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通过比较使用time-lapse(延迟摄像)和传统形态学方法筛选IVF/ICSI胚胎的临床结局,评价time-lapse用于早期胚胎
观察和筛选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9个IVF/ICSI 周期的资料,根据胚胎的筛选方法,分为time-lapse monitoring 组(TLM
组)(n=68)和对照组(n=71),比较两组间的βHCG阳性率、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着床率,并根据女方年龄、受精方式进行亚组分
析。结果TLM组的βHCG阳性率、临床妊娠率、胚胎着床率分别为:66.2%、61.8%、47.1%;对照组的βHCG阳性率、临床妊娠
率、胚胎着床率分别为:47.9%、43.7%、30.3%;TLM组的βHCG阳性率、临床妊娠率、胚胎着床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
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显示:相较于年龄≤30岁的患者,年龄31~35岁的患者利用time-lapse更能明显改善临床结局;利用
time-lapse能明显提高IVF周期的βHCG阳性率、临床妊娠率、胚胎着床率,但对于ICSI和TESA周期,效果则不理想。结论使
用time-lapse动态监测胚胎并根据胚胎的形态动力学参数对胚胎进行评价和筛选,与传统方法相比,能获得更好的临床结局;年
龄较大的(>30岁)或者是进行IVF周期的患者更能从中获益。
  相似文献   
42.
目的: 建立一种稳定、简便的人卵母细胞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为揭示母方减数分裂错误及其发生原因、探讨非整倍性发生机制、评价外环境因素对人卵母细胞的遗传学效应提供有力工具。方法: 经签订知情同意书后,取体外受精术后废弃的人卵母细胞,经低渗、渐进固定处理、制备人卵母细胞染色体核型。应用人16号染色体着丝粒荧光探针,经变性处理后与人卵母细胞核型进行荧光原位杂交,再经洗脱和染色等步骤,在荧光显微镜下分析。结果: 经过上百批次重复实验,人卵母细胞染色体形态与分散良好,荧光信号明亮清晰、背景干净。结论: 成功建立人卵母细胞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相似文献   
43.
成都地区原发男性不育患者AZF基因微缺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超  钟影  李建平  张玲  艾玲  敖敏  吴东 《四川医学》2004,25(11):1173-1174
目的 调查成都地区原发男性不育患者AZF基因微缺失情况及其微缺失特点。为今后男性不育治疗及辅助生殖技术的临床开展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运用PCR及琼脂糖凝胶电泳等方法。对成都地区42例原发性无精子症患者进行了基因微缺失筛查。结果 发现8例无精症患者发生住点缺失,其中AZFa区位点1例,AZFb区sY123,sY127位点各1例,AZFe区sY242/sY255/sY157住点3例,sY152/sY242位点2例,总缺失率为19.05%。结论 本研究有力证实中国人男性原发无精症与AZF微缺失密切相关,与国外其他国家或人种的研究报道结果类似。AZFc区的基因片段缺失可作为无精子和严重少精子症病因筛查的主要候选基因。由此在临床对原发性无精症患者进行常规AZF检测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鼠源M2型巨噬细胞对食管鳞状细胞癌KYSE30细胞克隆、侵袭、迁移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鼠源巨噬细胞RAW264.7分为诱导组和空白对照组。诱导组细胞以含0.02 mg/L IL-4和IL-13的DMEM培养基培养;空白对照组以DMEM培养基培养。细胞培养48 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206+F4/80+细胞百分比;qRT-PCR检测CD206、Mgl-2、Clec10a mRNA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CD206蛋白的表达。将KYSE30细胞分为对照组(仅培养)和共培养组。共培养组KYSE30细胞与鼠源M2型巨噬细胞共培养。采用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Western blot检测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MMP-9蛋白的表达;Transwell及划痕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诱导组中RAW264.7细胞的CD206+F4/80+细胞百分比增加,CD206、Mgl-2、...  相似文献   
45.
目的 初步研究胰激肽原酶(PK)对精子质量的影响,为改进精子体外保存条件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来成都西囡妇科医院行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的男性患者精液20例,将同一份精液均等地分成3份,并随机分编为A、B、C3组,每组20例.A组每份加入常规精子冷冻保护剂,B组加入等量的冷冻保护剂及40 U PK,C组加入等量的冷冻保护剂及80 U PK.检测冷冻前后3组的精子常规参数及精子DNA碎片指数(DFI).结果 (1)冷冻前3组的前向运动精子百分比呈递增趋势,B、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后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冷冻前3组的精子活动率呈递增趋势,B、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后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冷冻前及复苏后3组的精子DF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有助于提高精子体外保存时的活力,当在常规冷冻保护剂中添加PK时,冷冻复苏后的精子质量有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冻融单囊胚移植周期中不同发育天数及囊胚评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5年12月采取短效长方案促排卵行冻融单囊胚移植的1 675个周期的妊娠结局。根据移植囊胚的发育天数及评分分为6组:D5BB级及以上、D5BC/CB级、D5CC级、D6BB级及以上、D6BC/CB级和D6CC级,比较6组的妊娠结局。结果:6组的单胎妊娠率、双胎妊娠率、异位妊娠率、早期流产率、早产率、足月产率及低出生体质量儿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妊娠率、晚期流产率和活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间两两比较显示D5囊胚与D6BB级及以上囊胚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5BC/CB级及以上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高于D6BC/CB级和D6CC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5CC级与D6囊胚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冻融单囊胚移植周期中,移植D5优质囊胚与D6BB级及以上的囊胚,可获得较为理想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47.
目的分析宫颈癌(cervical carcinoma,CC)手术对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和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 17,Th17)、调节性T细胞(Regular T cell, Treg)及炎症因子的影响,为评价和优化手术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9年10月于海口市妇幼保健院住院的40例HPV阳性早期CC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40例HPV阳性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Ⅱ~Ⅲ级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术后宫颈HPV检测情况进行分析;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17、IL-23、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IL-10水平进行检测和对比;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比例、CD4+CD17+Th17细胞比例、Th17/Treg细胞比值进行检测和对比。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分别有25例、20例患者术后宫颈HPV检测由阳性转为阴性,两组HPV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术前血清TGF-β、IL-6、IL-23水平高于对照组,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比例、CD4+CD17+Th17细胞比例、Th17/Treg细胞比值均高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较术前下降,研究组患者血清TGF-β、IL-6、IL-23水平的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外周血CD4+CD17+Th17细胞比例、Th17/Treg细胞比值的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宫颈HPV检测阳性CC患者的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比例、CD4+CD17+Th17细胞比例、Th17/Treg细胞比值均高于宫颈HPV检测阴性CC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C及癌前病变患者均存在着Th17/Treg细胞功能失衡,且CC患者更加严重,手术治疗能够有效纠正此种免疫失衡状态,但术后HPV阳性患者的Th17/Treg细胞功能失衡程度仍高于HPV转阴患者,临床医生应重视复查术后宫颈HPV、充分评价术后免疫炎症状态,从而预测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48.
目的汇报中国辅助生殖技术(ART)2017年年度情况,以期为中国的ART技术发展、标准化建设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运用“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CSRM)数据上报系统”,汇总中国内地216家生殖中心上报的2017年ART数据,对ART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2017年CSRM数据上报系统共报告AID/AIH治疗周期数94131、取卵周期数266579、鲜胚移植周期数117253、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数198918。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35岁组,占比70.19%。新鲜取卵周期妊娠率52.63%、活产率43.03%;FET周期妊娠率50.80%、活产率40.19%。ART并发症中,中重度OHSS发生率为1.59%,术后出血发生率为0.02%,术后盆腔感染发生率为0.01%,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为0.03%。结论从“CSRM数据上报系统”所获得2017年ART年度情况显示,中国大陆地区的ART周期数多,具有良好的妊娠结局和极低的合并症。  相似文献   
49.
目的:评价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商品名:雪诺同8%)在中国女性体外受精(IVF)和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周期中作为黄体支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此研究为多中心、前瞻性、开放性研究。在12家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共894例患者入组,自取卵日开始使用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作为黄体支持,评价周期的临床妊娠率、着床率、生化妊娠率、持续妊娠率,并对基线数据与妊娠率的关系进行分析,同时评价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使用的安全性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共885例患者完成胚胎移植,其中857例患者完成研究,周期临床妊娠率44.0%(389/885),生化妊娠率为49.3%(436/885),持续妊娠率36.6%(324/885),早期流产率4.4%(17/389),异位妊娠率0.6%(5/885),着床率27.2%(536/1971)。妊娠结果与基线因素的分析,妊娠组与未妊娠组的年龄(30.9±3.7岁vs31.7±3.9岁)和取卵日孕酮水平(3.2±1.9nmol/Lvs4.5±8.3nmol/L)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3,P=0.000),而两组其他基线因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事件的发生率4.5%,患者对药物使用方法的总体满意度89.7%。结论: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在辅助生殖技术中作为黄体支持具有满意的疗效和安全性,相比于传统给药方式,患者更愿接受黄体酮凝胶阴道给药。  相似文献   
50.
目的使用放大系统对不育男性患者的精子进行形态选择性卵母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术(IMSI),观察IMSI技术能否改善
因男性精液问题而不孕不育夫妇的助孕结局。方法回顾分析本中心2013年1月~2014年11月共82例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将
行TESA(经皮睾丸穿刺抽吸精子术)获得的睾丸精子通过放大系统(×6600)挑选后行卵母细胞注射(IMSI组),2013 年1 月~
2014年11月共91例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经TESA取精术后行常规卵母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组);2014年1月~11月共44
例畸精子症患者行形态选择性包浆内单精子注射治疗(IMSI组),2014年1月~11月共71例畸精子症患者行常规ICSI治疗(ICSI
组)。统计分析ICSI组和IMSI组患者的实验室结局和临床结局。结果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中正常受精率IMSI组显著高于
ICSI 组(84.3% vs 77.0%)(P<0.05);ICSI 组的卵裂率95.5%,优胚率28.2%,囊胚形成率54.8%,种植率26.4%,临床妊娠率
47.3%,流产率14%,梗阻性无精子症IMSI组患者的卵裂率96.7%,优胚率29.2%,囊胚形成率54.3%,种植率32.3%,临床妊娠率
50.0%,流产率7.3%,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畸精子症患者的正常受精率IMSI组显著高于ICSI 组(68% vs 75.5%)(P<
0.05),囊胚形成率IMSI组显著高于ICSI组(54.6% vs 67.9%)(P<0.05),ICSI组的卵裂率96.2%,优胚率27.6%,种植率28.2%,
临床妊娠率43.7%,流产率9.7%;IMSI组患者的卵裂率95.2%,优胚率27.1%,种植率30.7%,临床妊娠率43.2%,流产率10.5%,
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的睾丸精子经放大系统选择后行ICSI,正常受精率较传统ICSI有显著
性提高;畸精子症患者射出的精液标本经放大系统挑选后行ICSI,正常受精率、囊胚形成率较传统ICSI有显著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