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42篇
综合类   17篇
中国医学   2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综述了近年来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在股骨头坏死领域的研究。对MSCs的生物学特性、分离与培养及成骨特性三方面内容进行论述,揭示MSCs的内在特性,说明其有潜力治疗骨坏死疾病;对MSCs治疗股骨头坏死临床运用的论述,说明MSCs治疗骨坏死疾病的可行性;并分析展望骨髓基质干细胞在应用上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所要解决的难点。  相似文献   
32.
33.
基质金属蛋白酶-13的测定在骨关节炎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骨关节炎是在复杂的生物学和力学因素共同作用下,软骨细胞、细胞外基质、软骨下骨三者合成与降解失衡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其病因和病理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但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对Ⅱ型胶原所组成三螺旋结构的降解和破坏被认为是0A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MMP-13抑制剂的研究将会为OA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4.
目的:构建和评价地塞米松致骨质疏松肾阴虚型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方法:雌性昆明小鼠4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药物反证组(六味地黄丸),每组15只.模型组与六味地黄丸组采用肌肉注射地塞米松进行造模,对照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肌注,六味地黄丸组在进行激素造模的同时予以六味地黄丸灌胃.动态观察小鼠的症状、体征;6周后,测定血清ACTH、cAMP、cGMP、TSH、E2等来评价肾阴虚证;通过对骨密度、骨组织学等来评估骨质疏松情况.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出现明显的毛发干枯、躁动、易激动等肾阴虚症状.②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体重增加缓慢(P<0.01),肾上腺、脾脏、肝脏指数降低(P<0.01,P<0.01,P<0.01),ACTH和TSH含量升高(P<0.01,P<0.01),E2含量降低(P<0.01),cAMP/cGMP比值升高(P<0.05).③模型组较对照组股骨近端、腰椎骨密度均明显下降(P<0.01,P<0.05),HE染色显示骨小梁排列稀疏、变细,数目减少,间距加宽,微骨折等.④与模型组比较,六味地黄丸组能部分拮抗HPA轴功能的紊乱,部分纠正cAMP/cGMP失衡,提高骨量.结论:地塞米松肌注法构建肾阴虚骨质疏松病证结合模型是可行的,其造模因素单一,干扰因素少,可控性相对较强,是值得推广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35.
目的 研究Survivin基因启动子在乳腺癌细胞MCF7中的特异转录活性.方法 采用非限制酶方法获得具有酶切黏性末端的Survivin最小启动子,将其克隆到含有报告基因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的载体pEGFP-1和含有荧光素酶Luciferase的质粒载体pGL3-Basic,经脂质体分别转染人正常乳腺上皮细胞系HBL-100和乳腺癌细胞MCF-7,荧光显微镜下观察EGFP 的表达情况,同时测定2种细胞中荧光素酶表达的差异.结果 Survivin启动子在MCF7细胞中呈现高转录活性; 而在HBL100细胞中转录活性极低.结论 Survivin启动子在肿瘤细胞MCF7中具有很强的特异性,为进一步开发肿瘤特异性基因治疗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36.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和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手术治疗的50例高龄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者23例(A组),采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者27例(B组).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比较2组患者末次随访时的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同时比较患者术后及随访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①一般情况.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70.74±10.16) min]、术中出血量[(192.96±50.29) mL]、术后引流量[(52.78±10.59) mL]及住院时间[(9.78±2.14) d]均少于A组[(92.17±11.66) min,(242.61±63.48) mL,(74.35±20.91) mL,(14.22±4.30)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946,P=0.000;t =3.085,P=0.003;t =4.705,P=0.000;t =4.733,P=0.000).②Constant-Murley评分.2组患者的肩关节疼痛[(12.65±1.92)分,(13.19±1.59)分]、日常生活能力[(15.73±2.20)分,(15.93±2.25)分]、肩关节活动度[(28.70±7.71)分,(30.59±7.72)分]、上肢肌力评分[(13.48±3.37)分,(13.30±3.18)分]及Constant-Murley总分[(70.57±9.31)分,(73.00±7.61)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072,P=0.289;t=-0.295,P=0.769;t=-0.866,P=0.391;t=0.196,P=0.845;t=-1.018,P=0.314).③安全性.2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 ~72个月,中位数51.5个月.A组1例患者出现肩关节僵硬,1例发生肱骨头无菌性坏死,未发生内固定断裂或松动等并发症;B组1例患者出现关节不稳,未发生假体松动、假体周围骨折及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21,P=0.886) 结论: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和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相当,但后者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引流量少及住院时间短的优势.因此,对于高龄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尤其是合并重度骨质疏松者,建议采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  相似文献   
37.
Ⅸ型胶原作为关节软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骨与软骨稳态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该基因变异或缺失会引起这个稳态失衡从而导致相应骨关节结构发育异常,导致多发性骨骺发育不全。解剖结构的变异随之而来的是相应功能单位的生物学性能改变,结合由基因异常引起的微环境改变,在反复应力的作用下会出现骨关节炎、椎间盘退行性变等一系列骨关节退行性变,此外,Ⅸ型胶原的缺乏还影响关节软骨、椎间盘组织损伤的修复。然而,与Ⅸ型胶原基因相关的骨肌系统疾病不仅限于此,还有许多疾病报道较少,证据相对不足,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明确该基因与这些疾病的关系不仅可以提供有效的诊断方法,更能为后续的治疗开辟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38.
目的分析比较激素法与液氮法在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的应用。方法 30只兔随机分为3组,A组为单纯激素注射组,兔子每周2次臀肌注射醋酸泼尼松龙,每次8 mg/kg,连续6周;B组为用液氮将股骨头冷冻坏死;C组为空白对照组。对一般形态学、影像学MRI、组织病理学等进行观测。结果 A、B两组股骨头均出现缺血性坏死表现,空骨陷窝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并且3周时A组空骨陷窝率明显低于B组(P<0.01),6周时A组与B组空骨陷窝率无明显差异(P>0.05)。A组兔全身药物反应明显,骨坏死修复晚且能力差,且骨陷窝空虚率随时间延长而增加(P<0.01)。B组兔造模所需时间短,骨修复反应大,随着实验观察时间延长,骨坏死程度是进行性减轻(P<0.01)。结论通过单纯激素或液氮冷冻股骨头均可建立兔非创伤性缺血性坏死动物模型,前者较适合于病因、病理方面或者综合性研究;后者更适合于标准化治疗的研究。  相似文献   
39.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配合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58例(73膝)用中药熏洗配合膝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结果:治疗1个疗程5周,经过6-36个月的随访,平均12.1个月,结果优39例52膝、良11例15膝、中4例5g、差1例1膝,总优良率为91.78%。结论:采用中药熏洗配合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早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副作用较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破骨细胞传代、冻存与复苏的可行性,为开展破骨细胞的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技术手段与方法。方法:破骨细胞的传代:取成年SPF级雄性SD大鼠1只,体重250 g,腹主动脉采血,分离周围血单个核细胞,经RANKL、M-CSF诱导培养2周,形成多核破骨细胞后,采用胰蛋白酶消化、震荡、吹打法,制成细胞悬液,离心后用含RANKL、M-CSF的α-MEM完全培养基重悬,接种至6孔培养板与直径35 mm培养皿中。破骨细胞的冻存:取上述细胞悬液,离心后用DMSO、FBS、α-MEM(1∶2∶7)冻存液,按常规程序将细胞冻存于-196℃液氮中。破骨细胞的复苏:从液氮中取出冻存的破骨细胞,37℃水浴中快速解冻,加PBS离心清洗后,用含RANKL、M-CSF的α-MEM完全培养基重悬,接种至6孔细胞培养板与直径35 mm培养皿中。同时对传代与复苏培养中破骨细胞的消化与贴壁过程,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与活细胞工作站进行观察记录与动态成像,3 d后作TRAP染色。结果:破骨细胞经胰蛋白酶消化、震荡、吹打后,细胞基本上脱壁、悬浮,可以制成细胞悬液,用于传代与冻存。破骨细胞传代培养后,大多在2 h内开始贴壁,贴壁后胞内细胞核清晰可见。经液氮冻存的破骨细胞,复苏培养后2~3 h开始贴壁,胞质展开,可见多个细胞核。传代与冻存复苏培养后的破骨细胞,TRAP染色呈阳性反应。结论:破骨细胞虽然贴壁比较牢固,但经适当的消化、震荡及吹打,多数可脱壁悬浮,并能实现传代培养,同时还可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细胞冻存与复苏培养,经传代与冻存的破骨细胞仍可保持破骨细胞的活性。破骨细胞的传代与冻存,可以按实验计划与用量需求,随时进行分量传代与复苏培养,为开展破骨细胞的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技术手段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