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61篇
内科学   2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30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麻醉期间液体治疗是维持病人生命体征稳定的重要环节,其根本目的是维持组织灌注及保证组织氧供。在麻醉期间进行液体治疗时,应摒弃一成不变、公式化的传统治疗方式,充分考虑所选液体的优缺点,因人而异、因病而异、因时而异,给予病人最适宜的个体化液体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了解社区晚期癌症患者家属的主要身心副反应及其产生原因,探索家属需求,促进社区临终关怀事业发展。方法 于2014年4-6月,采用立意抽样法,选取在西城区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过临终关怀服务的16名晚期癌症患者家属进行深度访谈并录音,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收集、整理资料,并分析、提炼主题。结果 纳入的16名患者家属均表现出较严重的身心副反应,主要为:恐惧、悲伤、不舍;焦虑、迷茫、无助;亲人离世后后悔、自责。导致身心副反应产生的原因主要为:为求心安,自家陪床照顾体力不支;请护工照顾效果不满意,更添经济负担;居家照顾能力不及,担心忧虑并存。心理纾解、有经验患者家属的帮助和指导、社区临终关怀服务是其想要得到的主要帮助和支持。结论 社区晚期癌症患者家属的身心副反应较严重,希望获得帮助的意愿较强烈,应受到高度重视与关怀。加强疾病相关知识教育和临终关怀服务宣传,培养家属自护能力,是减少患者家属身心副反应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3.
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诊断不孕症31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孕症是妇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为了提高对不孕症的诊断水平,该文对在十堰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317例不孕症患者进行官腔镜联合B超检查,直视下行官腔镜检查及输卵管插管加压通液,现将有关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索斑蝥素(cantharidin,CTD)在1/2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条件下灌胃引起的小鼠急性膀胱炎的病理表现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取Balb/c小鼠,分为空白组与CTD给药1~14 d组。给药组分别以CTD 1/2 LD50灌胃给药不同天数,空白组给予等量的0.5%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CMC-Na),最后1次给药3 h后取小鼠膀胱组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分别检测CTD给药1~14 d小鼠膀胱的病理组织学变化,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CTD给药1 d组小鼠的膀胱组织中与炎症相关的信号通路中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HE染色结果表明,与空白组比较,斑蝥素给药1,3,8~12 d组膀胱组织病变比较明显,主要表现为黏膜上皮剥脱、黏膜上皮增生、固有层水肿或伴出血以及黏膜炎细胞浸润等组织炎症性病变。WB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CTD给药1 d组,小鼠膀胱组织中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蛋白激酶B(Akt)蛋白,磷酸化的核转录因子-kappa B(p-NF-κB)p65蛋白,磷酸化的核转录因子kappa B的抑制蛋白alpha(p-IκBα),IκBα蛋白表达水平上升(P0.01)。结论:CTD给药3 h即可引起小鼠急性膀胱炎,且给药前7 d机体对CTD导致的膀胱损伤尚有修复能力,给药8~14 d膀胱表现出不可逆且逐渐加重的炎症性病变,Akt信号通路及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与CTD引起的急性膀胱炎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5.
目的:通过建立斑蝥素(cantharidin,CTD)诱导小鼠急性毒性模型,比较CTD急性毒性剂量给药后小鼠各器官损伤情况,探究CTD引起小鼠急性毒性的靶向器官及可能机制。方法:取Balb/c小鼠,CTD梯度剂量(2,3,4 mg·kg-1)一次性灌胃给药,观察小鼠的生存状态,并获得CTD急性毒性剂量和最佳取材时间。根据以上结果,以CTD急性毒性剂量给药,3 h后使用戊巴比妥钠对小鼠进行麻醉后检测心电图,取血清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尿素氮、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心肌肌钙蛋白的浓度。取心、肝、肾、肠通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分析。结果:与正常组小鼠相比,给药组小鼠不同剂量CTD给药后,小鼠的中毒反应随剂量升高而增大,CTD急性毒性剂量为4 mg·kg-1,平均死亡时间为(4.64±1.33)h。与正常组小鼠相比,CTD组急性毒性剂量给药后小鼠心电图出现异常J点上移,心率趋缓。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尿素氮、心肌肌钙蛋白均明显升高(P0.05),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显著升高(P0.01);HE病理染色显示,与正常组相比,CTD组急性毒性剂量给药后引起小鼠小肠、肝脏、肾脏损伤不明显,心脏出现炎症细胞浸润、心肌纤维结构紊乱,心肌间质充血及点状坏死,损伤严重。结论:心脏是CTD引起小鼠急性毒性关键靶向器官。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职业应激与稳态应变负荷(AL)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工作内容量表(JCQ-22)对4家企业963名职工进行职业应激状况调查和健康体检,选择13个生理生化项目为AL,包括体重指数(BMI)、腰围/臀围(W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C-反应蛋白(CRP)、高密度脂蛋白(HDL)、总胆固醇(TC)/HDL、三酰甘油(TG)、糖化血红蛋白(HbAC1)、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12h尿皮质醇(Col)、12h尿肾上腺素。根据各项指标的四分位数的方法对AL赋分,总计0~13分。采用α系数、协方差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对数据进行分析(SPSS13.0)。结果问卷全部回收,合格率100%;在调整了年龄因素后AL的职业应激组(4.78±3.30)与非职业应激组(3.85±2.10)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8.38,P<0.01),并且两组间的BMI[(25.45±4.84)和(23.40±3.61)kg/m2]、SBP[(122.20±21.00)和(113.5±13.87)mmHg]、DBP[(78.67±10.81)和(75.18±9.52)mmHg]、TG[(2.04±1.00)和(1.36±0.97)mmol/L]、TC/HDL[(3.51±0.54)和(3.22±0.59)]、Col[(23.06±4.70)和(19.62±9.15)μg/g]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或P<0.001)。多元逐步回归结果显示工作控制和工作需求是AL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职业应激与AL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7.
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在临床治疗上较为棘手,通常采用心外科搭桥的方法治疗,但搭桥术后再狭窄率为30%[1],对于再狭窄后的患者,只能保守治疗.近日,我院接诊了1例搭桥术后冠脉再狭窄的患者,经多位专家讨论尝试采用冠脉介入治疗的方法解决再狭窄的问题,但最终手术失败.通过本病例我们总结了以下教训供同仁参考,现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08.
目的:以骨质增生的中医药治疗理论及疾病内外同治理论为指导,研究中药内外合用为骨质增生患者的中医药治疗供临床参考运用。方法:以2016年7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就诊,经X光及中医诊断确诊为骨质增生的4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内服骨质增生蜜丸联合外敷膏药的治疗方法,连续用药2个月,观察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疼痛、活动度等指征的改变。结果:治疗后达显效7例、有效3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68%。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后患者疼痛指数评分明显下降。结论:采用内服外敷联合疗法治疗骨质增生效果明显,可明显缓解患者疼痛症状,对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分析讨论妇产超声运用于绝经阴道出血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研究中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治疗的62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当作观察对象,全部患者都接受妇科超声检查,对患者检查结果进行记录与统计。结果:对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超声诊断及病理诊断结果进行记录与统计,其中,子宫内膜炎及萎缩性子宫内膜的诊断符合率都是100%,而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生以及子宫黏膜下肌瘤等诊断符合率分别是66.67%、88.89%、72.73%以及83.33%。结论:妇产超声运用于绝经阴道出血诊断中具有着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可有效提升绝经阴道出血的临床确诊率,且操作便利,创伤小,值得在临床中广泛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0.
金琳  金义生  谢长虎 《护理研究》2004,18(7):602-602
发热门诊是SARS流行期间医院为了及时发现被感染的病人 ,控制SARS疫情采取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措施。凡有发热症状的病人必须到发热门诊就医 ,在发热门诊工作的医护人员与外界隔离 ,一个月轮换 1次。因此 ,无论是病人还是医护人员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我们对发热门诊医护人员和病人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 ,以便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医护人员为 4个省 8所综合医院 5月份进入发热门诊工作的医护人员 ,共 118人 ;病人为徐州市 6家综合医院2 0 0 3年 5月 2 2日— 2 0 0 3年 5月 2 6日到发热门诊就医的部分病人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