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35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陈修园是清代著名医家,对《伤寒杂病论》研究颇有成就,尤其是对其中厥阴病篇乌梅丸理解深刻独到。本文以陈修园著述合集为蓝本,分别从厥阴病提纲证、乌梅丸方证、厥阴病欲解时等理论出发,联系古今医家,采众家之长,深入剖析其使用乌梅丸的心识体会。陈修园认为厥阴代表了两阴之尽、一阳之生,其病机寒热错杂,包括风气上扰、少阳相火内发、肝肾阴寒之证。乌梅丸主治脏寒,为统领厥阴各证之总方且擅治久利,其组方以柔养肝木、敛戢风气、苦寒下逆、温补肝肾、调补中焦为主旨,并针对肝体阴用阳等生理特点补气和血,与张仲景提出的治肝之大法完全契合。此外,各疑难杂症于下半夜出现症状或症状加重者都可以考虑选用乌梅丸。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PESV对K562细胞PI3K/Akt信号蛋白及凋亡调控因子Bcl-2和Bad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K562细胞,经PESV处理不同时间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PI3K及p-Akt蛋白水平变化,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Bcl-2、Bad mRNA水平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ESV处理后K562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I3K及p-Akt表达降低,抗凋亡相关基因Bcl-2 mRNA表达降低,促凋亡基因Bad mRNA表达增加。[结论]PESV可能通过降低PI3K、Akt信号蛋白表达,调节Bcl-2和Bad表达,抑制K562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PESV对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系K562细胞凋亡调控的PI3K、p-Akt信号蛋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K562细胞,经PESV处理不同时间后,通过MTT检测细胞生长曲线,Western blot检测PI3K及p-Akt蛋白水平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ESV处理后K562细胞,凋亡率增加,PI3K及p-Akt表达降低。结论 PESV可能通过抑制凋亡调控的PI3K、p-Akt信号蛋白,从而达到抑制K562细胞系增殖,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54.
白术附子汤治疗湿痹的病机特点为表里同病,内有脾虚湿盛,外有风湿侵袭,内外合邪而致病。其功效为健运中焦,温补脾阳,并行表里,利水除湿。从病位来看,病在脾胃,则以健运脾胃,条畅气机为旨;病在手太阳小肠经,以解表为要,表去里自和;兼转属阳明经,表里两经同病,需求其本,助太阴阳气来复逐湿邪,恢复机体水液代谢正常运转。然湿邪性质黏滞,非阳不化,故仲景在治疗时以中焦脾胃入手,助正气以逐邪外出,同时附子辛散走表,配合白术散在表之风湿,体现"治湿邪当以温药"之要旨。  相似文献   
55.
[目的] 基于《伤寒论》《金匮要略》探讨“麻黄—石膏”配伍用药规律。[方法] 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麻黄—石膏”经方药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麻黄—石膏”配伍经方中甘草、麻黄、石膏是核心药味配伍组合;药味以温性为主,寒性次之;五味以辛、甘味为主;归经以肺经为主;症状涉及两大症状群,一为发热、恶风、汗出、脉浮、喘为核心的症状群;二为身肿、身黄、脉沉、小便不利为核心的症状群;麻黄与石膏配伍剂量比例变化随病机变化而改变。[结论] “麻黄—石膏”经方病邪分无形与有形,且两者多混杂出现;“麻黄—石膏”经方病机围绕肺之宣肃功能的改变;“麻黄—石膏”配伍用药以麻黄为核心。  相似文献   
56.
马静  李莹  郝征 《天津中医药》2022,39(11):1404-1408
围绝经期是女性必经的生理阶段,此期由于肾气衰,天癸竭,冲任亏虚,脏腑失于濡养极易发展为绝经前后诸证。文章从《金匮要略》入手,选取酸枣仁汤、甘麦大枣汤、百合知母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深入分析绝经前后诸证病因病机,总结归纳辨治绝经前后诸证的深层规律,通过“从心论治”“注重五脏生克制化关系”“以后天养先天”探讨治疗绝经前后诸证策略,以期为临床诊治绝经前后诸证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