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218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78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患者男,27岁。因右侧耳后头皮黑色丘疹2年余就诊。患者于2年前偶然发现右耳后头皮有数个黑色丘疹,皮疹缓慢增多,无自觉症状。患者既往体健,否认其他病史。家族中无类似病史。体检:  相似文献   
62.
患者女,49岁.皱褶部位色素斑28年余.皮损最先于颈部发现,逐渐增多,并向腋下、腹股沟、胭窝等处发展,无自觉症状.于2008年8月13日来我科就诊.患者既往体健,家族中其他成员无相似症状,父母非近亲结婚.体检: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面部、颈部、腋下、肘部、腹股沟、胭窝等皱褶部位可见片状色素沉着及色素减退斑,部分融合呈黑褐色网状斑(图1~3),颈部及腋下部分皮疹高出皮面,出汗正常.巩膜未见改变.皮损组织病理:表皮乳头瘤样增生,伴角栓形成,表皮突伸长,表皮突下方色素颗粒增多,真皮浅层毛细血管周围少量炎细胞浸润.诊断:皱褶部网状色素异常.治疗:外用他扎罗汀凝胶,2个月后复诊,皮损稍变平,色素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63.
临床资料患者,男,55岁。主因阴囊结节2个月,于2008年6月来我科就诊。患者2个月前阴囊发现一黄豆大小皮下结节,无明显不适,未处理。半月前结节明显增大、红肿。否认局部外伤、用药史及系统性疾病史。皮肤科检查:左侧阴囊见一花生米大小淡红色结节,边界清楚,表面光滑,中央未见脐凹,质中(图1)。其他部位未  相似文献   
64.
患者男,51岁,以口腔疼痛性溃疡2个月入院,无发热等全身症状,临床损害表现为口腔上腭两处浅表溃疡。实验室检查示外周血白细胞减少,骨髓涂片示增生象,X线胸片及腹部B超检查正常,HIV抗体检测阴性,CD细胞分类CD3 0.559,CD4 0.289,CD8 0.207,CD4/CD8 1.4,均在正常范围。溃疡组织病理示肉芽肿性炎症,PAS染色见少量簇集状酵母样细胞;溃疡组织真菌培养,长出白色丝状菌落,双相生长,小培养及电镜下见典型舵轮状大分生孢子;扩增分离菌株ITS间区及D1/D2区序列并测序,其ITS1、D1/D2区测序结果与组织胞浆菌荚膜变种基因同源性分别为97%、99%。拟诊:原发性口腔黏膜组织胞浆菌病。治疗:口服伊曲康唑400 mg/d治疗2个月痊愈。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重组嵌合毒素Dsg3EC1-2PE40对寻常型天疱疮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 对重组嵌合毒素Dsg3EC1-2PE40进行表达,并分离纯化;分别以不同浓度重组嵌合毒素作用于寻常型天疱疮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通过ELISPOT法、MTT比色试验及3H-TdR掺入试验来观察重组嵌合毒素对T、B淋巴细胞的影响。结果 纯化后的重组嵌合毒素纯度达80%以上,它能够特异性与天疱疮抗体IgG结合,而与正常人IgG不结合。重组嵌合毒素可使寻常型天疱疮外周血产生抗体的B细胞数量减少约40%左右;在重组嵌合毒素作用下,T细胞的增殖、代谢较重组Dsg3EC1-2明显降低,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重组嵌合毒素Dsg3EC1-2PE40可以抑制寻常型天疱疮外周血B细胞的抗体产生作用,对寻常型天疱疮外周血T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或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66.
改良毛乳头细胞培养法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毛乳头位于毛囊底部的毛球中,周围包绕着毛母质细胞,主要由毛乳头细胞组成.由于毛乳头的空间位置,给毛乳头的分离培养带来了一定困难,我们采用二步酶消化法分离毛乳头,缩短了分离时间,降低了工作强度,同时还提高了收获率.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7.
马拉色菌是马拉色菌性毛囊炎的病原菌,在进行真菌KOH直接涂片镜检时,镜下散在圆形均质的暗绿色反光颗粒脂肪滴易与圆形之马拉色菌菌体混淆,难以获得满意效果,作者从1990年开始采用美兰染色与过碘酸雪夫氏反应(PAS)进行染色效果、检出率对比研究,获得满意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8.
本文观察了斑秃患者244例,发现20~30岁为发病高峰年龄,有斑秃既往史及家族史者均显著多于对照组。50.5%患者发病前有精神因素。33.3%重型斑秃自身抗体阳性。这些结果提示斑秃发病与遗传,情神因素及免疫机能紊乱有关。固相C_(lq)酶联免疫法检查CIC未发现异常。  相似文献   
69.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并纯化重组天疱疮抗原桥粒芯糖蛋白3(Dsg3)的胞外结构域EC1-2片段及其与假单胞菌外毒素PE40的嵌合毒素Dsg3EC1-2PE40。方法:在大肠杆菌中对目的蛋白进行诱导表达,并用金属鏊合亲和层析法进行分离纯化,经Western Blot试验鉴定。结果:所得重组蛋白可以和寻常型天疱疮抗体IgG发生特异性结合,而与正常人IgG不发生反应,其纯化后纯度分别达85%及80%。结论:Dsg3EC1-2片段及其嵌合毒素Dsg3EC1-2PE40在原核细胞中得到成功表达,为天疱疮的治疗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