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15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CD34 造血细胞以其独特的生物学功能正成为造血调控、造血于细胞移植和基因治疗最理想的靶细胞。本文探讨人正常骨髓CD34 造血细胞在体外扩增形成单个核细胞(MNC)及粒单系集落形成单位(CFU-GM)的能力,采用CIMS-100新型免疫磁性无菌分离术可获得纯度>90%的CD34 造血细胞,其直接形成CFLJ-GM的能力要较骨髓MNC提高的倍,并且在含EGIIS组合造血生长因子的无基质液培养系统中,CD34 造血细胞在四周内可持续扩增产生大量MNC及CFU-GM,最高分别可达1770倍和48倍,但不同个体问CD34 造血细胞的这种能力差别较大。上述结果提示,CD34 造血细胞在最佳组合HGFs的无基质液培养条件下,能扩增产生大量成熟及晚期造血祖细胞,可以适用于临床治疗的需求,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与HLA的相关性.方法对51名汉族健康人和35例患者进行了HLA-DRB1*04基因分布调查.基因分型自行设计合成引物,采用PCR-SSP方法测定基因型别.结果汉族健康人HLA-DRB1*04携带者为23.5%,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51.4%,两组差别非常明显(P<0.001). 结论汉族人群类风湿关节炎发病原因与遗传有密切关系,并证明携带HLA-DRB1*04基因的人患该病的危险性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53.
胞因子-受体系统介导的靶向杀伤作为新一代导向治疗策略的创立已经引起临床血液学及肿瘤治疗学研究者的极大关注[1].我们先前的动物实验结果业已证明,重组白细胞介素6(IL-6)-PE40外毒素融合蛋白能高度特异性地杀伤高表达人IL-6受体(IL-6R)的BNML大鼠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明显延长白血病大鼠的生存期,而对正常造血细胞无不良反应[2,3].新近我们的研究结果则显示,粒、单、红白血病细胞不但高表达IL-6Rα亚单位的基因和蛋白,而且还高表达高亲和力IL-6R.鉴于IL-6R的β亚单位在高亲和力IL-6R形成中所发挥的关键性作用[4,5],因此从理论上讲,白血病细胞表面高亲和力IL-6R的多寡与重组IL-6-PE40外毒素融合蛋白靶向杀伤白血病的生物学效应密切相关[6].所以,全面系统地阐明人类白血病细胞是否表达IL-6R的β亚单位基因和蛋白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我们首次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技术并结合流式细胞术(FACS)对IL-6R的β亚单位mRNA和蛋白在8种极具代表性的人类白血病细胞系U937、HL-60、KG1、TF1、K562、HuT 28、CEM及Raji中的表达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相似文献   
54.
HLA系统以高度等位基因多态性为特征。在70年代初就说明它在人类研究中是一个特异性的遗传标记。国外对不同人种和民族的HLA分布调查作了大量工作。研究表明HLA抗原频率、单倍型频率以及它们的连锁不平衡等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人群间具有显著性差异。我国由五十多个民族组成,各民族的发源、迁徙和融合的过程是非常复杂的。因此进行不同民族的HLA调查,比较民族之间HLA频率分布上的差异,对探讨民族之间遗  相似文献   
55.
本文报告了31例十二指肠溃疡病与HLA-A、-B抗原相关研究。与50例北方汉族正常人对照,未能发现与十二指肠溃疡病有关的HLA抗原,但HLA-A30/31可能为十二指肠溃疡病的保护性抗原。  相似文献   
56.
根据阳性选择策略,采用CIMS-100免疫磁性无菌分离系统富集人正常骨髓CD34+造血细胞,然后将其在含Epo+GM-CSF+IL-3+IL-6+SCF(简EGIS)组合造血生长因子的无基质液培体系中扩增4周,定期进行单个核细胞计数、BFU-E及CFU-Mix的培养。经FACS鉴定所富集的CD34+造血细胞纯度平均>90%。人正常骨髓CD34+造血细胞在该条件下均可持续产生大量单个核细胞,最高可扩增1770倍。与HPP-CFC和CFU-GM相反,BFU-E和CFU-Mix扩增量较低,最高仅为2.36和2.4倍,且仅在第1周出现,随后迅速减少至停止。  相似文献   
57.
 目的 研究中国汉族白血病患者及其相关人群罕见的HLA-DR/DQ连锁不平衡单倍型。方法 对2000-2005年在我院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前HLA配型的白血病患者及与患者有血缘关系的家系供者共1500例的血液标本,采用低分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方法进行HLA-DR/DQ基因分型,并对两位点间连锁不平衡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1500例中患者650例,平均年龄25岁;家系供者850例,平均年龄42岁。结果 在41例的血液标本中发现13种罕见的连锁不平衡单倍型,主要为HLA-DQ8 或HLA-DQ9与不同DR位点的连锁。其中DR14/DQ4、DR4/DQ5、DR9/DQ6、DR9/DQ7、DR8/DQ8、DR9/DQ8、DR12/DQ8、DR13/DQ8和DR14/DQ9共9种单倍型尚未见报道。650例白血病患者中有20例存在12种罕见的连锁不平衡单倍型,850例家系供者中有21例存在8种罕见的连锁不平衡单倍型。DR8/DQ8单倍型只见于家系供者,而DR14/DQ4、DR12/DQ6、DR11/DQ8、DR13/DQ8和DR14/DQ9单倍型则只见于白血病患者。41例HLA-DR/DQ基因分型结果显示,连锁不平衡单倍型与DR52(DRB3)宽抗原相关联者占58.5%(24/41),与DR53(DRB4)宽抗原相关联者占36.6%(15/41),而与DR51(DRB4)宽抗原相关联者仅占4.9%(2/41)。所发现单倍型频率最高的为DR12/DQ8(0.0023)和DR9/DQ8(0.0023),其次为DR11/DQ9(0.0020)和DR12/DQ9(0.0017)。13种连锁不平衡单倍型的绝对及相对连锁不平衡参数均为负值,说明它们在中国汉族人群中较为罕见,并处于连锁不稳定状态。结论 发现了罕见的DR/DQ连锁不平衡单倍型,对补充中国汉族人群HLA-DR/DQ基因的连锁不平衡类型,提高HLA分型结果的准确性具有一定意义;同时,DR/DQ连锁不平衡单倍型在不同人群中的差异为疾病关联研究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