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1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2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86篇
内科学   70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246篇
预防医学   119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67篇
中国医学   73篇
肿瘤学   2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41.
目的探讨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术后复发再手术治疗的手术方式及效果。方法对10例尿毒症SHPT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患者手术前后症状、血清全段甲状旁腺素(i PTH)、血钙血磷等变化,总结其手术效果及手术并发症等临床资料。结果 10例患者行颈部遗留甲状旁腺全切和自体前臂移植甲状旁腺切除术,术后患者骨痛及皮肤瘙痒症状消失,与术前比较,术后血i PTH、血钙、血磷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随访6个月,无复发。结论尿毒症SHPT术后复发再手术治疗效果良好,术前定位应联合各种影像学定位,术前手术医生与影像学医生充分沟通,手术应切除全部残留甲状旁腺组织,避免SHPT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纳米炭甲状旁腺负显影技术在慢性肾脏病(CKD)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患者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40例SHPT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术中采用甲状腺局部注射纳米炭混悬注射液寻找甲状旁腺,行甲状旁腺切除术(PTX)及自体前臂移植术。对照组20例行PTX及自体前臂移植术。结果纳米炭混悬注射液注射后甲状腺及淋巴结迅速黑染,而目标甲状旁腺则不显色,术中视野清楚,快速剥离甲状旁腺。治疗组平均手术时间为(60. 28±10. 50) 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20. 35±13. 50)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为(7. 21±2. 20) d,短于对照组的(10. 25±3. 15)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两组术后患者骨痛及皮肤瘙痒症状消失。与术前比较,术后血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 PTH)显著下降,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纳米炭混悬注射液在SHPT患者行PTX中有重要的定位价值,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创伤,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患者围手术期HBV DNA水平变化的影响因素,比较抗病毒治疗与未抗病毒治疗对患者术后肝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65例未达到抗病毒治疗标准的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患者,定量检测其术前和术后第3天的HBV DNA载量及白细胞介素(IL)-6、IL-10、IL-27的水平。根据术后HBV DNA载量,将患者分成HBV DNA升高(激活)组和不变组。升高组给予抗病毒治疗。记录所有患者术前、术后肝功能指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入组患者HBV激活率为37%(24/65),术前HBV DNA1×104 IU/ml的患者,术后HBV激活率为75%(18/2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P=0.006)及肝切缘无水酒精注射(P=0.004)是引起HBV再激活的独立危险因素。ELISA结果示术后IL-10升高与HBV再激活有关(P=0.001),IL-6升高及IL-27降低与HBV不变有关(P=0.000)。术后HBV DNA升高且行抗病毒治疗的患者,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与其他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切除术可能引起患者HBV再激活,围手术期内应监测HBV DNA载量的变化。肿瘤直径、术中行肝切缘无水酒精注射术是HBV再激活的独立危险因素。患者术后IL-10、IL-6水平的变化可能与HBV DNA的变化有关。术后HBV再激活近期不会加重肝功能损伤,术后抗病毒治疗对患者近期肝功能的恢复无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与血脂、脑梗死面积的相互关系。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40例,分别于发病后第1天、第3天、第7天采集肘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MMP-1、MMP-9及其TIMP1的浓度变化,并检测血脂的变化,通过头颅CT评估脑梗死的面积。结果脑梗死患者MMP-1、MMP-9、TIMP1数值在检测不同的天数有不同改变,脑梗死面积增大,则MMP-1、MMP-9、TIMP1数值变大(P〈0.05);血脂指标的改变在脑梗死入院后第7天内无明显变化。结论脑梗死患者MMP-1、MMP-9、TIMP1在不同的时间窗存在一定规律的改变,三项血浆浓度与脑梗死面积表现为正相关系,但与患者的血脂无显著性关联。  相似文献   
45.
黄芪当归合剂对大鼠缺血性急性肾损伤的保护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目的:探讨黄芪当归合剂对实验性缺血性肾损伤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实验性缺血性急性肾损伤模型,在缺血30 min再灌注不同时间点检测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和尿液中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酐酶(NAG).同时取肾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cl-2和Bax基因的蛋白表达,观察黄芪当归合剂对上述表达的影响.结果:缺血性急性肾损伤时肾脏存在明显的细胞凋亡;Bcl-2和Bax基因的蛋白表达主要在近曲肾小管和远曲肾小管,肾小球很少;肾脏缺血性损伤时Bcl-2基因表达增加,Bax基因表达中量增加,Bcl-2/Bax比率升高.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黄芪当归合剂组Bax表达明显增加,Bcl-2/Bax比率降低,肾脏损伤亦减轻.结论:黄芪当归合剂对急性肾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Bcl-2/Bax比率有关.  相似文献   
46.
目的 :通过检测人不同乳腺瘤细胞株的端粒酶活性及其 2Gy的存活分数 (SF2 )的相关性 ,探讨端粒酶活性是否能成为检测肿瘤细胞放射敏感性的一个指标。方法 :8株人不同肿瘤细胞株 (Hep 2、Hela、U2 5 1、ZR 75 30、MCF 7、MDA MB 4 35S、T 4 7 D、F5 39 15 90 )在指数增长期留取细胞 ,然后分别用TRAP ELISA检测其端粒酶活性 ,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其放射敏感性参数SF2 。结果 :8株人乳腺癌细胞株端粒酶活性各不相同 (P <0 .0 1) ,其中ZR 75 \|30端粒酶活性检测呈阴性 ,余 7株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呈阳性 ,SF2 亦不相同 (P <0 .0 1) ,但端粒酶活性与SF2 之间无明显的直线相关关系 (P =0 .341)。结论 :8株人不同肿瘤细胞株的端粒酶活性及其放射敏感性各不相同 ,但其端粒酶活性不能成为检测其放射敏感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47.
目的:了解我国结核分枝杆菌耐异烟肼(INH)分离株katG基因突变情况,探讨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型的分子药敏检测方法。方法:用PCR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和PCR直接测序法(PCR-DS)检测30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katG基因。结果:以结核分枝杆菌H37Rv标准株对照观察所有INH敏感株的PCR-SSCP和PCR-DS图谱,均未发现异常;而在12株INH耐药株中,有4株无PCR-SSCP和PCR-DS图谱异常,占INH耐药株的33.4%;有5株在94位发生核苷酸错义突变,占INH耐药株41.7%,有3株在96位发生核苷酸同义突变,占INH耐药株的25%。结论:多数结核分枝杆菌对INH是由于其katC基因突变所致,可先用PCR-SSCP筛选突变株,再用PCR-DS方法测定其突变位点,达到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INH耐药基因型的目的。  相似文献   
48.
目的 通过对丽江市玉龙县黄山镇南溪村、太安乡、石头乡等地区开展鼠疫监测工作,及时发现鼠疫疫情,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防止鼠疫疫情的扩散和漫延.方法 按照<全国鼠疫监测方案及实施细则>的要求进行鼠蚤监测,以及鼠蚤的鉴定和细菌学、血清学检验.结果 全县三个乡为监测点,监测面积为5431.8 hm2,全年共布笼夹23250个,捕鼠1569只,鼠密度为0.29%,捕鼠率为6.75%.共梳检蚤64匹,带蚤鼠43只,鼠体染蚤率为2.74%,总蚤指数为4.08.2009年共检验材料1372份,从黄山镇南溪村委会鹿子村自死鼠(齐氏姬鼠)体内分离到鼠疫菌1株.结论 玉龙县南溪村鼠间鼠疫流行态势一直很活跃,由于防治措施得当,未波及人间,因此鼠疫防控工作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49.
目的:通过比较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a)长效长方案和短效长方案在控制性超排卵(COH)中应用的效果,探讨长效GnRH-a长方案在年轻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应用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GnRH-a长效长方案(1045个周期)和GnRH-a短效长方案(555个周期)在年轻患者COH中应用的资料,按长方案降调节中使用长效或短效GnRH-a分为两组,观察比较两组超排卵效果及助孕结局。结果:在年轻患者中长效长方案组的促性腺激素(Gn)用量明显减少、超排时间延长、周期取消率升高,hCG日LH水平明显低于短效长方案组,获卵数、可移植胚胎数均明显多于短效长方案组,冷冻率明显高于短效长方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妊娠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年轻、卵巢储备正常的患者人群,长效长方案不失为控制性超排卵方案的一种好选择。  相似文献   
50.
【目的】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探讨女性海洛因滥用者的行为控制内隐认知特性,为其物质滥用行为的心理干预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设计,对研究组的277名女性海洛因滥用者和对照组的117名正常女性,使用成人心理内-外控制源量表(ANSIE)、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以及内隐联系测验(SC-IAT)进行测量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在主观规范中知觉到吸毒行为的社会压力水平不同(P<0.05);研究组心理内-外控制源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P<0.001);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对吸毒行为的认知内隐态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女性海洛因滥用者行为控制认知具有外控型特性,其潜意识中对吸毒行为持中性偏肯定态度,而与正常女性相比多处于对吸毒行为较为宽容的人际环境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