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14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76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3 毫秒
61.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 动态检测兔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 模型炎症活动度的价值.方法6月龄兔24只,雌雄不拘,体质量3~3.5 kg,以卵蛋白法建立膝关节RA模型,共48例,按建模时间分为建模前(对照组) 、诱导1周(M1组) 、诱导4周(M4组) 和诱导8周(M8组) ,每组12例.对双膝股胫关节行高分辨二维超声与能量多普勒超声成像(power Doppler imaging,PDI) ,测量滑膜厚度,对PDI血流信号进行视觉半定量评分(0~3分) .随后行CEUS检查,观察滑膜增强情况,仪器自动拟合时间强度曲线(time-intensity curve,TIC) ,测量峰值强度(peak intensity,PI) 、达峰时间(peak time,PT) 、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 、峰值强度减半时间(T1/2) 等数值.采集滑膜标本计算滑膜血管面积指数,比较组间各项指标的差异,并对超声指标与滑膜病理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随着建模时间增长,超声测得兔股胫关节滑膜厚度逐渐增加,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 ,M4组和M8组PD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滑膜厚度与滑膜炎病理评分呈正相关(r = 0.887,P< 0.01) .M4组与M8组中,CEUS阳性比例高于PDI(8/12 vs3/12;12/12 vs 10/12) .TIC参数中,滑膜PI值和AUC值均显著低于周边组织(P< 0.01);PI值、AUC值及PDI评分与滑膜血管面积指数呈正相关(r1 = 0.664,P< 0.01;r2 = 0.711,P< 0.01;r3 = 0.483,P<0.05) .结论 灰阶超声检测滑膜厚度能反映滑膜炎病理改变的程度,CEUS较PDI能更敏感地反映滑膜炎新生血管的形成,能早期动态检测RA滑膜炎的活动性.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心肌声学造影对冠脉狭窄临界病变功能性评价的有效性及可靠性.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7年6-10月本院心内科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脉狭窄介于50%~70%的患者70例,行心肌声学造影(myocardial contrast echocardiography,MCE)检查并以金标准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为自身对照,结合其心脏结构、血脂、肾功、糖化血红蛋等生化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①70例患者中共78支血管为临界病变,其中左前降支(the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LAD)病变53处(67.9%),左回旋支(the left circumflex coronary artery,LCX)病变13处(16.7%),右冠状动脉(right coronary artery,RCA)病变12处(15.4%),其中FFR阴性(FFR值>0.8)的53处(67.9%);FFR阳性(FFR值≤0.8)的25处(32.1%).②MCE检出49例患者存在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其中19例同时提示心肌灌注异常.MCE结果提示LAD病变56处,LCX病变12处,RCA病变18处.③FFR阳性的25处病变MCE全部为阳性,MCE阴性的29处病变FFR全部为阴性.FFR阴性的53处病变中,MCE阳性24处,MCE阴性29处.与金标准FFR相比,MCE诊断冠脉临界病变功能性狭窄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55%,阳性似然比为2.2,阴性似然比为0.④FFR阴性的病变中,MCE阳性组的静息FFR值[(0.94 ±0.02)vs(0.96 ±0.02),P<0.05]和负荷FFR值[(0.84 ±0.04)vs(0.88 ±0.04),P<0.05]均明显低于MCE阴性组.两组间年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室射血分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肌酐、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CE评价冠脉狭窄临界病变具有极高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价值,但特异性偏低,是否存在冠脉微血管病变或是其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3.
64.
首例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完成   总被引:130,自引:28,他引:102  
目的 建立中国的数字化可视人体 (Digitizedvisiblehuman)。方法 选择经肉眼观察、CT和MRI检查无器质性病变的中等身材、中年男性人体标本 1例 ,经外形测量、血管灌注后 ,用 5 %明胶包埋 ,置入 -3 0℃盐水池中冰冻 1周 ,然后在 -2 5℃低温实验室中用TK 63 5 0型数控铣床 (铣切精度为 0 .0 0 1mm)从头至足逐层铣切。逐层用高清晰度数码相机摄影 ,完成人体模型数据获取 ,得到人体结构数据集。利用连续断层图像数据 ,在SGI图像工作站上 ,利用本课题组自主开发的三维重建软件包进行人体结构的三维重建和立体显示。结果 所选用标本为男性 ,3 5岁 ,身高 170 0mm ,体重 65kg ,重庆人 ,非器质性疾病死亡。CT扫描层厚 :头颈部为 1.0mm ,其他部位为 2 .0mm。MRI扫描层厚为 1.5mm。连续横断面层厚 :头部和颈部为 0 .5mm ,其中颅底部为 0 .1mm ,其他部位为 1.0mm ,全身共计 2 5 18个断面。数字化摄影分辨率为 62 914 5 6(3 0 72× 2 0 48)像素 ,每个断面图像文件大小为 3 6MB ,整个数据集数据量为 90 .64 8GB。结论 ①本文报道的研究结果为首例中国可视化人体 (ChineseVisibleHuman)的正式报道 ,使我国成为第三个拥有本国可视化人体数据集的国家。其研究结果同时在国际互联网站发布 ,网站为 :http : www .chine  相似文献   
65.
2002年10月~2004年1月,我们共对23例膜部室间隔缺损(PVSD)患者进行了介入封治疗,23例患者中男9例、女14例,年龄3~32岁.均经心脏超声检查确诊为膜部VSD,其中8例合并室间隔膜部瘤彭出.所用VSD封堵器分别由美国GAG公司(Amplatzer封堵器)及北京华医圣杰科技有限公司生产.23例中2例分别于术中及术后发生Ⅲ°房室阻滞(AVB),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6.
彩超引导活检有效性及安全性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自动组织活检的组织学诊断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不同部位自动组织活检258例组织学诊断结果和并发症。结果:穿刺成功率为96.51%,组织芯长度>1cm者占94.96%。16G、18G和20G针穿刺组织学诊断率分别为100%、94.00%和75.00%。肾脏穿刺后出现镜下血尿者31例(33.70%),一过性内眼血尿7例(7.6%),肝脏穿刺后出现肝包膜下小范围出血2例(2.06%),均未经处理自愈,其余组织器官活检后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自动组织活检安全可靠,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7.
乳癌及其转移淋巴结二维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38例经临床手术后病理证实的乳癌及转移淋巴结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的回顾分析,对肿物二维声像图表现、彩色血流参数以及影响超声显像的因素进行总结,旨在探讨乳癌及其转移淋巴结的超声表现规律。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本研究拟制备携载G250单克隆抗体的纳米微泡,在体内和体外研究其对肾细胞癌的靶向性.方法 机械振荡法制备空白脂质纳米微泡并观察其稳定性,生物素-亲和素连接技术将纳米微泡与G250单克隆抗体相连,采用免疫荧光进行验证.细胞免疫荧光实验鉴定所使用的两种肾细胞癌细胞(786-O和ACHN细胞)中G250的表达情况,靶向结合实验鉴别靶向纳米微泡对786-O和ACHN两种肾细胞癌细胞的体外寻靶能力.在肾细胞癌的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中,使用纳米微泡进行超声造影,并将采集到的动态图像在定量分析软件Qlab 8.1中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成功制备了平均粒径为404.9 nm空白纳米微泡和平均粒径为611.4 nm靶向纳米微泡,稳定性能好,同时免疫荧光证实了靶向纳米微泡构建成功,能够与FITC标记的二抗结合,从而显示出绿色荧光;细胞免疫荧光证实G250抗原在786-O细胞中呈膜表达,而ACHN细胞中不表达.在细胞结合实验中发现靶向纳米微泡能够特异性的结合786-O细胞,但不能结合于ACHN细胞.体内超声造影显像从平均值和最大值分析,靶向纳米微泡和空白微泡在786-O肾细胞癌细胞的裸鼠模型的显影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平均值:(11.74±0.52) vs (16.34±0.40),P=0.001;最大值:(13.07±0.94) vs (18.09±0.82),P=0.003].结论 G250靶向的纳米微泡可在体外能够特异性的结合G250表达阳性的肾细胞癌细胞,在动物体内能够明显的增强移植瘤的超声显影效果.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引导滑膜囊穿刺注射 32 P胶体治疗类风湿性膝关节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高频超声引导穿刺注射 3 2 P胶体治疗类风湿性膝关节炎 52例 ,于治疗后 1~ 2周及 12~ 2 4个月对临床表现和高频超声改变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1.所有患者膝关节滑膜囊穿刺成功 ,1例注药时发生滑膜外皮下组织渗漏 ;2 .治疗后1~ 2周 ,滑膜囊积液增加 2 1例 (40 .3 8% )、减少 3例 (5.77% )、滑膜厚度增加 19例 (3 6.54% )、减少 15例(2 8.85% ) ;3 .治疗后 12~ 2 4个月 ,膝关节疼痛缓解 3 8例 (73 .0 8% )、肿胀减轻 45例 (86.54% )、运动改善 3 1例 (59.62 % ) ,滑膜囊积液减少 46例 (88.46% ) ,滑膜厚度减少 3 9例 (75.0 0 % )。结论 :高频超声引导滑膜囊内注射 32 P治疗类风湿性膝关节炎安全、有效 ,高频超声在同位素剂量选择、穿刺注药的精确引导及疗效的客观判定方面具有很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比较二维及三维超声重建对唇裂诊断明确的胎儿是否伴有腭裂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系统产科超声检查发现的23例唇腭裂胎儿进行回顾性分析,二维超声对鼻唇部进行横切、矢状及冠状切面扫查;同时对唇裂胎儿作三维超声检查并保存原始数据,再利用重建三维图像分析诊断,比较两种方法诊断腭裂的准确性.结果 检查5754例胎儿共发现23例唇腭裂(其中18例伴腭裂),二维超声诊断腭裂13例,三维超声诊断腭裂18例,诊断胎儿唇裂是否伴腭裂二维超声准确率为69.57%,三维超声准确率为95.65%(其中1例单纯唇裂三维超声重建无法确定是否伴腭裂);三维超声横切面及冠状面诊断腭裂准确率为100%,矢状切面诊断腭裂准确率为88.89%.结论 三维超声诊断唇腭裂准确性高,三维超声重建能更清晰、直观、准确、快速地显示胎儿唇腭裂的直接征象;在三维超声诊断腭裂中横切面及冠状面价值最大,矢状切面有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