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黄洁明  钟冕  向霞  胡金伦 《华夏医学》2005,18(6):918-919
目的:探讨老年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ACOP)发生各类并发症的情况.方法:选择68例重度老年ACOP患者为观察对象,同期76例非老年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为对照组,对住院期间所出现的并发症作统计.结果:老年患者重度ACOP并发症以脑、心累及为主,包括脑梗死、迟发性脑病、心肌损害,明显高于对照组,其次也出现消化道出血、肺水肿、横纹肌溶解症、肢体静脉血栓形成等.结论:老年急性ACOP患者病情危重,易合并多脏器损害,早期、长疗程高压氧(HBO)治疗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血浆D-二聚体在肺栓塞患者中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快速定量检测D-二聚体在诊断肺栓塞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分析21例经螺旋CT或肺动脉造影确诊的肺栓塞患者及19例健康人(对照组)的血浆D-二聚体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肺栓塞组D-二聚体含量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肺栓塞患者D-二聚体含量明显升高,敏感性为100%,阴性预测值为100%,检测D-二聚体可作为诊断肺栓塞的首选筛选试验。  相似文献   
14.
血清S-100蛋白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中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S-100蛋白治疗前后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20名健康人和66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100蛋白水平.结果 66例颅脑损伤患者在伤后其血清S-100蛋白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且不同组别之间S-100蛋白浓度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 颅脑损伤患者治疗后S-100蛋白浓度低于治疗前,p〈0.01.颅脑损伤患者伤后各时间点中S-100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S-100蛋白含量在伤后6小时达高峰,与其他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S-100蛋白检测可作为诊断早期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及其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与血清总胆红素(TBil)、尿酸(UA)及纤维蛋白原(FIB)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124例在本院心血管内科患者和74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总胆红素、尿酸、纤维蛋白原、血脂水平含量。将ACS患者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总胆红素、尿酸、纤维蛋白原、血脂水平含量的差异,并进行血清总胆红素与血脂Pearson直线相关,并分析其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后95例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尿酸、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之间血清总胆红素、尿酸、纤维蛋白原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总胆红素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均呈负相关(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呈正相关(P〈0.05)。尿酸和纤维蛋白原均随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增高,与之呈正相关(P〈0.01);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随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而降低,与之呈负相关(P〈0.01)。结论:尿酸和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升高及血清总胆红素含量的降低与ACS的发生和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高尿酸和纤维蛋白原及低血清总胆红素是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的独立危险因素,对ACS发生的预测、诊断和防治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复苏患者的脑内静脉氧分压(PvO2)在复苏前后的变化。方法:对24例脑复苏患者进行不同时段的PvO2监测和Glasgow-Pittsburgh评分,观察其脑组织对O2的利用程度。结果:PvO2与Glasgow-Pittsburgh之间存在反比关系。结论:PvO2监测对脑复苏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体外起搏成功与失败的关键问题所在及其不良反应.方法对36例心脏骤停和不同程度心动过缓患者进行分组,实施体外无创起搏,观察他们的起搏成功率及不良反应.结果心动过缓组起搏成功率明显高于心脏骤停组,不良反应轻.结论体外无创起搏对心脏骤停患者几乎无效,对心动过缓患者在其出现心脏骤停前使用,疗效显著且操作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骨密度测定在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进一步了解骨质疏松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对本院347例中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行骨密度检测,并按检测结果分为三组(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记录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三酯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等指标。【结果】高血压病、冠心病、脑血管病各疾病中骨质疏松,骨量减少者发生率明显高于骨量正常者,且差异均有显著性(χ2值分别为8.46,5.02,4.37,均 P<0.05)。各组女性骨质疏松发生率发生率高于男性,且差异均有显著性(χ2值分别为14.62,8.97,6.44,均 P<0.05)。骨质疏松组血压、TC、HDL‐C较骨量正常组明显升高,且差异有显著性( P <0.05或 P <0.01)。【结论】骨密度是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需要监测的指标,骨质疏松与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有内在关系,其有着相同的病理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急性脑血管病(ACVD)患者血清白蛋白(A)、球蛋白(G)、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的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检测并分析116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组的A、G及A/G.结果:急性脑血管病患者A、A/G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脑梗死组的A、G均显著低于脑出血组(P<0.01),A/G无显著差异(P>0.05).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白蛋白,球蛋白及二者比值情况与患者年龄、性别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低白蛋白、高球蛋白、低A/G比值可能是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其水平变化在临床上可作为病情评估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与高血压患者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与高血压患者的关系。方法应用日本COLIN公司生产的全自动动脉硬化检测仪VP-1000对195例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人员进行baPWV检测,按照诊断学教材高血压诊断及分级将高血压患者和健康体检人员分为高血压组和对照组,高血压组又分成1级、2级、3级3组,比较各组的baPWV值。结果高血压组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BP)、脉压(PP)、baPWV值在高血压组明显升高(均为P〈0.001)。高血压1级组、2级组、3级组的baPWV值分别为(1757.68&#177;257.23)、(2007.30&#177;343.96)、(2335.86&#177;297.02)cm/s,两两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与健康体检者的baPWV存在显著差异,且在高血压患者中,随着血压升高baPWV也明显升高,可见血压高低与动脉硬化程度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