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31篇
内科学   20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28篇
药学   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了解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菌谱构成、分布、发展情况,为探讨该医院呼吸道感染致病原因,以及进一步开展医院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某医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249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656份标本,按照临床细菌室常规鉴定流程进行分离、培养、鉴定;收集相关患者病历信息,并加以整理和分析。结果 249例患者共检出9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球菌30株占30.61%,以粪肠球菌为最多占9.18%;真菌27株占27.55%,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最多占18.37%;革兰阴性杆菌41株占41.84%,以铜绿假单胞菌最多占12.24%;送检的标本中以鼻咽拭子、痰、血液样本为主;分离阳性的99份标本主要是痰液,占63.64%;送检患者发病时间以秋季为发病高峰,发病例数占69.0%;77例分离阳性患者的临床表现,发现同时具备咳嗽和咳痰的患者41例;发热50例;有渗出或实变的58例。结论该医院2009-2011年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尤其以非发酵菌的比例最大,因此应加强监测以有效减少医院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2.
代谢性心血管病主要是指由于代谢危险因素累积造成的心血管疾病, 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卒中等, 在我国这类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 且呈年轻化的趋势。不断探索新型生物标志物与检测新方法, 规范检验技术, 加强临床和检验沟通合作, 培养跨学科人才是推进心血管代谢领域检验医学发展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53.
血脂,脂蛋白和载脂蛋白的检测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相似文献   
54.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准确、实用的人载脂蛋白E(apoE)基因型的检测方法。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特异性扩增apoE基因含编码112位和158位氨基酸的基因序列,扩增产物用限制性内切酶HhaⅠ酶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观察酶切位点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IP)图谱。结果运用PCR-RFLP法检测了113名健康人apoE基因型,频率分别为ε3/369.0%,ε3/216.8%,ε4/311.5%,ε4/21.8%,ε4/40.9%;ε2、ε3和ε4等位基因频率分别是9.3%、83.2%和7.5%。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对人体无害,适合于一般实验室开展及大规模人群调查  相似文献   
55.
临床血脂分析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37,自引:1,他引:37  
血脂分析对于临床高脂血症和异常脂蛋白血症的诊断及动脉粥样硬化 (AS)性心血管病 (如冠心病 )的危险评估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并已经渗透应用于其他诸多临床相关专业疾病的研究[1 3] 。我国血脂、脂蛋白及其与AS关系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 ,但改革开放的 2 0多年以来 ,在血脂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等方面发展迅速 ,一些先进的分析技术和研究成果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教学和科研的实践工作。血脂分析及其临床应用已越来越受到临床各学科的重视。一、血脂分析的方法学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李健斋、杨昌国等对总胆固醇 (TC)和甘油三酯 (TG)酶法试…  相似文献   
56.
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匀相测定法及技术要求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流行病学与临床研究证实 ,动脉粥样硬化 (AS)、冠心病的发生率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水平呈负相关 ,而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水平呈正相关。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 (NCEP)成人治疗专家组 (ATP)新近发表的第 3版文件 (ATPⅢ ,2 0 0 1年 )修改了血脂、脂蛋白水平异常的分类 ,低HDL C[<1 0 4mmol/L(4 0mg/dl) ]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而高HDL C[≥ 1 5 6mmol/L(60mg/dl) ]被认为是负危险因子 ,具有保护性。将LDL C新划分为5个水平 ,仍以降低LDL C水平作为冠心病防…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我国北方地区汉族人载脂蛋白A5基因(APOA5)-1131T>C多态性对血脂的影响及其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了136例健康对照者、163例2型糖尿病患者(DM组)和114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DM+CHD组)APOA5-1131T>C多态性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同时检测了研究对象的血脂、脂蛋白和载脂蛋白水平.结果 健康对照组APOA5-1131T>C多态性与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密切相关,C等位基因携带者TG水平明显高于TT基因型(1.38比0.91 mmol/L,P<0.001).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APOA5-1131C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8.4%比28.3%,P=0.023),TT、TC、CC基因型频率在DM+CHD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3.9%、55.4%、10.7%和50.4%、42.5%、7.1%,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型糖尿病组和对照组相比,APOA5-1131T>C多态性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均无差异.结论 APOA5-1131T>C多态性对人群TG水平有极显著影响,C等位基因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病风险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中国北方地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其代谢相关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及胱硫醚β-合成酶(CBS)844 ins 68基因多态性的特点。方法研究对象均为北方汉族人群,包括无血缘关系的70名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71名糖尿病患者和85名健康人群。应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测定Hcy水平,应用微粒子酶免分析免疫法(MEIA)测定血浆叶酸、维生素B12浓度,同时测定血脂。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分析MTHFR C677T与CBS844 ins 68基因多态性。结果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DM+CHD组)Hcy中位数为14.8μmol/L,显著高于DM组(11.1μmol/L)和对照组(11.2μmol/L),(P<0.01),DM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DM+CHD组的T等位基因频率(45%)明显高于糖尿病组(26.8%)和对照组(31.2%),(P<0.01)。三组CBS844 ins 68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本研究定义Hcy>15μmol/L为高Hcy血症(HHcy)。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Hcy的OR值为4.547(95%CI1.970~10.496),(P<0.01);MTHFR677携带T基因的OR值为2.369(95%CI1.160~4.841),(P=0.018);CBS844 ins 68基因的OR值为0.384(95%CI0.033~4.423),(P=0.443)。结论HHcy、MTHFR677携带T基因可能是中国北方地区汉族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9.
<正> 第五届国际心血管疾病生物标志物大会于2009年4月25~26日在美国圣地亚哥的科罗拉多大酒店召开。本次会议由全球著名心脏标志物专家、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niversityof California,San Diego,UCSD)的Maisel AS教授和美国心脏病杂志(JACC)主编DeMaria AN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心血管、检验、急诊、肾科等多个医学领域的研究者和临床医生近千名代表参会。其中包括一些国际知名的心脏标志物专家,如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Wu A教授,法国巴黎Pitie-Salpetriere医院的Konajda M教授,美国克利夫兰急诊中心的Peacock W教授,希腊公立福音医院的Filippatos GS教授等都在大会上作了精彩的主题报告。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鄢盛恺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张健教授,江苏省人民医院桂鸣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余剑波医生及上海德记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代表作为中国代表出席本次会议,并进行了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60.
建构检验医学岗位人才培养框架   总被引:12,自引:8,他引:4  
岗位人才培养是造就人才的重要途径。围绕检验科的工作任务和发展方向,论述了如何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地对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人才进行岗位培养。(1)努力提高各级检验人员的知识层次、文化水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2)加强临床医学知识的学习与实践,培养实验室诊断的综合能力;(3)在科研实践中培养科研与创新的意识,确立检验科的学术地位。由此满足检验医学发展的需要,使人才资源得到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