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3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上皮细胞极性丧失且发展为具有迁移和侵袭特性的间充质细胞的动态过程.EMT已被证实与伤口愈合、器官纤维化及癌症发展有关.瘢痕疙瘩的研究都专注于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近几年来广大学者们开始注重瘢痕疙瘩角化上皮细胞侵袭周围正常皮肤...  相似文献   
112.
113.
目的:观察肝豆灵汤对痰瘀互结型Wilson病患者肝脏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中心收治的Wilson病痰瘀互结型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均予以二巯丙磺酸钠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以口服护肝片,治疗组予以肝豆灵汤口服,治疗共6个疗程。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中医证候疗效、肝脏功能血清酶学[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KP)],胆红素代谢指标[总胆红素(TBIL)],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层黏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CⅣ)、Ⅲ型前胶原肽(PⅢP)],凝血指标[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等相关指标评估。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 11%(31/36),对照组为63. 89%(23/3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治疗后ALT,AST,AKP,TBIL水平均显著改善(P 0. 01),其中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 01);两组治疗后肝纤维化指标显著改善(P 0. 01),其中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 01);两组治疗后凝血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 0. 05,P 0. 01),其中在降低PT,APTT,TT水平,提高FBG水平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 0. 05,P 0. 01)。结论:肝豆灵汤能显著改善Wilson病痰瘀互结型患者的肝脏功能,具体表现在改善血清酶学及胆红素指标,逆转肝纤维化,促进凝血因子产生,减轻出血倾向,从而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4.
115.
目的探讨"四步法"建立标准通道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8年4月在重庆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泌尿外科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92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标准通道碎石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四步法"建立标准通道取石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相关指标、结石清除率以及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60. 3±4. 3 min)、术中出血量(97. 3±11. 9 ml)均低于对照组(73. 1±3. 5 min,151. 2±12. 3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33. 6±3. 2 h)、术后置管时间(5. 1±2. 3 d)和住院时间(12. 6±3. 0 d)均低于对照组(53. 1±3. 5 h,8. 6±1. 5 d,19. 3±3. 6 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91. 3%)明显高于对照组(80. 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6. 5%)明显低于对照组(21. 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四步法"建立标准通道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置管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结石的清除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6.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 AD)是一种慢性剧烈瘙痒的炎症性皮肤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其治疗的风险和不良反应时有报道。因此,需要安全的长期替代疗法。近年来,蜂毒被证明具有强大的免疫调节作用且安全性好,其作为治疗AD的替代疗法受到了关注。本文回顾了蜂毒的成分,蜂毒治疗AD抗炎抗菌的作用机制,蜂毒的不良反应,以及蜂毒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7.
目的:观察黄芎抗栓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痰瘀证候)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机制。方法:将60例确诊为痰瘀证候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黄芎抗栓胶囊治疗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2组患者在抗血小板聚集、控制血压、抗感染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黄芎抗栓胶囊0.4g/粒,0.8g/次,3次/d,疗程为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CSS评分、BI指数、血脂、血液流变学、C-反应蛋白及胱抑素C指标。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的显愈率和有效率(80.01%、96.70%)均高于对照组(46.68%、73.33%,P<0.05或P<0.01;治疗组在中医症状、中医证候积分方面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或P<0.01),治疗组的临床显愈率和有效率(63.34%、93.34%)均高于对照组(43.32%、80.01%);治疗组在减少CSS评分及增加BI指数分值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血脂指标方面,治疗组能显著降低TC和TG、升高HDL-C和APo-A1(P<0.01),其中降低TG和升高HDL-C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能显著降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P<0.01);2组胱抑素-c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0.05),但2组治疗后相比未能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性(P﹥0.05)。结论:黄芎抗栓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痰瘀证候)疗效显著,在改善临床症状的同时,具有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的作用;并能改善血清C-反应蛋白、胱抑素-C等相关指标,这可能是黄芎抗栓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痰瘀证候)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18.
目的:探讨Wilson病伴发精神症状的临床和辅助检查特点。方法:回顾30例Wilson病伴发精神症状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经过并结合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结果:Wilson病伴发精神症状临床表现多样,较易误诊。结论:精神症状是Wilson病的一种表现形式,正规驱铜治疗配合抗精神剂是较为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19.
目的:通过观察我院临床缺血性中风病例,探讨缺血性中风的中医证候特征及其相关性,为中药治疗缺血性中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制定统一表格,采集283例受试者一般情况、中医四诊信息资料,由课题组指派经过严格培训的专业人员,对已经入组的受试者,集中进行统一的证候评价,得出缺血性中风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结果:283例受试对象总体上以气虚证和血瘀证出现频率最高.经聚类分析,结合各证候要素在受试者中所占比例,可见,脑梗死受试者的主要证候表现均为气虚血瘀证.受试者中表现为二证相兼和三证相兼的比例最高,一证独见的受试者中,以“气虚”和“血瘀”型最多;二证并见的,以“血瘀+气虚”型最多,三证并见的,以“血瘀+气虚+痰湿”最多;四证并见的,以“内风+内火+血瘀+气虚”最多.由此可见,气虚、血瘀是缺血性中风患者的最常见的证候要素.结论:缺血性中风患者以气虚血瘀为主要的证候表现,证候要素的组合复杂,出现频率以二证、三证组合为最多,多表现为气虚、血瘀的单独出现或相互组合.  相似文献   
120.
背景 肝豆状核变性(WD)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铜代谢障碍性疾病,其病变基础为ATP7B基因突变导致铜代谢紊乱,进行性肝病及神经系统症状是其常见特征。目前单纯采用西医治疗方案对WD的诊疗效果不够理想,因此许多学者探索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以进一步提高其疗效。目的 研究肝豆汤联合驱铜治疗湿热内蕴型WD患者平衡障碍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2018年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中心住院治疗的存在平衡障碍的WD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二巯基丙磺酸钠驱铜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联合肝豆汤,8 d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治疗前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估患者平衡功能,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24 h尿铜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BBS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BB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24 h尿铜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24 h尿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肝豆汤联合驱铜治疗可有效改善湿热内蕴型WD患者平衡障碍,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