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47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29篇
药学   1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目的分析青海省玉树县地震灾区重点传染病的发生、传播风险,为震区灾后的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方法采集2004-2010年(截至4月15日)灾区的甲乙丙类传染病报告数据,进行历史疫情分析;查询文献和咨询专家意见,分析地震灾害对灾区传染病发生、传播可能产生的影响;对灾区重点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划分风险等级,并提供防控建议。结果 2004年以来,玉树县的主要报告病种为乙型病毒性肝炎和肺结核,丙型病毒性肝炎、包虫病、梅毒等亦报告较多,淋病、炭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偶有报告。灾后可能对传染病发生、传播造成影响的因素包括安置点卫生条件差、疫源动物和媒介昆虫的活动改变、人群流动性加大和抵抗力下降以及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降低等。综合评估麻疹、流行性感冒、肺结核等呼吸道传染病,细菌性痢疾、感染性腹泻病等肠道传染病在灾区传播增强的风险较高,鼠疫、炭疽等发生、传播风险中等,狂犬病、性传播疾病等发生、传播风险较低。结论震区灾后传染病防控工作应重视保护水源和饮用水安全,加强食品卫生和食品供给,努力恢复免疫规划和结核病控制等防控项目,加强鼠疫、包虫病、麻疹等疾病的防控,做好安置点管理等。  相似文献   
52.
目的了解2014—2018年江苏省苏州市乙型肝炎(乙肝)重复报告情况,为今后研究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利用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的2014—2018年苏州市乙肝报告病例进行个案查重,计算乙肝重复报告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累计报告乙肝病例12823例,其中有731例重复报告病例,重复报告率为5.70%,年度间重复报告率(4.32%)高于年度内重复报告率(1.44%)。报告地区的重复报告构成比为0.55%~32.42%,重复报告率为1.46%~11.20%。各年龄组的重复报告率为3.59%~6.40%(χ~2=21.518,P=0.001),高年龄组的重复报告率高于低年龄组;省、市、县、乡级医疗机构均有重复报告病例,重复报告率为3.23%~7.69%(χ~2=62.272,P<0.001)。结论苏州市乙肝报告存在重复上报情况,可能原因为国家传染病报告信息系统无法实现跨年度重复报卡查询以及病例基本信息缺失、变更、错误导致系统无法识别。昆山市、姑苏区、外地机构上报对全市重复报告影响较大,应强化对该地区医疗机构乙肝报告查重工作;省、县级医疗机构重复报告率高于地市级、乡级医疗机构。  相似文献   
53.
目的 评估景谷地震灾区灾后重点传染病及突发事件的公共卫生风险,为灾区的传染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工作决策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方法 地震发生后48 h内,在对灾区既往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据进行分析及对灾情概况、灾区背景资料、已开展响应行动、地震灾后可能影响人群健康的主要因素进行文献综述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采用专家会商法进行定性分析,对重点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风险等级,并提出风险管理建议。结果 地震后灾区基础设施未受到严重破坏,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可能性不大,灾区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能力较震前可能变化不大甚至还有所加强,但灾区仍存在可能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评估结果显示,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等传染病和食物中毒事件发生风险较高,麻疹、肺结核、风疹、猩红热、水痘、急性出血热性结膜炎、细菌性痢疾、感染性腹泻病、甲型病毒性肝炎、伤寒副伤寒、狂犬病、恙虫病等传染病的发生风险中等,霍乱、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登革热、鼠疫、炭疽等传染病的发生风险较低。结论 灾后初期应急阶段的灾区传染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工作应做好如下方面:全面收集灾区公共卫生相关信息并及时完成公共卫生需求快速评估,以切实可行的方式开展传染病及突发事件监测和报告,确保饮用水卫生和食品卫生,加强灾民安置点管理,加大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力度,科学规范开展消毒杀虫工作,加强对群众的健康教育,努力恢复公共卫生基本服务等。  相似文献   
54.
目的 评估2015年4月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要关注传染病的风险. 方法 根据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并通过视频会议形式邀请省(直辖市、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参与评估. 结果 根据近期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数据,结合既往流行特点分析,预计4月全国总报告事件数和病例数较3月将有所增加.埃博拉出血热疫情输入我国的风险仍然存在,但发生较大规模扩散的可能性极低.近期我国内地仍将发生人感染H7N9禽流感散发病例,其他可感染人类的禽流感可能有散发病例报告.随着气温的逐渐上升,手足口病流行强度会逐渐增强,受优势病原的变化及异常气象条件影响,部分省份可能会出现病例异常增多或重症、死亡病例增多现象.中东呼吸综合征输入我国的风险依然存在,但发生大规模扩散的可能性极低. 结论 预计2015年4月全国总报告事件数和病例数较3月将有所增加;需重点关注埃博拉出血热、人感染禽流感、中东呼吸综合征、手足口病、有毒植物中毒事件对我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5.
56.
目的 比较国家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预警系统)中时间模型与时空模型在传染病暴发探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预警信号数、灵敏度、错误预警率和暴发探测时间等指标,分析比较2009年12月6日至2010年12月5日预警系统在20个省的221个试点县(区)采用时间模型和时空模型进行暴发探测的效果.结果 时间模型和时空模型灵敏度相同(均为98.15%),但时空模型较时间模型减少了59.86%(15 702条)的预警信号,时空模型的错误预警率(0.73%)低于时间模型(1.79%),时空模型的暴发探测时间(0d)也短于时间模型(1 d).结论 预警系统中的时空模型较时间模型具有更好的暴发探测效果.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比较国家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CIDARS)中移动百分位数法采用不同阈值对传染病预警效果的影响.方法 分别采用P50、P60、P70、P80和P90 5个阈值作为移动百分位数法的候选预警阈值,对全国范围2008年7月至2010年6月期间报告的19种法定传染病病例数进行暴发探测和结果的比较.以暴发探测起数最多、暴发探测时间最短和预警信号数最少作为移动百分位数法最优阈值的筛选标准.结果 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的最优阈值为P50,其他感染性腹泻和流行性腮腺炎的最优阈值为P60,甲型肝炎、流行性感冒和风疹的最优阈值为P70,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最优阈值为P80,猩红热、伤寒和副伤寒、戊型肝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疟疾、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钩端螺旋体病、登革热、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丙型肝炎和麻疹12种疾病的最优阈值为P90;对19种传染病分别采用最优剧值进行探测,与所有疾病均采用P50作为阈值相比,2年可减少64 840条(12.20%)预警信号,而暴发探测起数与暴发探测时间没有变化.结论 不同传染病采用移动百分位数法进行暴发探测的最优阈值不同,CIDARS可进一步优化各病种的预警阈值,从而在确保暴发探测准确性和及时性的前提下,减少预警信号数量.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different thresholds of 'moving percentile method' for outbreak detection in the China Infectious Diseases Automated-alert and Response System (CIDARS). Methods The thresholds of P50, P60, P70, P80 and P90 were respectively adopted as the candidates of early warning thresholds on the moving percentile method. Aberration was detected through the reported cases of 19 notifiable infectious diseases nationwide from July 1,2008 to June 30,2010. Number of outbreaks and time to detection were recorded and the amount of signals acted as the indicators for determining the optimal threshold of moving percentile method in CIDARS. Results The optimal threshold for bacillary and amebic dysentery was P50. For non-cholera infectious diarrhea,dysentery, typhoid and paratyphoid, and epidemic mumps, it was P60. As for hepatitis A, influenza and rubella, the threshold was P70, but for epidemic encephalitis B it was P80. For the following diseses as scarlet fever, typhoid and paratyphoid, hepatitis E, acute hemorrhagic conjunctivitis, malaria, 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 meningococcal meningitis, leptospirosis, dengue fever, epidemic endemic typhus,hepatitis C and measles, it was P90. When adopting the adjusted optimal threshold for 19 infectious diseases respectively, 64 840(12.20%)signals had a decrease, comparing to the adoption of the former defaulted threshold(P50)during the 2 years. However, it did not reduce the number of outbreaks being detected as well as the time to detection, in the two year period. Conclusion The optimal thresholds of moving percentile method for different kinds of diseases were different.Adoption of the right optimal threshold for a specific disease could further optimize the performance of outbreak detection for CIDARS.  相似文献   
58.
59.
目的 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现方式,为提高突发事件监测预警能力提供建议。 方法 根据2012年全国经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上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分析每起事件的调查报告,获得突发事件发现方式。 结果 医疗机构发现的事件占49.86%,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通过分析监测数据/审核浏览报告卡主动发现的事件占25.02%,学校发现的事件占11.84%。食物中毒事件主要通过医疗机构发现和卫生行政部门通报,分别占61.58%和17.37%。突发事件从首例病例发病至发现的时间间隔中位数为5 d,传染病事件发现时间间隔中位数为6 d,食物中毒事件发现时间间隔中位数为14 h。 结论 不同类型的事件发现方式不同,CDC主动发现事件的能力增强,但及时性仍需提高,应加快相关部门间信息共享机制建设,缩短数据分析周期,从而及时发现、有效控制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60.
中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现人及报告人职业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目的描述中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现人和报告人的职业特征,为提高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能力提供建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利用统一的调查表收集并分析2005—2006年上半年网络直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现人和报告人职业特征等相关信息。结果突发事件发现者中,医疗卫生人员占56.40%(1847/3275),教师占20.58%(674/3275),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占15.15%(496/3275);发现者中县级及以下医疗机构人员占81.11%;事件报告者中医疗卫生人员占56.82%(1861/3275),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占21.77%(713/3275),教师占10.75%(352/3275);来自医疗机构的报告者中,县级及以下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占84.02%。结论目前医疗卫生人员是中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发现人和报告人,因此加强对医疗机构,尤其是乡镇医疗机构和学校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指导,对提高突发事件发现和报告能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