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3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2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57篇
内科学   3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2篇
外科学   44篇
综合类   109篇
预防医学   51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41篇
中国医学   56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7 毫秒
101.
目的探讨广东省潮汕地区单中心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亚型状况。方法收集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167例HNSCC患者的肿瘤原发灶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法检测肿瘤组织中p16蛋白的表达,以肿瘤细胞p16蛋白阳性率≥76%为判断HNSCC存在HPV的依据,分析p16蛋白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采用原位杂交法(ISH)检测肿瘤组织中是否存在HPV 16、18 DNA;应用RNAscope法检测肿瘤组织中18种常见的高危HPV亚型(HPV HR 18)RNA的表达情况,分析p16蛋白阳性细胞比例≥50%的肿瘤组织中HPV HR 18阳性情况。结果患者p16蛋白强表达率为7.2%(12/167);低龄组(<50岁)p16蛋白强表达率高于高龄组(≥50岁)[17.2%(5/29)比5.1%(7/138),χ^2=5.321,P=0.021];口咽癌组p16蛋白强表达率高于非口咽癌组[29.4%(5/17)比4.7%(7/150),χ^2=14.019,P<0.01];性别、烟酒嗜好及肿瘤分期分层患者间p16蛋白强表达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ISH检测示,全部HNSCC原发灶均未发现HPV 16、18 DNA,重复实验结果一致。RNAscope法检测示,肿瘤细胞p16蛋白阳性率≥50%的19例患者中,3例(15.8%)肿瘤组织HPV HR 18 RNA阳性。结论潮汕地区HNSCC患者的HPV阳性率较低,以口咽癌患者最高,且呈年轻化趋势。潮汕地区HNSCC主要致HPV亚型可能并非HPV 16、18,而可能是包括HPV HR 18中的其他致病亚型。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了解近年来阜阳市某区农村饮用水中氟化物的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并对其健康风险进行评估.方法 通过"全国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信息系统"收集2015-2018年阜阳市某区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数据.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对水中氟化物结果进行评价.分别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和Kr...  相似文献   
103.
舒血宁是从药用植物银杏叶中提取的纯天然药物,具有改善冠脉供血的作用。我们观察了用舒血宁治疗的100例冠心病人,探讨舒血宁治疗冠心病的疗效。 对象 冠心病人100例,其中男性63,女性37,平均年龄58.6±8.0岁,病例均符合全国1981年冠心病珍  相似文献   
104.
 脓毒症是由感染引发的机体反应失控导致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钙卫蛋白(S100A8/A9),又称髓相关蛋白MRP8/14,是在炎症调节中发挥关键作用的警报素,在脓毒症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抗微生物、调节炎症和免疫、参与细胞间信号传递以及抗增殖等作用,其有成为新型诊断标志物和治疗干预靶点的巨大潜力。本文对S100A8/A9的分布、结构、生物学功能进行归纳概括,探讨其在脓毒症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机制,并对未来研究设计的优化和应用革新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骨代谢生化指标与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相关性,进而预测绝经后骨质疏松性合并腰椎骨折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腰椎无骨折患者50例和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合并腰椎骨折患者50例,记录并观察髋部、腰椎骨密度、骨代谢生化标志物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1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骨钙素 N 端中分子(N-MID)、25-羟基维生素 D[25-(OH)VitD]和血清 Ca2+。结果 P1NP、β-CTX 和25-(OH)VitD 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与血清 P1NP 呈正相关(P <0.05),25-(OH)VitD 呈负相关(P <0.05),β-CTX 无相关性(P >0.05)。结论骨代谢标志物 P1NP、25-(OH)VitD 能够很好地预测绝经后骨质疏松腰椎骨折风险,骨密度预测骨质疏松症骨折风险具有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6.
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 E)在脂代谢中起核心作用,载脂蛋白E不仅作为重要角色参与脂代谢,也同时会影响骨代谢。现阶段多种研究表明,骨质疏松与脂代谢异常是受各种原因影响的代谢性疾病,二者关系紧密,绝经后妇女由于雌激素水平变化,常导致骨代谢与脂代谢紊乱,同时雌激素水平也被证实对Apo E有较大影响。国内外学者多将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与脂代谢异常的着重点放于Apo E,集中研究Apo E对骨代谢与脂代谢的调节作用。骨代谢与脂代谢的异常在我国中老年妇女人群中出现率极高,且往往伴随发生。骨质疏松对中老年妇女的日常生活,甚至生命安全皆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整理载脂蛋白E对骨代谢以及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影响的现阶段研究,进一步对其相关性制作综述。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究肌筋膜链训练治疗颈椎不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颈椎不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肌筋膜链训练,对照组采用颈部传统推拿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等长肌力和活动度以及疼痛评分。结果治疗前各组等长肌力、活动度、疼痛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后2组患者的等长肌力和活动度以及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等长肌力和活动度以及疼痛评分均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肌筋膜链训练对于颈椎不稳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8.
109.
目的分析胸外科患者给予品管圈活动管理对导管留置期间意外拔管发生率与感染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分别选取医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后两年的胸外科住院患者263例,将2012年1月-2013年12月入院患者设为对照组126例,2014年1月-2015年12月入院患者设为试验组137例,对照组患者实施普通管道护理,试验组患者实施品管圈管道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管道防护依从性、意外拔管发生率、导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管道防护依从性为91.24%高于对照组56.35%(P0.05);试验组患者各类导管意外拔管总发生率为1.42%低于对照组11.83%(P0.05);试验组患者引流导管受压、引流袋/球未拧紧、引流导管堵塞、引流导管未双固定、衔接处松脱、引流量漏记录/错误、静脉炎及感染等各类导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0.18%、0.18%、0.00%、0.71%、0.00%、0.53%、0.36%、0.00%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和临床医师工作满意度量表评分(MMSS)分别为(4.17±0.62)分、(4.36±0.54)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胸外科患者实施留置导管的品管圈管理,可有效降低导管留置期间意外拔管事件发生率和感染等导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依从性和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确保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10.
郭海  龚婕宁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12):1772-1773
通过对1例老年外感高热患者辨证治疗过程的分析,认为辨治老年外感高热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首先明辨外感发热与内伤发热;(2)明确细菌感染与非细菌感染;(3)明确寒热属性及是否夹湿;(4)明辨部位,合理选择辨证方法;(5)重视气营两清法的运用,认为从临床实际出发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外感高热症可以提高疗效,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