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5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罗洪强  钟永根  傅佳萍 《浙江医学》2005,27(12):904-905
为探讨淋巴瘤患者血清(TNF-α)水平在淋巴瘤病程进展和预后中的临床意义,我们回顾性分析不同临床分期淋巴瘤患者血清TNF-α水平、化疗前后TNF-α水平变化及TNF-α与乳酸脱氢酶(LDH)、β 2-MG的相互关系,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2.
目的研究本院铜绿假单胞菌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现况及主要耐药机制。方法用E-test方法检测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头孢他啶、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环丙沙星7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用EDTA双纸片扩散法及三维实验分别对金属酶及AmpC、KPC酶表型进行确证。结果从1 068例致病菌中共分离出108例铜绿假单胞菌,18例是对亚胺培南和/或美罗培南不敏感的菌株,耐药率为16.7%,其中有9例金属酶确证实验阳性,3例为AmpC酶持续高产型菌株,KPC酶确证实验尚没有检测出阳性菌株。结论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多表现为多重耐药,这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相似文献   
63.
目的:研究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与HBV-DNA定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FQ-PCR)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我院604例乙肝血清标本进行HBV-DNA定量检测及血清免疫学检测,分析5种常见模式的HBV-DNA含量及HBV阳性率。结果:1组(HBsAg,HBeAg,抗-HBc)HBV阳性率为92.12%,HBV-DNA含量为7.76±1.021gCopies/mL,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结论:HBV-M与HBV-DNA定量检测具有显著相关性,临床联合检测有助于乙肝病毒感染诊断,对提高临床疗效、判断患者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4.
目的 了解人类疱疹病毒 (HHV) 6型、7型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生中的作用及其相互作用。方法 聚合酶链反应 (PCR)检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患者外周血中的HHV6 -DNA和HHV7-DNA ,缺铁性贫血组和健康体检组为对照。结果  31例ITP患者、1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和 3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中 ,HHV6 -DNA的检出率分别为 :2 5 .8% (8/ 31) ,10 % (1/ 10 )和 3.33% (1/ 30 ) ;ITP组与健康体检组间 ,HHV6的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HHV7-DNA阳性的 6例中 ,有 5例与HHV6是合并阳性 ;健康体检组与缺铁性贫血组 ,HHV7与HHV6合并阳性分别为 0和 1例 ;两种病毒合并阳性 ,在ITP组与健康体检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ITP组与缺铁性贫血组间 ,HHV6阳性率、HHV7阳性率、HHV6与HHV7合并感染率前者均明显高于后者 ,但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 HHV6感染与ITP发生相关 ,HHV7可能通过激活HHV6引发ITP的发生。  相似文献   
65.
目的研究本院铜绿假单胞菌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现况及主要耐药机制。方法用E-test方法检测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头孢他啶、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环丙沙星7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用EDTA双纸片扩散法及三维实验分别对金属酶及AmpC、KPC酶表型进行确证。结果从1 068例致病菌中共分离出108例铜绿假单胞菌,18例是对亚胺培南和/或美罗培南不敏感的菌株,耐药率为16.7%,其中有9例金属酶确证实验阳性,3例为AmpC酶持续高产型菌株,KPC酶确证实验尚没有检测出阳性菌株。结论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多表现为多重耐药,这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相似文献   
66.
目的了解广东汉族人胱硫醚β-合成酶基因844ins68的分布特点.方法 PCR扩增124例广东正常人的CBS 844ins 68基因突变点,直接行聚琼脂糖凝胶电泳确定其基因型.结果广东汉族人CBS 844ins 68基因表型频率:野生型(D/D)0.7820,纯合子突变型(I/I)0.1930, 杂合子突变型(D/I)0.0250,CBS 844ins 68基因频率:D 0.8790;I 0.1210.结论 CBS844ins 68基因突变存在一定的人种或地域差异.  相似文献   
67.
目的观察根除幽门螺杆菌(H.pylori)疗法对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RITP)的疗效。方法对合并H.pylori感染的53例RITP患者予根除H.pylori治疗,并比较治疗前后血小板(Plt)水平变化。结果显效9例(17%),有效14例(26%),总有效率达43%。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Plt上升。结论根除H.pylori疗法对部分合并H.pylori感染的RITP患者有一定的升血小板作用。  相似文献   
68.
目的 评估伊马替尼(格列卫)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临床疗效及耐药性。方法 35例CML患者予格列卫治疗,其中CML慢性期予30 0~4 0 0mg/d ,CML急性期予4 0 0~6 0 0mg/d。结果 本组患者累计获完全血液学缓解(CHR) 31例占89% ,达CHR的中位时间2 8d。2 7例疗程>3个月的患者,在治疗第3个月时复查骨髓细胞染色体,获主要细胞遗传学缓解(MCR ,ph+ 细胞<35 % )共19例占5 4 %。结论 格列卫治疗CML安全有效,是治疗CML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69.
目的研究血液病房住院患者医院真菌感染特征及危险因素,探讨真菌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回顾性调查2006-2010年收治的4243例血液病患者,对其真菌感染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4243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401例次,例次感染率为33.0%,其中真菌感染478例次,例次感染率为11.3%,真菌感染发病率逐年升高;基础疾病以急性白血病为主,占61.1%;真菌感染部位以口咽部居首,占59.2%,其次为肺部,占18.2%;以肺部及血液真菌感染治疗费用最高;粒细胞缺乏、长期住院(≥14d)、长期应用广谱抗菌药物(≥7d)、原发疾病未缓解是医院真菌感染的最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血液病患者医院真菌感染发病率升高,危险因素多,治疗费用高,需采取综合措施有效降低真菌感染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70.
目的:了解急性早幼细胞白血病(APL)患者骨髓端粒酶的活性及PML/RARα融合基因表达与端粒酶活性的关系。方法:20例APL患者(其中8例为发病期,12例为缓解期)和10例正常对照者的骨髓标本,分离单个核细胞:RT-PCR法测PML/RARα融合基因表达,TRAP法测端粒酶性,结果:8例发病期62.5%(5/8)端粒酶阳性,缓解组和阴性对照组均有1例粒酶阳性,发病的8例PML/RARα融合基因均表达,其中5例端粒酶活性亦阳性,一致率62.5%,结论:APL发病期端粒酶活性可能被激活,其机理不清;端粒酶活性对APL诊断的作用,其活性高低是否与预后有关,有待更多的病例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