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2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40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正>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是西方国家男性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具有从惰性到高度侵袭性的广泛临床表现,已成为威胁男性生命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1]。随着PCa的进展,5年生存率从早期患者的100%迅速下降到晚期患者的29.3%[2]。在发病初期预测有临床意义PCa(clinically significant PCa,csPCa)出现的可能性作为重要的研究领域,决定了如何对患者进行最佳管理。  相似文献   
82.
目的比较基于双参数MRI(bpMRI)的改良版欧洲泌尿生殖系统放射学学会(ESUR)评分和Mehralivand分级对前列腺癌(PCa)包膜外侵犯(ECE)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3.0 T bpMRI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PCa的235例患者资料, 年龄[M(Q1, Q3)][71(66, 75)]岁, 其中ECE阳性107例, ECE阴性128例。医师1和医师2分别根据改良版ESUR评分和Mehralivand分级对每例患者的ECE情况进行评分, 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和Delong检验来比较两者的评估效能。随后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因素纳入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获得预测因子, 并结合医师1的两种评分分别构建联合模型, 再比较两种联合模型与单独评分方法间的评估效能。结果医师1采用Mehralivand分级评估ECE的曲线下面积(AUC)值高于医师1和医师2的改良版ESUR评分的AUC值[0.746(95%CI:0.685~0.800)分别比0.696(95%CI:0.633~0.754)和0.691(95%C...  相似文献   
83.
MR弹性成像(MRE)是一种表征组织机械特性的定量成像方式。MRE通过剪切波测量组织的硬度和黏滞度, 以反映不同病变的生物力学特性, 在疾病检测、鉴别诊断、病理分级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笔者综述了现阶段MRE在前列腺领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智能药物管理系统(IDMS)在医院急诊药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设计智能管控柜、智能药架等硬件配置,开发药品货位电子标签、麻醉药品电子化管理等软件功能,基于IDMS建立新的工作流程。结果 IDMS应用后,急诊药房药品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可实时统计、准确查询药品信息;调配处方时给予药师导引,可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调配差错,节省人力成本;也可缩短药品盘点时间,提高账物相符率;同时加强了高警示药品、麻醉药品的管理,提升了护士和急诊药房药师的满意度。结论 IDMS应用于医院急诊药房,实现了急诊药品的全程监管,提升了药品管理水平,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85.
目的 考察5种临床常用平喘药分别与吸入用盐酸氨溴索溶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 将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吸入用异丙托溴铵溶液、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丙酸氟替卡松雾化吸入用混悬液及吸入用丙酸倍氯米松混悬液分别与吸入用盐酸氨溴索溶液按照临床剂量配伍组合。通过检测外观、pH和液相色谱峰面积,考察其配伍稳定性。结果 7种配伍组合在6 h内,外观均无明显变化,pH值稳定,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在2%内。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中6个成分的线性关系良好,专属性强,精密度、重复性及稳定性的RSD均小于2%,回收率良好,符合方法学要求,配伍组合中各成分6 h内峰面积变化RSD均小于2%。结论 吸入用盐酸氨溴索溶液可与5种临床常用平喘药稳定配伍,符合临床用药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86.
目的 了解环磷酰胺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方法 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进行归纳总结,综述近年来氮芥类烷化剂环磷酰胺的测定方法。结果 环磷酰胺的分析测定主要包括体内和体外药物分析,涉及的含量测定方法包括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LC-MS)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法、示波极谱法和二阶导数差示脉冲极谱(second derivative differential pulse polarography, SDDPP)法,其中HPLC法在生物样品及环磷酰胺制剂中环磷酰胺的含量测定方面的应用较多。结论 环磷酰胺的分析方法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对其体内和体外测定方法的不断深入探索有助于该药物的质量控制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8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