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3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建立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 time PCR)检测DJ 1基因外显子重排突变的技术平台,并应用该技术对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早发型帕金森综合征(autosomal recessive early onset Parkinsonism, AREP)DJ 1基因进行外显子重排突变分析。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方法,对22个AREP家系先证者和30个正常对照的DJ 1基因进行外显子重排突变分析。结果:本研究中获得了扩增效率和特异性均满意的DJ 1基因各编码外显子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条件及各外显子引物;本组AREP患者未发现DJ 1基因的外显子重排突变。结论:建立了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DJ 1基因外显子重排突变检测的技术平台;中国人群AREP患者DJ 1基因外显子重排突变可能罕见。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BAG5(BCL2-associated athanogene 5)蛋白与帕金森病相关蛋白Parkin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以及BAG5对Parkin蛋白水平的调控机制。方法:本研究首先运用GST pull-down技术及免疫共沉淀技术验证BAG5蛋白与Parkin蛋白在体内及体外是否存在相互作用;进一步构建BAG5的不同截短型,运用GST pull-down技术验证BAG5与Parkin的相互结合结构域;进而运用chase time技术验证BAG5对Parkin蛋白降解水平的调控;最后运用免疫共沉淀技术验证BAG5对Parkin降解水平的调控是通过何种机制进行的。结果:BAG5蛋白与Parkin蛋白体内及体外均可以相互结合,且BAG5与Parkin的相互结合结构域存在于全长的4段BAG区域内;BAG5可以通过减少Parkin的降解而稳定细胞内Parkin蛋白的水平,且BAG5是通过减少Parkin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降解系统(ubiquitin proteasome system, UPS)的降解从而增加Parkin蛋白的稳定性。结论:BAG5蛋白与Parkin蛋白可以相互结合,且BAG5蛋白可以通过UPS对Parkin的水平进行调节。  相似文献   
33.
帕金森病相关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构建帕金森病(PD)相关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 方法 应用生物学信息方法 ,采用HGNC、OPHID和UniHI数据库收集所有PD相关蛋白及与PD相关蛋白相互作用的蛋白;利用ProteoLens软件绘制PD相关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根据每个蛋白质对PD相关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贡献给与评分,得到网络中每个蛋白质的关联系数. 结果 得到一个包含463个PD相关蛋白和767对PD相关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网络,网络聚集度为90.5%(P=0.008);其中SNCA、PARK2、DRD2、HTRA2、NDUFV2、DJl、DRDI、DRD3、TRAPl和ND3关联系数高.提示它们在PD发病机制中存在重要作用;APP、UBE21、CLIC6和UBB也获得了较高的关联系数,说明它们也参与了PD的发病机制;筛选到一些可能与PD发病机制相关的新义蛋白.如FLNA、FREQ、BIRC7、EPB41、EPB41L1、GIPCI、GNAZ、GRB2、KCNJ9、MAPK1、BAG5、CYCS. 结论 成功地构建了一个科学的、实用的PD相关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进一步证实了一些蛋白在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并发现了一些可能与PD发病机制相关的新义蛋白.  相似文献   
34.
目的 建立PINK1(PTEN-induced kinase 1)基因外显子拷贝数分析方法 ,并应用该方法 分析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早发型帕金森综合征(autosomal recessive early onset Parkinsonism,AREP)PINK1基因拷贝数变异(copy-number variation,CNV)的特点.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分析方法 ,对30个正常对照和22个中国AREP汉族家系先证者的PINK1基因进行外显子拷贝数分析.结果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完成了PINK1基因第1~8外显子拷贝数分析,获得了扩增效率和特异性均满意的反应条件及各外显子引物.所检测的AREP先证者未发现PINK1基因的外显子拷贝数变异.结论 建立了PINK1基因外显子拷贝数分析方法 .中国人AREP患者PINK1基因外显子拷贝数变异可能罕见.  相似文献   
35.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青少年型帕金森病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青少年型帕金森病(AR-JP)的临床特征。方法对来自15个家系28例AR-J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AR-JP患者发病年龄平均26.1岁;均为隐袭起病,从一个或一侧肢体起病23例(82.1%),发展到对侧肢体的时间为(4.7±3.6)年;主要表现为运动迟缓、肌强直(100%)、静止性震颤(85.7%)、步态异常(60.7%)、腱反射增高(53.6%)、局部肌张力障碍(32.1%)和症状有波动(89.2%);W ebster改良评分平均为(11.2±6.1)分;多巴制剂维持治疗平均剂量为(0.40±0.28)g/d,用药前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运动评分为(27.9±10.3)分,用药后为(6.7±5.4)分,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结论AR-JP具有发病年龄早、症状轻、进展缓慢、多巴制剂反应好等特征。早期其症状不典型,应注意与其他疾病相鉴别。  相似文献   
36.
帕金森病的遗传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可能涉及到神经递质失平衡、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作用、环境毒素、遗传缺陷等多种因素,近年来提出的主要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的作用。随着分子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某些家族性帕金森病的致病基因相继被定位与克隆,遗传因素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我们能通过对家族性帕金森病的致病基因和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探讨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已定位了11个家族性帕金森病的致病基因位点(4q21-23、6q25.2-27、2p13、4q15、4p14、1p3…  相似文献   
37.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病理以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丧失和路易体(Lewy body)的形成为特点。大多数PD患者无家族史,约15%患者有家族史。研究已发现11个染色体定位以孟德尔遗传方式与PD连锁,其中5个呈常染色体显性(autosomal dominant,AD)遗传,4个呈常染色体隐性(autosomal recessive,AR)遗传(表1)。到目前为止,已有6个致病基因被克隆,它们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PD(综合征)的致病基因α-synuclein基因,UCH-L1基因和LRRK2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PD(综合征)的致病基因parkin基因,DJ-1基因和PINK1(PTEN-induced putative kinase-1)基因。目前的研究发现,PINK1基因在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PD(综合征)患者中的突变率仅次于parkin基因,而其编码的PINK1蛋白是第一个将线粒体功能异常与遗传性PD(综合征)联系起来的蛋白。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中遗传性痉挛性截瘫(Hereditary Spastic Paraplegia,HSP或SPG)患者的MJD1基因突变特点,进一步探索HSP和遗传性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Spinocerebellar Ataxia,SCA)的遗传和临床异质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8%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DNA T载体连接测序等方法对78例临床诊断为HSP的患者进行MJD1基因突变分析。结果在18个HSP家系中检出SCA3/MJD1家系2个,占11.1%,该2例家系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2例家系先证者在临床上符合HSP的诊断标准,突变的MJD1等位基因CAG三核苷酸异常重复次数分别为65和69次,散发的HSP病例未发现MJD1等位基因的异常。结论HSP和SCA都具有明显的临床和遗传异质性,其表型在临床上有相互交叉现象,部分SCA3/MJD1患者临床上可为典型的痉挛性截瘫特征而无任何明显的共济失调表现。对临床表现为HSP的患者,尤其是有明显阳性家族史的患者进行MJD1基因诊断可以弥补HSP临床诊断的不足。  相似文献   
39.
目的报道一个中国人低钾性周期性瘫痪(HOKPP)家系,探讨该家系的临床及致病基因特点。方法对该家系先证者的临床、电生理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并对该家系进行详细的调查;采集该家系6名成员的外周静脉血并抽提其基因组DNA,采用二代测序技术对先证者进行周期性瘫痪相关基因检测,对所发现突变采用SIFT、PolyPhen 2及Mutation Taster软件进行突变蛋白功能的致病性分析;采用一代测序技术进行家系的表型和基因型共分离研究。结果该家系3代患者3例,发病年龄21~42岁,主要表现为发作性四肢无力,以呕吐为首发症状,伴肌肉酸痛,持续3~5 d后缓解;先证者发作时肌酶明显升高,缓解后长时程运动诱发试验阳性,肌电图及肌肉病理未见异常;先证者周期性瘫痪相关基因二代测序发现SCN4A基因c.2458A>T(p.N820Y)新突变,该突变位于SCN4A蛋白保守区域,功能预测为致病性突变,一代测序验证该突变与家系内患者共分离,同时发现先证者儿子携带相同突变,目前尚未发病,为症状前患者。结论 HOKPP患者可以呕吐为临床表现;SCN4A基因新突变c.2458A>T为该家系的致病突变;对伴有...  相似文献   
40.
脊髓小脑型共济失调6型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脊髓小脑型共济失调(SCA)6型的临床特征和基因突变频率。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等技术,对160个SCA家系330例患者和77例散发SCA患者进行SCA6(CAG)n的重复数分析,对异常等位基因进行测序;并对SCA6患者进行临床及MRI检查。结果检测确定4个SCA6家系6例患者SCA6(CAG)n的重复数为25和26,正常人群SCA6(CAG)n的重复数为5~17,SCA6突变频率为本组SCA家系的2.5%。SCA6患者临床仅表现为缓慢进展的小脑性共济失调,MRI显示单纯小脑萎缩。结论SCA6是中国SCA中的少见亚型,SCA6与其他SCA亚型有不同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