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1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3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53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44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99篇
预防医学   1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4篇
  3篇
中国医学   70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观察喷射心肌打孔填充不同凝胶支架后犬心肌孔道的演变规律以及不同凝胶支架在心肌组织中的组织相容性. 方法 12只健康杂种犬,体质量9~13 kg,年龄1~2岁,均分为琼脂糖凝胶(agarose hydrogel,AH)组、纤维蛋白凝胶(fibrin glue,FG)组、壳聚糖凝胶(chitosan hydrogel,CH)组,每组4只.各组用无针注射器分别喷射各种凝胶心肌打孔,于术后2、4、6周取含有孔道的心肌组织行HE、Masson染色,观察各种凝胶支架在心肌组织中的降解性和组织相容性,以及各组心肌孔道是否保留和开放. 结果 纤维蛋白凝胶2周内绝大部分已经降解,引起较少的炎性反应和胶原纤维增生,降解后心肌孔道闭塞,同时心内膜面发现附壁血栓形成;琼脂糖凝胶6周时仍有较多凝胶未降解,引起周围组织大量胶原增生,心肌孔道完全闭塞;壳聚糖凝胶的降解周期为4~6周,降解后可见心肌孔道开放及孔道壁内皮化. 结论 琼脂糖凝胶和纤维蛋白凝胶均不适合作为心肌孔道支架,而壳聚糖凝胶是一种良好的心肌孔道支架.  相似文献   
42.
作者根据血液动力学原理,分析脉搏波形成的原因,认为中医不同脉象波形的形成与脉搏波的传播和反射特性有关,提出以表征脉搏波传播特性的波速和表征脉搏波反射特性的反射系数作为中医脉象的特征参数,利用支撑向量机对其进行分类识别。对正常人群常见脉象(平脉、弦脉和滑脉)的脉搏波波速和反射系数所作的分析,以及采用径向基核函数的支撑向量机对其所进行的分类,进一步证明血液动力学参数波速和反射系数作为具有生理病理意义的特征参数,能有效区分平、弦、滑脉。这为脉图的识别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3.
可视吸痰系统的离体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采用可视吸痰系统进行离体肺、气管内吸痰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在离体猪肺、气管的不同部位注入浓度为1.5%、3.0%的模拟痰液,吸痰的进入通道分别为咽喉插入吸痰、气管插管吸痰及气管切开吸痰,根据吸痰方式,将实验猪分为传统吸痰组(采用传统吸痰系统进行标准吸痰操作,n=40)及可视吸痰组(采用可视吸痰系统进行标准吸痰操作,n=40),吸痰时间为15s,设定吸痰负压为-200mm Hg。对两组的吸痰量进行比较。结果用1.5%浓度的模拟痰液进行试验,可视吸痰组采用咽喉插入吸痰、气管插管吸痰及气管切开吸痰的吸痰量分别为(6.91±0.49)、(7.27±0.71)及(6.59±0.88)g,传统吸痰组的吸痰量分别为(5.28±0.64)、(6.39±0.91)及(5.98±1.38)g;用3.0%模拟痰液进行试验,可视吸痰组采用咽喉插入吸痰、气管插管吸痰及气管切开吸痰的吸痰量分别为(6.37±1.15)、(7.98±0.97)及(7.35±1.79)g,传统吸痰组的吸痰量分别为(5.64±1.29)、(6.19±1.05)及(6.90±1.25)g;可视吸痰组与传统吸痰组的吸痰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视吸痰系统的吸痰效率比传统吸痰系统高,且更易操作,具有临床可行性。  相似文献   
44.
目的 研究蜕皮甾酮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模型核因子κB与PPAR-γ mRNA表达的影响,并探索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改良高脂膳食喂养法,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蜕皮甾酮处理组与吡格列酮处理组,每组12只.模型组应用改良高脂饲料喂养,蜕皮甾酮组与吡格列酮组在高脂饲料喂养同时应用药物灌胃,正常对照组应用基础饲料喂养.实验16周末,处死所有大鼠,观察检测肝脏指数、血清与肝组织生化指标及肝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中核因子κB蛋白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PPAR-γmRNA 水平变化.结果 蜕皮甾酮组和吡格列酮组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蜕皮甾酮和吡格列酮组与模型组相比,肝组织丙二醛(MDA)水平降低明显,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增加显著;蜕皮甾酮肝脏指数显著降低;肝组织脂肪变性程度和炎症活动度明显减轻(P<0.05).蜕皮甾酮和吡格列酮组与模型组相比核因子κB水平明显降低(P<0.01),PPAR-γ mRNA显著增加(P<0.05).结论 蜕皮甾酮具有改善高脂饮食诱发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肝脏酶学,通过增加肝组织SOD的含量和减少MDA的含量来减轻肝组织氧化应激水平,增加肝组织PPAR-γmRNA和减少核因子κB改善胰岛素抵抗,减轻肝脏炎症,发挥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分离过程中三种处理方法制备的地龙组织匀浆及pH、温度对地龙DNA裂解蛋白(EWDNase)的影响。方法采用糖溶解法、机械法和超声破碎法制备地龙组织匀浆;不同温度、pH条件下进行EWDNase的粗提取。测定地龙组织匀浆及不同温度、pH条件下制备的粗提取液中EWDNase活性和蛋白含量,计算其比活性。结果三种方法获得地龙组织匀浆中EWDNase比活性大小无显著性差异(P〉0.05);EWDNase耐热(75℃,30min仍有活性),pH3.4—5.4具有较高比活性。结论机械法因其操作简便、经济实用、误差小、重复性高可以用来处理地龙组织制备组织匀浆。提取EWDNase过程中宜采用酸性缓冲体系和较高温度(65—75℃)的热变性条件。  相似文献   
46.
1病例摘要例1:女患,54岁。主诉:左颈包块3年,肿痛增大5天。3年前无诱因左颈部出现约3cm×3cm×3cm无痛性肿块,轻度声嘶。在感冒咳嗽时有增大,未曾治疗。于5天前突感疼痛,并且明显增至手拳大小,声嘶加重,活动后呼吸困难,进食水正常。静滴头孢拉...  相似文献   
47.
48.
49.
目的 拟在糖尿病小鼠模型上建立一个无创的13C-葡萄糖呼气试验检测胰岛素抵抗(IR)的方法,并评估其与其他IR指数的相关性.方法 四氧嘧啶尾静脉注射法制作糖尿病小鼠模型.多时间点采集小鼠13C-葡萄糖(5 mg/kg)灌胃后呼出的气样.红外线同位素能谱仪测定气样,以90 min 13CO2丰度变化值(C90min)作为IR参数,评估糖尿病小鼠的IR情况及其在1U外源性胰岛素干预后的IR变化.测定糖尿病小鼠的空腹血糖及空腹胰岛素值,并以此来计算临床IR指数: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评价指数(HOMA-IR)和定量胰岛素敏感性检测指数(QUICKI).分别分析C90min与HOMA-IR或QUICKI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糖尿病小鼠的C90min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小鼠,分别为(0.79±0.18)%和(1.19±0.31)%(t=2.470,P<0.05).1 U外源性胰岛素干预后,糖尿病小鼠的C90min值显著增加至(1.17±0.25)%(t=-2.522,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C90min与HOMA-IR(r=-0.64,P<0.05)或QUICKI(r=0.88,P<0.01)均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 13C-葡萄糖呼气试验能够灵敏反映糖尿病小鼠的IR变化,其检测结果与目前临床IR指数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4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中药组、化疗组及中药加化疗组)。中药组选用中药制剂静脉滴注治疗;化疗组选用标准化疗方案治疗;中药加化疗组在化疗方案进行的同时给予中药制剂;治疗以21 d为1个周期,共4个周期。以实体瘤客观疗效评价标准、中位生存时间、骨髓抑制、消化道不良反应和Karnofsky评分作为观察指标。结果:3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41.5%、51.1%和52.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中位生存时间为7.1、7.9、12.4个月,中药加化疗组明显延长(P0.05);3组骨髓抑制(Ⅲ°以上)发生率为7.3%、36.6%和11.9%,中药加化疗组和中药组较低(P0.017);消化道不良反应(Ⅲ°以上)发生率为39.0%、80.5%和40.5%;3组Karnofsky评分"增加(≥10分)"的分别占到51.2%、43.9%和76.2%,中药加化疗组较高(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延长老年晚期NSCLC患者中位生存时间、降低治疗毒副作用和改善生活质量,但近期疗效未见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