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47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MMP-9在肾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肾细胞癌中MMP-9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3例肾细胞癌组织和18例正常肾组织中MMP-9的表达。结果:MMP-9在正常肾组织和肾细胞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22.2%和67.1%,差异有显著性(P<0.01);MMP-9表达与肾细胞癌组织学分级、肿瘤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病理分型等临床因素无关(P>0.05)。结论:MMP-9表达与肾细胞癌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具有预测预后价值。  相似文献   
62.
目的评价钬激光尿道内切开治疗尿道狭窄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4~2006年钬激光尿道内切开治疗尿道狭窄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32例患者狭窄段长度0.5~2.0cm,平均1.8cm。最大尿流率3.5~6.9mL/s,平均5.7mL/s。结果 32例患者术后拔除导尿管后均排尿通畅,复查最大尿流率18~28mL/s,平均19.2mL/s。随访60~70个月,平均61.4个月。30例患者尿道狭窄复发,最终行开放手术。其中12个月内无狭窄复发病例,24个月内16例复发,36个月内25例复发,48个月内28例复发,60个月内30例复发。结论钬激光尿道内切开治疗尿道狭窄,近期手术效果良好,但远期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63.
目的:研究肾细胞癌中AEG-1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3例肾细胞癌组织和20例正常肾组织中AEG-1的表达。结果AEG-1在正常肾组织和肾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20.00%和72.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EG-1基因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无关(P>0.05)。而与肾细胞癌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病理分型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AEG-1可影响增殖细胞的生长、转移、侵袭等。结论AEG-1表达与肾细胞癌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具有预测预后价值。  相似文献   
64.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7年1月~2001年10月,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60例,取得良好效果,并与单用美满霉素治疗的30例相对照,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90例,均符合《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有关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年龄22~55岁,平均32.5岁;病程1个月~6年,平均2.5年。对照组30例,年龄23~52岁,平均31.8岁;病程45天~6.5年,平均2.7年。两组年龄及病程经统计学处理无差异性(P>0.05)。 临床症状为尿频、尿急、尿痛,余沥不尽。尿道有白色分……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来源外泌体微小RNA(miR)-20a对前列腺癌细胞间通讯连接(GJIC)、侵袭和转移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构建CAFs来源近红外荧光蛋白(IRFPs)标记外泌体,以不同浓度(0、10、100、200 mg/L)与PC-3细胞共培养。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C-3细胞中CX43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荧光漂白恢复技术测定PC-3细胞间缝隙连接功能;Transwell小室侵袭和迁移实验检测PC-3侵袭能力。构建高表达和低表达miR-20a的CAFs,分别与PC-3细胞共培养,检测缝隙链接蛋白43(Connexin 43,CX43)表达、细胞缝隙连接功能、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PC-3细胞中miR-20a与CX43基因是否直接结合。用Student’t检验分析组间差异。结果PC-3细胞的CX43表达水平及细胞缝隙连接功能均随外泌体浓度增加而降低(0.715±0.058、0.544±0.039、0.313±0.028和0.196±0.020,F=19.03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ranswell小室检测结果表明,CAFs来源外泌体促进PC-3细胞迁移[各组每视野穿膜细胞数分别为(176.0±9.2)、(485.0±12.8)、(159.5±9.7)和(198.0±10.5)个,F=11.475,P<0.01]和侵袭[各组每视野穿膜细胞数分别为(150.0±8.4)、(443.0±21.7)、(182.0±11.2)和(153.5.0±10.1)个,F=16.306,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增强细胞缝隙连接能抑制此效应(F=14.052,P<0.01;F=14.804,P<0.01)。高表达miR-20a组的PC-3细胞的CX43表达水平(0.126±0.062比0.834±0.103,t=9.430,P<0.05)、荧光恢复率[(25.02±7.85)%比(46.65±6.98)%,t=5.782,P<0.05]均显著低于低表达miR-20a组,但细胞的迁移[(502.5±18.6)个比(128.5.0±9.4)个,t=9.120,P<0.05]和侵袭能力(458.0±16.8比194.5±9.2,t=6.286,P<0.05)均显著高于表达miR-20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结果显示,野生型CX43的PC-3细胞中,转染miR-20a的细胞荧光活性显著低于miR-NC组(0.46±0.08比0.99±0.14,t=10.20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突变型CX43的PC-3细胞中,miR-20a组与miR-NC组细胞荧光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94±0.06比0.97±0.08,t=0.142,P>0.05)。结论CAFs来源外泌体miR-20a通过直接作用CX43基因,下调PC-3细胞CX43的表达,从而显著降低细胞间通讯连接功能,增强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根治术后Gleason评分升级与术前多参数MRI(mpMRI)前列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PIRADS)评分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8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资料。根据PI-RADS评分分为低分(1~2分),中分(3分),高分(≥4分)3组。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PI-RADS评分与Gleason评分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前列腺体积、术前穿刺病理Gleason评分、精囊侵犯、穿刺阳性针数、PI-RADS评分是术后Gleason评分升级的影响因子(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前列腺体积(P0.01)与术前PI-RADS评分(P0.01)是前列腺癌根治术后Gleason评分升级的独立预测因素。术前PI-RADS评分低分组及中分组术前与术后Gleason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高分组术后Gleason评分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Gleason评分较低(≤6分)而PI-RADS评分较高(≥4分)的小体积前列腺癌患者,术后Gleason评分升级的可能大。  相似文献   
67.
目的:研究法舒地尔对创伤后兔尿道狭窄发生的影响及机制,观察兔尿道成纤维细胞活力、迁移以及细胞外基质合成情况。方法:利用显微外科技术建立兔尿道创伤动物模型,分为5组:假手术组,手术组,不同剂量(3 mg/kg、10 mg/kg、30 mg/kg)法舒地尔组,术后3个月逆行尿道造影测量狭窄直径。从兔尿道瘢痕组织提取成纤维细胞进行传代培养,培养液中分别加入TGF-β1(10μg/L)和/或法舒地尔(12.5μmol/L,25μmol/L,50μmol/L)。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用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Rho相关激酶(ROCK)、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以及胶原蛋白Ⅰ和Ⅲ的表达情况。结果:法舒地尔显著减少尿道损伤后狭窄发生(P0.05)。随着法舒地尔浓度的增加,成纤维细胞的活力受到抑制,细胞迁移能力逐渐减弱,ROCK、α-SMA以及胶原蛋白Ⅰ和Ⅲ的表达受到抑制;法舒地尔对兔尿道成纤维细胞外基质及ROCK表达起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法舒地尔可以通过下调TGF-β1诱导的兔尿道成纤维细胞Rho/ROCK通路,抑制细胞外基质形成,减少尿道损伤后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68.
目的:评价腔内分部剜除术与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TUERP)治疗体积>100 mL 的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8例体积>100 mL、采用腔内分部剜除术(102例)和 TU‐ERP(106例)的BPH患者临床资料,比较2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前列腺体积、血红蛋白(HB)水平、残尿量(RUV)、最大尿流率(Qmax)、生活质量评分(QOL)、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围手术期情况,以及术后3,6,12月患者IPPS评分、Qmax、RUV、QOL、逆行射精、性功能、尿失禁情况等指标。结果2组患者术后均随访14月(12~24月)。2组术后IPSS评分、Qmax、RUV、QOL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早期分部剜除术组尿失禁发生率低于 T U ERP组( P<0.01),但是在逆行射精方面,分部剜除术组在术后3,6,12月随访中优于TUERP组。结论分部剜除术治疗体积>100 mL的BPH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优于TUERP。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07年5月至2011年10月应用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浸润性膀胱癌患者3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所有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时间180~360 min(平均240 min),术中出血量150~450 ml(平均220 m1)。术后4~8d恢复肠道正常蠕动功能,随访时间6~6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6个月。30例术后均能恢复较满意的控尿功能,平均膀胱容量约398ml,平均夜尿1~3次;1例出现夜间遗尿; 2例出现尿漏;膀胱镜检查无尿道肿瘤复发;2例死于原发病转移。其余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血生化指标均正常,B超检查未见上尿路扩张积水。结论 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盆腔淋巴结清扫彻底、术后恢复快.术后控尿满意等优点,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一种理想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0.
例 1   男 ,5 5岁。因间歇性血尿 2个月于 1 999年 1 1月入院。外院 B超检查示右肾肿瘤伴下腔静脉瘤栓。体检 :右上腹可触及约 1 3 cm× 1 1 cm的肿块 ,表面不平 ,上界不清。 CT检查显示右肾中下极有 8.0 cm× 9.0 cm× 1 0 .0 cm低密度不规则肿块影 ,增强扫描后肿块不均匀强化 ,右肾静脉、下腔静脉内见低密度癌栓形成 ,腹膜后淋巴结无肿大 (图1 )。 MRI显示右肾中下极有 8.0 cm× 9.0 cm×1 0 .0 cm的异常信号肿块影 ,边界尚清 ,T1WI呈等信号和部分低信号 ,T2 WI呈高信号 ;右肾静脉及相应水平的下腔静脉内见 3 .0 cm× 4.0 cm的软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