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研究无创呼吸机新型供氧管道的制作,以及临床上的应用。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来该院进行治疗20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按照1:1的比例将他们分为实验组(A组)与对照组(B组),实验组(A组)进行无创呼吸机新型供氧管道为患者供氧,对照组(B组)进行普通吸氧管为患者供氧。仔细观测这两组患者的管道供氧效果、供氧管道的折叠率以及脱管率。结果实验组(A组)进行无创呼吸机新型供氧管道的打折、脱管以及扭曲上的发生率比较低,无创呼吸机新型供氧管道相比普通吸氧管道供氧,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上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新型供氧管道的制作简便,操作简单、安全,安全性能高,同时和具有实用性,非常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咪唑安定在清醒镇静胃镜检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保证内镜检查过程的安全和顺利,同时减轻甚至消除病人的痛苦及焦虑,提高患者对胃镜检查的接受程度,作者等在胃镜检查中静脉应用咪唑安定(商品铝:力月西)进行清醒镇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一种准确预测无创通气能否应用于COPD急性呼吸衰竭病人的方法。方法 分析无创通气应用前的临床和肺功能指标以及进行无创通气1h后的变化值与无创通气在COPD呼吸衰竭中应用成功与否的相关性并建立相应的回归方程。结果 符合条件的45例病人中的35例成功应用无创通气,10例失败;成功组的病人在接受无创通气前有较高的意识水平,在应用无创通气1小时后病人的PaCO2、pH和意识水平即有明显的提高。结论 应用无创通气前较高的意识水平以及应用无创通气1h后的pH、PaCO2和意识水平的改变值与COPD急性呼吸衰竭病人对无创通气的反应性有关;建立的回归方程可用于预测无创通气能否在此类病人中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某院呼吸科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以及药师临床药学服务情况分析。方法 抽取2020~2022年某院呼吸科抗菌药物的1 260张处方。分析这些药物的具体用药情况以及药师临床药学服务干预后的用药合理性及相关指标情况。结果 该院呼吸科抗菌药物使用前10名依次为注射用头孢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注射用头孢他啶、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乙酰半胱氨酸、盐酸氨溴索、氯化钾缓释片、孟鲁斯特钠片、倍氯米松福莫特罗吸入气雾剂、复方甲氧那明胶囊,其中排名前三的抗菌药物占比依次为32.30%、27.06%、24.84%;该医院呼吸内科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基本存在合理性,大多数抗菌药物的利用指数(DUI)均小于1;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急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费用占比及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率等指标均处于逐年下降的趋势。结论 该医院呼吸科的抗菌药物品种相对较全,可满足患者的用药需求,经过药师临床药学服务该院呼吸科抗菌药物的使用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大多数抗菌药物的使用符合卫生部标准,且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情况逐渐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部CT影像特点与高流量鼻氧治疗(HFNO)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100例COPD疾病加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在入组本研究后均完善肺部CT检查,评估每例患者的肺部变化特征(包括小叶中心性肺气肿、全小叶性肺气肿、间隔旁肺气肿、间质性肺气肿),并对患者的肺气肿严重程度进行Goddard评分。所有患者均接受HFNO治疗,根据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结果进行疗效评定,分析HFNO疗法与COPD患者不同肺部CT影像分类患者疗效的关系。结果100例COPD患者中,根据肺部CT结果,小叶中心性肺气肿32例、全小叶性肺气肿21例、间隔旁肺气肿20例、间质性肺气肿27例;肺气肿严重程度Goddard评分下:0分0例,1分23例,2分32例,3分33例,4分12例;HFNO治疗在各种肺气肿类型患者中的有效率分别为75.00%、66.67%、85.00%、25.93%,组间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894,P < 0.001),小叶中心性肺气肿、全小叶性肺气肿、间隔旁肺气肿患者间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57,P=0.395);HFNO治疗在不同肺气肿严重程度Goddard评分患者中的有效率分别为:95.65%、90.63%、30.30%、8.33%,组间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927,P < 0.001)。Goddard评分1分、2分患者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01,P=0.632),Goddard评分3分和4分患者间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20,P=0.141)。结论HFNO治疗COPD患者时,适用于小叶中心性肺气肿、全小叶性肺气肿、间隔旁肺气肿患者,以及Goddard评分为1分、2分的患者,1 h内疗效较为满意,对间质性肺气肿及Goddard评分3分以上的患者疗效欠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在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时,应用高流量通气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从中选择80例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所接受的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无创通气和观察组高流量通气。治疗完成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等血气指标,用于评价其效果,此外对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舒适度等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无显著差异,经过分组治疗后两组均出现一定程度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改善数值优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口腔干燥程度基本相近,分组治疗后对照组明显变差,且组间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流量通气治疗对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机体各项情况,故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唐琳  康萍  钟祥柱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1):229-230
目的观察支气管冲洗术结合局部注药治疗右肺中叶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期间在我院共收治右肺中叶综合征患者37例,所有患者首先采取抗生素治疗,对症和支持治疗的内科综合治疗手段。然后采取支气管肺泡冲洗术结合局部注药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不良反应,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 37例患者中治愈24例,有效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3.8%。急性感染患者全部治愈,总有效率为100%;慢性感染患者治愈6例,有效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78.95%。急性感染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好于慢性感染和结合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主要是低氧血症22次,发热14次,少量出血24次。结论支气管冲洗结合局部注药治疗右肺中叶综合征安全,有效,并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老年狼疮肾炎(LN)的临床特点,我们将近15年来收治的老年人LN34例与同期64例非老年人LN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比较。资料与方法所有病例均按美国风湿病学协会1982年修订的系统性红班狼疮(SLE)诊断标准确诊,均伴有肾损害。年龄≥50岁为老年LN...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方法 :应用BiPAP呼吸机对 2 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作经鼻罩行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试验组 ) ,并以同期病情相当的 2 3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作对照 ,观察两组的疗效和血气分析情况。结果 :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呼吸频率和心率的变化表明 :两组治疗后的PaO2明显上升 (P <0 .0 1) ,试验组上升更高。试验组PaCO2 比治疗前明显下降 (P <0 .0 5 ) ,对照组PaCO2 治疗前后差别不显著 (P>0 .0 5 )。试验组的呼吸频率、心率比治疗前明显减慢 (P <0 .0 5 ) ,对照组的呼吸、心率减慢差别不显著。试验组病情好转时间比对照组短。结论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呼吸衰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酮替芬与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对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我院住院及门诊就诊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50μg/250μg)早晚各1吸联合酮替芬口服治疗;观察组: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50μg/250μg)早晚各1吸联合孟鲁司特钠口服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肺功能改善情况、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不良反应等.结果 治疗12周后,两组ACT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1S用力呼气末容积(FEV1)和呼气峰流量(P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口服孟鲁司特治疗支气管哮喘优于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口服酮替芬,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