活力和TBARS含量,提高抗氧化酶系活性。动物实验结果表明,Dp可保护大鼠视网膜结构的完整性,降低视网膜组织中TBARS含量,升高SOD、GSH-Px、GST活性。

结论:Dp可能通过调控氧化-抗氧化系统有效防护光化学因素导致的视网膜损伤。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