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8篇
儿科学   67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1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1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超声微泡造影剂促腺病毒转染mdr1基因的体外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体外超声微泡造影剂促腺病毒转染mdr1基因的效率.方法 扩增表达mdr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5-mdr1并与微泡造影剂混合;密度梯度离心法分选兔骨髓单个核细胞,与腺病毒微泡造影剂混合,经超声辐照后常规培养;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内荧光强度表达;RT-PCR法检测骨髓单个核细胞基因组中外源性mdr1基因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转染细胞中mdr1基因的表达产物.结果 ①转染后b(腺病毒转染组)、c(腺病毒转染+超声辐照组)、d(腺病毒微泡造影剂转染组)及e(腺病毒微泡造影剂转染+超声辐照组)组细胞内均有绿色荧光显示,a(常规培养组)组细胞内未见绿色荧光,e组细胞内荧光强度明显高于各对照组;②RT-PCR法显示,除a组外其余4组在157bp处分别观察到特异性mdr1电泳条带,证实外源性mdr1基因通过腺病毒作为载体整合到细胞基因组中;③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组细胞P-gp表达阳性率(24%)显著高于a、b、c、d(阳性率分别为0.5%、8.5%、10%、11.5%)各组(P<0.05).结论 体外实验证实,超声微泡造影剂能促进以腺病毒为载体的mdr1基因转染和表达.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超声微泡造影剂促进以腺病毒为载体介导的多药耐药基因1(MDR1)体外转染兔骨髓单个核细胞的作用机制和安全性.方法 根据是否加入超声微泡造影剂和进行超声辐照将分选的兔骨髓单个核细胞分为常规培养组(A)、腺病毒转染组(B)、腺病毒转染+超声辐照组(C)、腺病毒微泡造影剂转染组(D)和腺病毒微泡造影剂转染+超声辐照组(E).不同实验因素处理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外源性MDR1基因的转染率,同时观测转染后不同时间各组细胞体外扩增情况;台盼蓝拒染法计数各组细胞的存活率;分别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超声辐照后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MDR1基因的转染率分别为0.39%土0.11%、5.03%±0.35%、4.93%±0.38%、5.25%±0.80%,19.93%±1.51%,E组明显高于其余4组(P<0.05);试验各组细胞在转染后不同时期体外增殖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细胞存活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定强度的超声辐照后,骨髓单个核细胞胞膜出现一过性的小孔,细胞器发生可逆性肿胀改变.结论 超声微泡造影剂可使兔骨髓单个核细胞通透性暂时性提高,促进腺病毒载体介导的MDR1基因转染;同时不会对细胞的增殖能力、存活率及超微结构造成严重的不可逆损害,证明其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基因转移新方法.  相似文献   
43.
杜鹏 《重庆医药》2009,38(15):1967-1970
先天性巨结肠是一种以肠道末端肠壁神经节细胞完全缺如为特征的常见消化道发育畸形。该病的病理改变主要在结肠远端痉挛肠段,其特征性组织学改变为肌间神经丛和黏膜下神经丛中缺乏神经节细胞,神经节细胞缺如使得肠段失去间隙性收缩和放松的正常蠕动,神经节细胞缺如还丧失了对副交感神经的调节,直肠环肌不断受到副交感神经兴奋的影响而呈痉挛状态,持续性痉挛的肠段狭窄,粪便通过障碍,近端结肠代偿性扩张与肥厚,形成巨结肠。临床表现为以腹胀、便秘为主的完全性或不完全性功能性肠梗阻。其发病率与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不相上下,目前本病发病率约为1/2000~1/5000,性别发生率有显著差异,男性较女性多见,平均男与女之比为4:1.  相似文献   
44.
报道148例先天性巨结肠症Ikeda术式根治及随访结果,该术式重建直肠腔容量增大,无闸门及盲袋。术后并发症少。随访中排便基本正常。  相似文献   
45.
谷胱甘肽-S-转移酶与肿瘤多药耐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是导致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1,2].肿瘤细胞耐药性可分为内在性耐药(intrinsic drug resistance)和获得性耐药(acquired drug resistance)两类,即原发的存在于某些肿瘤中的耐药,称为内在性耐药;继发于化疗后的耐药,称为获得性耐药.  相似文献   
46.
热休克对人胶质瘤热休克蛋白70表达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热休克人胶质瘤细胞的方法,观察热诱导热休克蛋白70(heatshockprotein70,HSP70)在人胶质瘤细胞的表达。方法:经43℃热处理2h的人胶质瘤细胞,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HSP70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热休克蛋白人胶质瘤细胞表达阳性率为(39.40±14.40)%,对照组为(8.50±4.60)%及HSP70mRNA表达光密度值为0.23±0.05,对照组为0.13±0.03与内参照βactin比值经单因素方差分析q检验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升高。结论:热休克的方法可以明显诱导人胶质瘤细胞HSP70的表达。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5(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5, IGFBP5)对人骨肉瘤细胞株143B增殖及侵袭力的影响。  方法  用IGFBP5过表达重组腺病毒(Ad-IGFBP5)、IGFBP5 RNA干扰重组腺病毒(Ad-siIGFBP5)和空载红色荧光蛋白重组腺病毒(Ad-RFP)感染人骨肉瘤细胞株143B。通过细胞增殖、划痕愈合、细胞迁移室(Transwell)侵袭等多种实验方法, 研究IGFBP5对人骨肉瘤细胞株生长、迁移与侵袭的影响。  结果  Ad-IGFBP5组感染后143B细胞生长速度低于Ad-RFP组(P < 0.05);Ad-IGFBP5组细胞在划痕后16h即完全愈合, 划痕愈合速度显著低于Ad-RFP组(P < 0.05);24 h后Ad-IGFBP5组侵袭至Matrigel胶上的平均细胞数量较Ad-RFP组减少(P < 0.05)。而Ad-siIGFBP5感染后, 143B细胞表现为生长率升高, 划痕愈合速度加快及侵袭力增强。  结论  IGFBP5能抑制骨肉瘤细胞增殖、迁移、侵袭。提示IGFBP5在抑制骨肉瘤发生及转移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外源性人多药耐药基因(human multidrug resistance gene 1, hMDR1)对新西兰兔骨髓单个核细胞(mononuclear cells, MNCs)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用携带目的基因hMDR1和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 GFP)报告基因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rAd-hMDR1-GFP)转染原代培养的MNCs以获取hMDR1基因修饰的MNCs (MNCs-rAd-hMDR1-GFP),荧光显微镜和FCM法检测转染效率;MTT法绘制MNCs-rAd-hMDR1-GFP细胞生长曲线;FCM检测MNCs-rAd-hMDR1-GFP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情况;RT-PCR及Western印迹法从基因和蛋白水平检测MNCs-rAd-hMDR1-GFP细胞内hMDR1的表达;柔红霉素(daunorubicin, DNR)泵出实验检测导入hMDR1基因的外排泵生理功能.结果: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 MOI)为100时,rAd-hMDR1-GFP对MNCs的转染效率为30%~35%,且不影响MNCs增殖生长;FCM结果提示,rAd-hMDR1-GFP对MNCs细胞周期及凋亡无影响(P>0.05);rAd-hMDR1-GFP转染72 h后hMDR1转录水平和P-糖蛋白(P-glycoprotein, P-gp)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且外源性hMDR1能发挥外排泵功能(P<0.01).结论:rAd-hMDR1-GFP能将外源性hMDR1基因高效导入兔骨髓MNCs并稳定功能性表达,不影响MNCs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及细胞增殖生长等生物学特性,为进一步研究hMDR1基因的骨髓保护作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通过采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TNF-α)预处理靶细胞,增强腺病毒转染小鼠单个核细胞的效率,从而增强多药耐药基因保护骨髓的能力,实现化疗中对骨髓的保护。方法:采用AdEasy-1 腺病毒载体系统重组表达MDR1 的重组腺病毒Ad-MDR 1,通过Ad5-MDR 1 感染不同浓度TNF-α 预处理后的小鼠单个核细胞,荧光倒置显微镜结合流式细胞仪监测转染率,RT-PCR 及Western blot检测TNF-α 干预后MDR1基因在靶细胞中的表达。结果:最适浓度TNF-α 预处理后,流式细胞仪检测TNF-α 预处理组腺病毒转染率(26.26%)明显高于未处理组(11.96%);RT-PCR 和Western blot检测TNF-α 预处理组MDR1 mRNA 和P-糖蛋白(P-gp)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未处理组。结论:适合浓度的TNF-α 可以明显增强腺病毒对小鼠单个核细胞的转染率,增强多药耐药基因在靶细胞中的表达,实现化疗中对骨髓的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经肛门直肠结肠切除斜型吻合术治疗肠无神经节细胞症的中期疗效。方法对105例肠无神经节细胞症患儿施行经肛门直肠结肠切除斜型吻合术,术后定期对排便功能进行随访。结果 105例无1例死亡,无术中输血、术中并发症,0~3个月平均手术时间74.6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2.5 ml;3个月至1岁平均手术时间71.6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6 ml;1~3岁平均手术时间77.9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0 ml;>3岁平均手术时间112.5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40 ml。术后无感染、吻合口瘘、吻合口裂开。60例随访6~40个月,5例患儿出现轻度污便,小便均正常,均未出现腹胀、便秘、神经性膀胱、肛门狭窄;其中男性52例,均有阴茎勃起。4例术后2个月左右出现小肠结肠炎。28例行肛门直肠测压检查,4例存在RAIR反射,1例存在接近于正常的RAIR反射。结论经肛门直肠结肠切除斜型吻合术术后可获得良好的排便功能,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保留直肠感受器、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中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