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建立检测乙肝病毒X基因突变体HBx-d382和HBx-d431特异性抗体的方法,探讨其在诊断HBV相关性肝细胞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和多肽合成的方法,制备HBx-d382和HBx-d431特异性多肽抗原。采用间接ELISA法对正常人和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和肝细胞癌病人血清中抗HBx-d382和抗HBx-d431特异性抗体进行检测。结果肝细胞癌病人血清中抗HBx-d382和抗HBx-d431抗体的阳性率均高于正常人、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P<0.05),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抗HBx-d382和抗HBx-d431抗体的阳性率高于正常人(P<0.05)。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HBsAg(+)/HBeAb(+)/HBcAb(+)模式抗HBx-d382阳性率明显低于HBsAg(+)/HBeAg(+)/HBcAb(+)模式和HBsAg(+)/HBcAb(+)模式(P<0.05),而抗HBx-d431和抗HBxP阳性率在这些血清学模式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抗HBx-d382和抗HBx-d431是乙肝病毒感染的一种特异性抗体,可以用于HBV携带者及慢性乙肝病人的监测,对预测肝细胞癌的发生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深圳东部地区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运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2011-2015年儿童咽拭子中RSV与MP,并进行比较。结果2011-2015年RSV与MP总感染率为14.26%(639/4 482),其中RSV感染率为7.24%(312/4 311),MP感染率为7.30%(327/4 482)。2011-2015年RSV合并MP双重感染率为0.18%(7/3 956)。RSV上半年与下半年及逐年之间均存在明显差异。RSV与MP在5种常见呼吸道疾病中以支气管肺炎55.45%(173/312)与69.42%(227/327)感染率最高,其次是急性支气管炎31.73%(99/312)与20.80%(68/327)。结论 RSV与MP双重感染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RSV流行与季节和气候环境相关,而且会出现连续性的高峰期;MP流行无明显季节性规律;RSV与MP在同一气候环境条件下高发流行呈相反趋势;RSV与MP主要引起儿童支气管肺炎,其次是急性支气管炎。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乙肝疫苗免疫失败者的HBVS基因的变异情况。方法采用流行病学、ELISA与分子生物学方法,筛选乙肝疫苗免疫失败者。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基因克隆和测序的方法,对乙肝疫苗免疫失败者的HBVS基因进行分析,并与HBV参考序列s基因进行比较,分析其变异情况。结果从2564份受检者中.筛选出2例(0.78%e)HBsAg(-)/HBeAg(+)/HBcAb(+)乙肝疫苗免疫失败者(HBsl、HBs2),经HBVDNA荧光定量PCR检测和HBVS基因PCR扩增,结果均为阳性,为B基因型。其S基因序列与参考序列(JX429908.1)相比,同源性为98.57%,且乙肝疫苗免疫失败者s基因在第363位和第467位分别由野生型的C变为A、G变为A,HBsAg121位和156位氨基酸C和w缺失。结论乙肝疫苗免疫失败者HBVS基因上第363位和第467位碱基存在错义突变(C→A和G→A),改变了HBsAg的结构和抗原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IIT)对严重创伤预后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41例严重创伤伴应急性高血糖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CT)组(n=21)和IIT组(n=20),两组均予以创伤常规治疗,CT组静脉注射常规胰岛素(RI)将血糖控制在10-11.1mmol/L;IIT组将血糖控制在4.4-6.1mmol/L。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24h、48 h、72 h、1周血浆TNF-α、IL-10、外周血多形核中性粒细胞(PMNs)凋亡率,APACHⅡ评分,住院期间病死率。结果:IIT组治疗后24 h、48 h、72 h、1周血浆TNF-α、IL-10水平,1周时APACHⅡ评分、住院期间病死率均明显低于CT组(P均0.05);ⅡT组治疗后48 h、72 h及1周时外周PMNs凋亡率显著高于CT组(P均0.01)。结论:IIT可改善严重创伤病人的预后,其作用机制除了降低应激性高血糖的直接毒性作用外,还可能通过促进严重创伤后PMNs凋亡,降低血浆促炎细胞因子,调节过度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通过研究深圳市盐田区户籍人口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型及人群携带率,为开展深圳盐田区地中海贫血的遗传咨询、产前诊断和预防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抽取3 mL EDTA-K2抗凝血进行全血细胞分析,以平均红细胞体积(MCV)<80 fL 作为初筛试验,初筛后可疑病例进行 DNA 提取后用于基因检测。其中α-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使用4对 PCR 引物,在同一反应体系进行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根据条带分析结果。β-地中海贫血基因型检测,采用 PCR 产物测序进行分析。结果初筛后可疑病例4657例全部进行基因检测,检出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510例,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率10.95%;其中α-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389例,携带率8.35%,以α-3.7、α-4.2、α-SEA,为主;β-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121例,携带率2.59%,以 CD41/42、LVS-Ⅱ-654、box-28、CD17、CD71为主。结论盐田区户籍人口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携带率与省内其他地区基本接近,检测出的8种地中海贫血基因类型均为常见类型。  相似文献   
17.
金娴  梁永杰 《吉林医学》2011,(32):6880-6882
<正>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除了M、N样症状外,合并脏器功能损害,如急性呼吸肌麻痹、肺水肿、脑水肿、抽搐、昏迷等。现就此病在救治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做一下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非贲门胃癌患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多态性与胃癌的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经胃镜检查或治疗且病理确诊的非贲门胃癌患者80例,设为GC组;选取同期本院经胃镜及病理确诊为胃溃疡(gastric ulcer)的患者88例,设为GU组;另选取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140例,设为对照组(C组).通过DNA提取、PCR扩增、时间飞行质谱,比较分析三组iNOS-277位点的基因多态性.[结果]GU组与C组不存在差异(P>0.05);GC组与C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1);GC组与GU组比较不存在差异(P>0.05).iNOS-277 T/T基因型表达是胃溃疡及胃癌发病的独立高危因素.[结论]iNOS基因多态性与胃溃疡及胃癌易感性相关,-277位点T/T基因型是胃溃疡及胃癌发病的独立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患者输注新鲜冰冻血浆(FFP)疗效,为临床安全、有效、科学地输血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查阅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某院急诊科输注新鲜冰冻血浆的80例患者病历资料,共输注186例次。按24h内FFP输注量共分6组,并对输注FFP前后24h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总蛋白(TP)、清蛋白(ALB)的变化进行统计。结果凝血功能检测显示,第1、2、3组患者(FFP≤600mL、600~2 000mL、2 000mL)于输入FFP后24hPT、APTT值均降低,FIB值均升高,第3组患者PT、APTT均高于第1组,且两组与输注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5、6组患者(FFP≤200mL、200~600mL、600mL)中,第4组与第5组患者PT、APTT与输血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5组患者输血后PT和APTT均高于第6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蛋白水平检测结果显示,第1、2、3组患者于输入FFP后总蛋白与清蛋白与输入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4、5、6组患者中,第4组患者输血后TP和ALB均高于第5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5组患者与第6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TP、ALB均高于第4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4h内新鲜冰冻血浆足量输注对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发挥重要作用,血浆输注量越多,其补充凝血因子的效果可能越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NA(RSV-RNA)及呼吸道合胞病毒IgM(RSV-IgM)在小儿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4月确诊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患儿56例,收集其咽部分泌物标本,对RSV-RNA进行检测;另抽取患儿空腹静脉血,对RSV-IgM进行检测,对两者的阳性检出率及与年龄、发病时间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RSV-RNA、RSV-IgM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9.29%、32.14%,RSV-RNA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RSV-Ig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6个月至1岁患儿的RSV-RNA阳性检出率均高于RSV-IgM(P0.05);发病时间≤7d的患儿RSVRNA的阳性检出率高于RSV-IgM(P0.05)。结论在小儿RSV感染检测中,检测RNA比IgM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尤其是对年龄≤1岁、发病时间较短(≤7d)的患儿,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