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对侧血肿再次手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性外伤性一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继发对侧迟发性血肿或原对侧血肿增大可以发生在手术过程中或术后较短时间内。此类病人易漏诊或误诊,耽误再次手术时机,死亡率及致残率较高。我院神经外科于2000年10月~2005年7月收治此类病人22例,现就其发生机制及诊治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回顾分析重症脑室出血病人的抢救治疗结果,进一步加深认识并总结经验。方法 对24例重症脑室出血病人及早诊断,尽快行双侧侧脑室穿刺外引流,尿激酶灌注冲洗,联合间断脑脊液置换,积极防治各种并发症。观察疗效。结果 本组24例病人恢复情况满意,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结论 对重症脑室出血病人应及早诊断,尽早行脑室外引流术,尿激酶灌注冲洗,联合间断脑脊液置换,药物缓解脑血管痉挛,积极防治各种并发症,可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术后脑梗死的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4例颅脑损伤术后病人发生脑梗死的临床资料。结果保守治疗19例,开颅减压5例,死亡7例。结论颅脑损伤后如手术指征明确则须及时手术。术后注意病情变化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应积极保持脑灌注压、维持血压及血氧,降低颅内压,改善脑血管痉挛,早期扩管改善微循环,有利于降低死残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大骨瓣开颅术后额骨部分回覆形成翼点大骨瓣减压治疗额叶脑挫裂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院7年来对50例额叶脑挫裂伤并脑内血肿的病例随机分为两组,设计组24例采用大骨瓣开颅术后额骨部分回覆形成翼点大骨瓣减压治疗额叶脑挫裂伤的方法;对照组26例采用额部开颅单纯额骨瓣减压术。所有患者均采用统一选择标准,无明显差异。结果 两组病例在治疗过程及在伤后12个月的临床随访结果显示:设计组在治愈率、伤残率及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设计组在手术时除能够在直视下彻底清除血肿及失活脑组织外,尚能较快促进脑疝的恢复,及时解除脑组织对脑干的压迫,更好地缓解脑肿胀,保证脑组织血液的有效灌流,缩短脑水肿时间,从而缩短病程时间、减少并发症,较高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经引流管注入尿激酶溶解血肿选择性治疗硬膜外血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硬膜外血肿常用治疗方法是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我们自1996~1998年有选择地对17例硬膜外血肿采取钻孔(锥颅)置管然后经引流管注入尿激酶溶解血肿引流术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7例患者中,男14例,女3例,平均年龄45岁;均有外伤史,10例跌伤,7例车祸所致,着力部位受力特点均较轻;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昏迷史,无明显中间清醒期,有轻度颅内高压症状:头痛、头昏、呕吐、精神疲倦,头颅CT检查,10例有线型骨折,骨折线不明显且无凹陷,余7例未显示骨折线,额部占4例,颞部占2例,颞顶部占11例,血肿量按多田公式计算在3… 相似文献
16.
病案管理是医院管理中的重点,也是临床信息服务的主要载体.在医院医疗技术发展的同时,医院也应当加强病案科学管理,注重人才培养,强化机构设置,推进病案管理走向现代化.只有重视病案管理工作,加强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协调好医院与社会各方面的关系,实现病案管理在临床信息服务中的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并脑疝的微创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54例慢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患者行钻孔外引流术,术后经引流管行闭式引流并应用等渗液体促进脑膨胀。结果48例术后2h-7d内清醒,瘫痪肢体肌力恢复良好46例,7例恢复稍差,4例复发(7.4%),1例死亡(1.85%)。结论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并脑疝,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明显,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探讨通过模拟颅内压包扎方式防治颅脑外伤行开颅减压术后硬脑膜下积液的有效性,为改善此类患者的预后提供一种简便、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12例颅脑外伤行开颅减压术后出现硬脑膜下积液患者,采用自制弹力绷带包扎膨出的减压窗,要求覆盖全部骨窗面,同时保持适当的压力,给硬脑膜下积液以类似于颅内压大小的压力,分别于加压包扎后1、2、3、4周复查头颅CT,根据影像学结果评价硬脑膜下积液的转归.结果 12例患者中.弹力绷带加压后1、2、3、4周复查头颅CT,均提示硬脑膜下积液呈进行性减少趋势.其中2周后积液基本吸收6例,3周后积液基本吸收4例,4周后积液基本吸收1例,仍有部分积液残留1例.没有出现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模拟颅内压包扎方式治疗颅脑外伤开颅减压术后硬脑膜下积液是一种简单易行、效果明显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