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5篇
儿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地塞米松疗法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浆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共236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16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单纯地塞米松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小板变化情况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使用流式细胞分析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对血浆T淋巴细胞亚群在此类疾病患者治疗及预后中可能发挥的作用进行探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小板数量无显著差异(P=0.2607),治疗后血小板均有大幅上升,与治疗前有显著差异,但研究组患者的血小板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5);治疗前后对照组患者除T淋巴细胞数量外其余细胞亚群占比均无显著变化,而研究组患者各项统计参数均有显著变化,除CD~(8+)亚群占比外其余统计数据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地塞米松疗法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能够有效提高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数量,理论上能够有效的从根源上治疗此类疾病,抑制患者的复发情况。  相似文献   
52.
郝彩霞 《基层医学论坛》2012,(33):4387-4388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脑创伤出血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脑创伤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方法,观察2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健康知识知晓率及护理评价分数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有助于提高脑创伤出血患者的护理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53.
四川省成都市甲型H1N1流感血清学调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成都市人群甲型H1N1流感感染现状。方法按照国家方案采集不同年龄组人群血清标本,用血凝抑制(HI)试验方法进行抗体检测,HI抗体滴度≥1∶40判为阳性。结果成都市甲型H1N1流感阳性率8.85%(108/1221);13~17岁组阳性率最高(13.85%,P0.05);男女性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就诊人群阳性率低于一般人群,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成都市发生了甲型H1N1流感社区流行,但在人群中的自然感染未形成有效免疫屏障,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仍有必要。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康复期乳腺癌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对650例康复期乳腺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表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信息、肿瘤相关病史以及中医症状体征量表。使用SPSS 22.0软件,将126个四诊信息条目中出现频率<2%的证候信息条目删除,将得到的条目进行K-means聚类,由系统自动选择5个(聚类的类数)初始聚类中心,直到聚类中心无更改时,迭代完成。再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各证候与各相关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将得到的91个症状体征进行K-means聚类,频率>30%的症状体征有急躁易怒、健忘、神疲乏力、入睡困难、眠浅易醒、多梦、口干、焦虑不安等。最终确定5个中医证型依次为有病无证型(190例,29.23%)、脾肾亏虚型(129例,19.85%)、肝郁脾虚型(128例,19.69%)、肝肾亏虚型(104例,16%)、心肾不交型(99例,15.2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重指数(BMI)与肝肾亏虚呈正相关,与心肾不交呈负相关;孕激素受体(PR)表达与肝肾亏虚呈负相关;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与肝肾亏虚、脾肾两虚均呈正相关;内分泌治疗与肝肾亏虚证呈正相关;雌激素受体(ER)表达与心肾不交呈正相关;年龄与肝郁脾虚、有病无证均呈负相关,与脾肾亏虚呈正相关;病程与有病无证呈正相关(P<0.05)。结论康复期乳腺癌中医证候主要为有病无证型、脾肾亏虚型、肝郁脾虚型、肝肾亏虚型、心肾不交型,BMI、年龄、病程、内分泌治疗及Her2、ER、PR表达对证候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5.
目的 分析2012—2021年四川省伤寒副伤寒流行病学特征和变化趋势,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监测系统中导出2012—2021年四川省伤寒副伤寒相关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和趋势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12—2021年四川省累计报告伤寒副伤寒病例3 288例,死亡2例,发病率为0.40/10万,总病死率为0.061%,总体发病率呈上升趋势(χ趋势2=174.98,P<0.001)。每月均有病例报告,发病高峰为每年5—10月;5岁以下儿童发病数较多,占病例总数的22.35%,0-岁组发病率最高,为3.27/10万;职业分布中农民占病例总数的46.75%,其次是儿童(24.45%)和学生(11.59%);地区发病水平差异明显,发病率居前3的依次是凉山州,攀枝花和成都,凉山州的高发病率是四川省伤寒副伤寒发病上升的主要原因。结论 2012—2021年四川省伤寒副伤寒整体处于低发病率水平,以散...  相似文献   
56.
目的 分析2017—2021年四川省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为疾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监测系统中2017—2021年四川省报告的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相关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7—2021年四川省累计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210 677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50.60/10万,年报告发病率为42.87/10万~67.71/10万,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χ2趋势=4 926.705,P<0.001)。男性和女性报告病例数分别为113 661例和97 016例,年均报告发病率分别为53.49/10万和46.76/10万;各年龄组人群中,2岁以下幼儿报告病例数最多,占病例总数的51.52%(108 537/210 677);各职业人群中,散居儿童报告病例数最多,占病例总数的63.15%(133 037/210 677)。四川省其他感染性腹泻呈现冬季和夏季两个发病高峰,12月—次年1月为冬季高峰,7—9月为夏季高峰。四川省21个市(州)均有报告病例,各市(州)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2.60/10万~70.16/10万。明确病原诊断的病例22 541例,其中,病毒性腹泻病例20 901例,细菌性腹泻病例1 625例,真菌性腹泻病例15例。病毒性腹泻病例中,轮状病毒感染占88.64%(18 526/20 901)。2017—2021年四川省共报告暴发疫情20起,其中19起为诺如病毒感染,1起为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合并感染。结论 四川省其他感染性腹泻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岁以下散居儿童是防控重点人群,轮状病毒是主要病原体。应积极关注并加强对其他感染性腹泻的监测和防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