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730篇 |
免费 | 2164篇 |
国内免费 | 41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27篇 |
儿科学 | 500篇 |
妇产科学 | 671篇 |
基础医学 | 717篇 |
口腔科学 | 526篇 |
临床医学 | 2222篇 |
内科学 | 2538篇 |
皮肤病学 | 63篇 |
神经病学 | 605篇 |
特种医学 | 958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1485篇 |
综合类 | 2656篇 |
预防医学 | 973篇 |
眼科学 | 118篇 |
药学 | 1017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73篇 |
肿瘤学 | 105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9篇 |
2023年 | 165篇 |
2022年 | 360篇 |
2021年 | 388篇 |
2020年 | 342篇 |
2019年 | 163篇 |
2018年 | 314篇 |
2017年 | 367篇 |
2016年 | 1197篇 |
2015年 | 1115篇 |
2014年 | 1358篇 |
2013年 | 1393篇 |
2012年 | 712篇 |
2011年 | 674篇 |
2010年 | 783篇 |
2009年 | 1134篇 |
2008年 | 975篇 |
2007年 | 1111篇 |
2006年 | 1545篇 |
2005年 | 1645篇 |
2004年 | 90篇 |
2003年 | 91篇 |
2002年 | 80篇 |
2001年 | 59篇 |
2000年 | 89篇 |
1999年 | 63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6篇 |
1991年 | 4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乳腺癌作为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在国内外发病率逐年上升,且越发年轻化。在乳腺癌患者中,一部分表现出家族聚集性、发病早,且累及家系中多个成员。乳腺癌易患基因1、2(BRCA1、2)是乳腺癌遗传性易患基因。有研究证实,BRCA1、2基因参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并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该文对国内外乳腺癌BRCA基因突变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并就BRCA基因突变在乳腺癌防治和预后方面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72.
丁汀 《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70-74
近年来,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作为一种新的有效抗肿瘤药物,用于恶性血液病治疗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对硼替佐米作用机制、药理、临床疗效及其毒副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3.
研究了反应温度、醇糖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压力等因素对玉米淀粉与丙三醇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合适的工艺条件下,6.6kPa、120℃、90rain、n(催化剂):n(糖元):n(醇)-0.03:1:3.6,淀粉转化率可达95%。 相似文献
74.
Vemurafenib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Vemurafenib 是由罗氏(Roche)制药公司开发的一种治疗晚期或不能切除(无法通过手术摘除)的黑色素瘤皮肤癌药物,于2011年8月17日获美国FDA批准上市,商品名为Zelboraf。Vemurafenib 是继 FDA 于2011年3月批准 ipilimumab(商品名为Yervoy)后的第 2 个用于治疗黑色素瘤皮肤癌药物。该药为口服片剂,每日二次给药。预计到2015年,vemurafenib 的年销售额有望达7.32亿美元。Vemurafenib 的中文化学名称:丙烷-1-磺酸{3-[5-4-氯苯基)- 1H-吡咯并[2,3-b]吡啶-3-羰基]-2,4-二氟苯基}酰胺;英文化学名称:propane-1-sulfonic acid{3-[5-(4-chlorophenyl)-1H-pyrrolo[2,3-b] pyridine-3-carbonyl]-2,4-difluoro-phenyl}-amide;分子式:C23H18ClF2N3O3S;分子量:489.92;CAS登记号:1029872-54-5。 相似文献
75.
从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健康教育等综合性康复治疗方面对老年性高血压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概述。 相似文献
76.
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来势凶猛,出血量大,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可导致死亡。临床上治疗方法多样,本文旨在探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治疗方法,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采取准确、有效的治疗措施挽救病人生命。 相似文献
77.
脉络膜黑色素瘤(choroidal melanoma,CM)是成人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国内发病率仅次于发生在儿童的视网膜母细胞瘤,居眼内肿瘤的第二位.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影像学检查技术也日新月异,笔者就此进行相关性的文献查阅,分别从超声、CT、MRI、眼底造影、PET-CT等五个方面进行综述,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诊断的符合率. 相似文献
78.
氟比洛芬酯是唯一具有靶向性的非甾体静脉抗炎镇痛药,可靶向聚集在手术切口和炎症部位,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机体在受到创伤、手术和感染时可引起组织损伤,释放炎性介质,应用该药可预防、减轻此类炎症反应。手术创伤等应激反应使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氟比洛芬酯复合阿片类药物镇痛可改善该抑制,保护患者免疫功能,且超前使用作用更明显。本文就其抗炎及免疫保护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9.
近年国内外对医院感染的感染源、传播途径、细菌定植等同源性分析成为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研究热点之一[1-2]。本文仅就医院感染同源性的分子生物学检测分析方法及应用进展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