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57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53篇
  1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5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本研究旨在评价HLA不全相合的亲属供者或HLA相合非血缘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疗效和安全性。在2005年11月至2011年5月期间采用非血缘供者或者单倍体相合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SAA患者20例,其中亲缘HLA不合单倍体相合供者14例,非血缘HLA相合供者6例。预处理采用氟达拉滨(FLU)、环磷酰胺(CTX)和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方案,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方案为经典的环孢素A(CsA)联合短程甲氨蝶呤(MTX)及霉酚酸酯(MMF)。对单倍体相合供者采集经G-CSF动员的骨髓及外周血干细胞联合应用;非血缘供者单纯采集外周血干细胞。结果表明:所有患者均获供者型造血重建,粒细胞植活中位时间14(11-20)d,血小板植活中位时间17(13-31)d,2例取得完全供者植入后2个月发生排斥,其中1例进行母亲单倍体相合供者二次移植,达到完全供者持久植入;移植后发生Ⅱ度急性GVHD 4例,慢性GVHD发生7例,其中1例为慢性广泛性GVHD;14例无病生存,所有存活患者最少随访时间在8个月以上,中位随访时间为48个月,血象完全恢复,Kaplan-Meier计算的累积无病生存率为68.9%。结论:采用FLU、CTX和抗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进行预处理,用HLA不全相合的亲属供者或HLA相合非血缘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SAA,植入率高,感染发生率降低,获得良好的长期生存疗效。  相似文献   
92.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总结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发生及治疗。对北京军区总医院血液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140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140例allo-HSCT中48例患者发生移植后CMV感染,发生率为34.3%,首次检出CMV-DNA阳性中位时间为移植后45(33-68)d,CMV定量范围为1.25×103-5.5×106,其中2例为CMV相关性间质性肺炎,5例为CMV相关性出血性膀胱炎。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患者共65例,其中合并CMV感染32例,占49.2%。应用更昔洛韦、膦甲酸钠抗CMV治疗45(33-68)d后CMV-DNA转阴,有效率为100%。共有12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一过性的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结论:allo-HSCT后较易发生CMV感染,发生GVHD的患者CMV感染发生率也较高,更昔洛韦、膦甲酸钠对allo-HSCT后CMV感染的治疗效果可靠,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3.
郭智  何学鹏  陈惠仁  刘晓东  张媛  陈鹏  杨凯 《中国医药》2012,7(11):1388-1390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糖胞苷巩固维持治疗在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北京军区总医院血液科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32例经过诱导化疗取得缓解的老年AML患者,完全随机分为治疗组A(12例)、治疗组B(10例)、治疗组C(10例).3组患者达到完全缓解后,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单药阿糖胞苷(0.5g/次、0.5 g/m2及1.0 g/m2,静脉滴注,每12小时1次,第1~3天)维持巩固治疗,连续6~8个疗程,维持1~2年.结果 治疗组A、B和C患者治疗相关病死率为16.7%(2/12)、10.0% (1/10)、20.0% (2/10),复发相关病死率为41.7% (5/12)、50.0% (5/10)、40.0% (4/10),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5.8(5~60)、16.2(6~60)、15.7(6 ~60)个月,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1.7%、40.0%、40.0%.3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不同剂量阿糖胞苷巩固维持治疗对老年AML患者的生存率无明显影响,在剂量增加的情况下治疗相关并发症增多,而总体长期生存率无提高.  相似文献   
94.
目的观察大剂量阿糖胞苷(HD—AraC)(3g/m^2)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血液科收治的应用HD—AraC治疗的12例AML患者的病例资料,治疗方案为AraC3g/m^2,1次/12h,第1、3、5天,连续3—4个疗程,其中2例患者只进行2个疗程。观察治疗后效果。结果全部患者均可耐受,有较好的安全性,中位随访时间为24.1(7—54)个月,随访观察至2012年7月,10例患者处于持续缓解状态,只完成2个疗程的患者复发死亡。全组治疗相关死亡率为0%(0/12),复发相关病死率为16.7%(2/12),中位生存期为35.8(7~66)个月,2年总生存率为83.3%(10/12)。结论HD—AraC应用于AML缓解后的巩固化疗疗效较好,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更大规模的应用。  相似文献   
95.
目的 观察地西他滨(DAC)联合IA方案(去甲氧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或CAG方案(阿柔比星+阿糖胞苷+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老年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47例老年AML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接受不同化疗方案分为DAC+ IA组(17例)和DAC+CAG组(30例),观察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DAC+IA组获完全缓解(CR)5例(29.4%),部分缓解(PR)6例(35.3%),总有效率为64.7%(11/17);DAC+CAG组获CR 8例(26.7%),PR 9例(30.0%),总有效率为56.7%(17/3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 2=0.227,P=0.716).DAC+IA组中位缓解时间、中位生存期分别为4.0、8.1个月,DAC+CAG组中位缓解时间、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7、9.5个月,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04、0.525).结论 DAC+IA方案治疗老年AML患者疗效与DAC+CAG方案接近,同时并未增加相关不良反应,可作为老年人AML的一线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6.
目的 回顾性分析1周岁前婴幼儿血清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及其特征.方法 以2019年1-11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临床实验室检测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epatitis B virus markers,HBV-M)的815例1岁以下婴幼儿和219例新生儿母亲为研究对象.将1岁以下内婴幼儿按月龄分为3组:7 ~1...  相似文献   
97.
<正>多发性骨髓瘤仍是一个难以治愈的疾病,造血干细胞移植为其带来了治愈的希望,可使部分患者获得长期生存,尤其联合硼替佐米会提高干细胞移植的疗效,但造血干细胞移植及应用新药相关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多,风险大,周期长,病情变化复杂,治疗难度大,尤其护理工作量大且要求高。这需要护理人员要有丰富的知识、全面的技能、精湛的技术、超强的责任心及和患者沟通的能力。我院近期成功应用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硼替佐米治疗1例多发性骨髓瘤患  相似文献   
98.
目的:制备诺氟沙星(NFX)-磺丁基醚-β-环糊精(SBE-β-CD)包合物,并研究其溶解度、溶出度以及体内药动学行为。方法: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NFX—SBE-β-CD包合物,以X-射线衍射法及差示热量扫描法(DSC)对其进行物相鉴定。同时,测定NFX包合物的溶解度、溶出度并研究其体内药动学。结果:NFX与SBE—β—CD已形成包合物;经包合后,NFX的溶解度、溶出速率显著增加;包合物的药动学参数t1/2,tmax与原药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其尿药排泄速率以及累积排泄量均显著高于原药(P〈0.05)。结论:NFX制成SBE-β-CD包合物后,其溶解度、溶出度以及体内生物利用度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99.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氯马斯汀的LC-MS-MS测定法,评价酚麻氯汀胶囊中氯马斯汀在健康人体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开放、随机、双周期、两制剂、双序列单次给药的交叉试验设计。19例健康志愿者分别口服相当于富马酸氯马斯汀0.67 mg剂量的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以硝苯地平为内标,采用甲基叔丁基醚为提取溶剂,用LC-MS-MS法测定血浆中氯马斯汀的质量浓度,经WinNonlin 6.0软件处理血药质量浓度数据后得药动学数据。结果:氯马斯汀的线性范围为5.09~407.20 ng·L-1,定量下限为5.09ng·L-1,绝对回收率为79.7%~80.6%,绝对基质效应为101.0%~103.6%,批内和批间精密度与准确度均符合要求。受试制剂中氯马斯汀的t1/2为(20.67±3.56)h,Cmax为(142.07±65.69)ng·L-1,Tmax为(4.21±1.23)h,AUC0-t为(2 829±1 681)ng·h·L-1;参比制剂中氯马斯汀的的t1/2为(20.83±4.94)h,Cmax为(1 46.55±60.16)ng·L-1,Tmax为(4.13±1.27)h,AUC0-t为(2 839±1 560...  相似文献   
100.
目的观察常规3+7方案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失败后再应用CAG方案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5例经过3+7一线诱导方案失败后的AML患者应用CAG方案化疗(阿糖胞苷10mg/m^2,每12h一次,第1~14天、阿克拉霉素10~14mg/m^2,1/d,第1~4天、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300μg/d,1次/d,第1~14天),监测化疗前后患者的临床表现、血象及骨髓象等变化情况。结果 15例患者再应用CAG方案诱导缓解化疗中有10例获得缓解,5例未缓解,总缓解率为66.7%。结论常规3+7方案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失败后再应用CAG方案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使其缓解率明显提高,是常规诱导化疗失败后挽救化疗的新的重要方向,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