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61篇
综合类   29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颗粒骨打压植骨技术在治疗髋臼骨缺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介绍颗粒状松质骨打压植骨技术对髋臼骨缺损的重建方法。方法应用该技术对23例髋臼侧假体翻修患者及4例陈旧性髋臼骨折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进行植骨,植骨块来源于深低温冰箱梯度降温后的冷冻干燥骨。术后进行临床评估及X线评估。结果术后平均随访3.1年,Harris评分平均提高36分,无1例假体需要再次翻修,有3例在X线上出现髋臼侧透亮带。结论打压植骨技术可以有效治疗髋臼骨缺损,应注重对颗粒松质骨的制备,植骨床的准备及对植骨块的紧密打压和固定。  相似文献   
42.
目的分析股骨粗隆间骨折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后骨折不愈合的原因。方法将自2009-08—2014-01接受DHS内固定治疗的38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纳入研究,观察骨折不愈合的情况,并分析性别、年龄、骨折类型、术中操作情况、术后Garden对线指数、颈干角、扶拐下地时间以及合并骨质疏松及糖尿病情况与骨折不愈合发生的相关性。结果384例中368例骨折完全愈合,16例发生骨折不愈合,骨折不愈合发生率4.2%。单因素分析结果:不同性别患者、是否合并骨质疏松、是否处理股骨小粗隆骨块对骨折不愈合的发生率没有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骨折类型、术中操作情况、术后Garden对线指数、颈干角、扶拐下地时间、合并糖尿病等因素对骨折不愈合的发生率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高龄、不稳定骨折、术中螺钉的深度和位置不良、未矫正髋内翻、术后Garden对线指数不满意、颈干角未恢复正常、合并糖尿病是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发生骨折不愈合的危险因素,扶拐下地时间≥6周是发生骨折不愈合的保护因素。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DHS内固定术后骨折不愈合的发生率受到骨折类型、患者自身情况、手术操作情况、术后恢复情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应准确把握危险因素并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43.
背景:纤维蛋白凝胶及脱钙骨基质都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及生物降解性,因此可以作为软骨组织工程支架培养软骨种子细胞。这两种材料分别可以作为生长因子的载体缓慢释放生长因子,并达到持续发挥促软骨细胞生长的功能。 目的:验证可注射性纤维蛋白凝胶/脱钙骨基质复合支架延缓骨性关节炎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方法:实验为同体对照动物实验。16只兔切断双后肢前交叉韧带制备兔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模型,兔一侧膝关节内注射复合支架材料与软骨细胞混悬液为实验组。另一侧膝关节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为对照组,12周后取关节软骨,分别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Masson染色,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并根据Wakitani标准及Outerbridge分类重新制定标准进行评分,评价实验组与对照组软骨退变的程度。 结果与结论:实验组关节软骨表面尚光滑,可见软骨陷窝,结构软骨退变较对照组轻;软骨细胞及Ⅱ型胶原较正常软骨组织轻度减少,关节囊组织无明显Ⅱ型胶原表达。实验组综合评分低于对照组(P < 0.01)。表明可注射性纤维蛋白凝胶/脱钙骨基质复合支架为早期骨性关节炎及骨缺损修复提供了一种优良的复合支架材料。 关键词:纤维蛋白凝胶;脱钙骨基质;骨关节炎;软骨;组织工程;兔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0.29.004  相似文献   
44.
背景:通过制各肝素化胶原/壳聚糖支架来提高与转化生长因子β1的结合率,将脂肪干细胞种植于该支架材料上后直接种植于体内,可避免体外诱导过程,缩短组织工程构建的时间.目的:探索结合有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肝索化胶原/壳聚糖支架与脂肪干细胞复合修复兔软骨缺损的可行性.设计、时间及地点:软骨组织工程体外和体内实验相结合的研究,于2007-09/2008-07在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和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动物试验中心完成.材料:分离培养兔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行体外扩增培养至第3代,达到一定数量后接种于结合有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肝素化胶原/壳聚糖支架上得到细胞支架复合物.方法:取30只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兔膝全层软骨缺损模型.随机选取一侧植入细胞支架复合物(实验组),其中15只另一侧植入结合有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肝素化胶原/壳聚糖支架(单纯支架组),余15只另一侧不做任何处理,作为空白对照.主要观察指标:于12周取材,从大体和组织学方面观察软骨修复情况.结果:实验组缺损区大部分被修复,缺损区被软骨组织充填,组织学检查提示形成典型的透明样软骨结构.而单纯支架组多不完全充填,其本为纤维组织状物覆盖,组织学检查未见明显软骨修复.空白对照组无明显修复.结论:结合有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肝素化胶原/壳聚糖支架与脂肪干细胞复合能较好修复软骨缺损.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旋转铰链型人工膝关节临床应用的近期疗效。方法:2003年2月~2012年4月,应用旋转铰链型人工膝关节假体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严重畸形和不稳定23例膝。其中骨性关节炎1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6例,左股骨骨折术后创伤性关节炎l例,左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创伤性关节炎合并前交叉韧带、内侧半月板损伤及内侧侧副韧带断裂l例。术前HSS(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评分36~58分,平均48.6分;术前膝关节屈曲活动度21°~80°,平均57.4°。结果:术后患者均获随访6个月~3年,平均23.6个月。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无腓总神经麻痹等并发症发生。23例患者随访时,HSS评分78~98分,平均91.1分,较术前平均增加45.5分,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膝关节屈曲活动度为75°~100°,平均85.2°,最后随访时膝关节屈曲活动度为85°~120°,平均108.3°,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转铰链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近期疗效肯定,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46.
Objective To develop a clinically applicable approach to enhance repair of cartilage defects by constructing an in vivo non-viral gene transfer system targeting chondrocytes. Methods High molecular weight chitosan (HMWC) was degraded to produce low molecular weight chitosan (LM-WC) that was combined with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 (TGF-β1) plasmid to form stable nano-sizc complexes. After being tested in vitro firstly, these nano-size complexes were injected into the knee joint of New Zealand white rabbit models with full-thickness cartilage defects to detect their feasibility of delive-ring the growth factor gent in vivo.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LMWC/DNA nano-sizc comple-xes could deliver the gone into the cultured chondroeytes and cartilage tissue efficiently in vitro. When used in vivo, LMWC/TGF-β1 gene nano-size complexes could enhance the transfection efficiency and prolong the expression of TGF-β1 gone. In the animal models of articular osteechondral defect of rabbits, better healing and gentler degeneration could be observed in comparison with the control. Conclusion In vivo transfection of LMWC/TGF-β1 nano-size complexe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method to early promote the repair of osteochondral defects.  相似文献   
47.
对于复杂的髋臼骨折或陈旧性髋臼骨折 ,进行非手术治疗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其治疗的效果均不满意[1] 。随着关节外科技术、假体材料及设计的不断改进 ,对于这类骨折病人 ,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关节功能。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 12例 ,男性 10例 ,女性 2例 ,年龄 2 8~ 5 6岁 ,平均 4 1 7岁 ;致伤原因 :交通事故 7例 ,坠落伤 3例 ,挤压或其它伤 2例 ;合并有其它脏器伤 4例 ,坐骨神经伤 2例 ;骨折类型按Judet分类法[1] :后壁骨折 2例 ,后柱骨折 2例 ,横形合并后壁骨折 3例 ,双柱骨折 5例 ,T形骨折 1…  相似文献   
48.
实验性髋关节假体柄-骨接触面积与松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不同类型的髋关节假体柄与骨的接触面积,并探讨接触面积的大小与假体松动的关系.方法用尸体股骨15根,分为三组,分别行直柄、弯柄和解剖型假体置换,测量各类型假体的柄-骨接触面积,包括近段内侧面、远段外侧面和总接触面积.结果解剖型假体三个面积(78%,49%,37%)均高于另两种假体;直柄与弯柄假体相比,总的接触面积无明显差别(25%,26%),直柄假体近段内侧接触面积小于弯柄(52%,70%),远段外侧大于弯柄(43%,36%).结论①三种假体的总接触面积均较低,而应力集中的近段内侧和远段外侧接触面积高,有利于负荷向骨的转移.②解剖型假体与骨的配合更好.③直柄假体容易下沉,而弯柄假体容易外翻摆动.  相似文献   
49.
几丁糖防治椎板切除术后瘢痕粘连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张俊  郭亭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3,16(1):34-37,40
目的:通过观察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瘢痕粘连的形态学改变,认识几丁糖对防治硬膜外瘢痕粘连形成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36只新西兰兔制作椎板切除模型,在椎板缺损处分别覆盖等渗盐水、地塞米松和几丁糖,分别于2、3、4周观察瘢痕形态学的改变。结果:对照组瘢痕粘连日趋明显,地塞米松组可减轻硬膜周围的纤维化,其机制主要与抑制创伤局部的炎性反应有关,几丁糖组又明显优于地塞米松的抗瘢痕粘连作用。结论:几丁糖对硬膜外周围瘢痕形成、粘连有明显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50.
关节软骨损伤与修复机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关节软骨是无血运、单一的结缔组织 ,在受到外伤后容易产生关节的肿胀、疼痛甚至关节功能的障碍。损伤后依靠自身修复的能力很低 ,多需要进行填充、替代或重建关节功能的治疗。Hunter首先认识到受损严重的关节软骨无法进行自身修复 ,多退变为骨性关节炎〔1〕。Curl等〔2〕 在对 315 16例患者进行膝关节镜检查中发现 :6 3%的患者存在软骨的缺损或病变。目前的治疗结果常难以形成正常关节软骨来进行替代修复 ,多为纤维样软骨或类似透明样软骨而无法达到正常关节的生理需求。因此更多学者通过对关节软骨修复过程的研究来寻求更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