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7篇 |
免费 | 7篇 |
国内免费 | 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2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33篇 |
内科学 | 11篇 |
皮肤病学 | 3篇 |
神经病学 | 5篇 |
特种医学 | 17篇 |
外科学 | 10篇 |
综合类 | 81篇 |
预防医学 | 23篇 |
眼科学 | 3篇 |
药学 | 133篇 |
中国医学 | 48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12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13篇 |
2014年 | 11篇 |
2013年 | 18篇 |
2012年 | 19篇 |
2011年 | 11篇 |
2010年 | 10篇 |
2009年 | 12篇 |
2008年 | 20篇 |
2007年 | 32篇 |
2006年 | 13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15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21篇 |
2001年 | 12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13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观察阿昔洛韦不同途径给药治疗成人水痘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将56例无严重并发症的成人水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给予口服阿昔洛韦片剂,对照组给予静脉点滴阿昔洛韦注射液,观察两组用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的结痂时间和痊愈时间分别为(5.00±0.98)d和(7.89±1.40)d,对照组的结痂时间和痊愈时间分别为(4.82±1.25)d和(7.46±1.37)d,两组结痂时间和痊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的1周痊愈率为53.57%,对照组的1周痊愈率为64.2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大剂量阿昔洛韦片治疗无严重合并症的成人水痘有效、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72.
73.
背景:慢性冠状动脉缺血患者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QTcoupledissoci-ation,QTcd)比健康老年人要长,有些中药制剂能对这种异常延长加以纠正。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冠脉缺血患者心电图QTcd与健康老年人相比有无显著差异及自主研制的复方黄芪袋泡饮能否改善这种差异。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病例对照研究。地点、对象和方法:在杭州铁路分局离退休老干部健康体检基础上,确定31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缺血组,另有33例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QTd;之后缺血组给予复方黄芪袋泡饮1袋代茶饮用,2次/d,连续4周干预,测定该组干预前后的QTd和血液流变学变化。主要观察指标:①两组老年人QTcd比较。②复方黄芪袋泡饮对缺血组治疗前后的QTcd比较。结果:缺血组QTcd值犤(46.2±11.1)ms犦显著大于对照组犤(28.1±9.8)ms犦(t=6.91,P<0.01),复方黄芪袋泡饮干预缺血组后,QTcd值有显著缩短(t=5.31,P<0.01)。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均有所下降(t=2.72,2.66,P<0.01)。冠状动脉缺血症状改善率达90%(28/31)。结论:老年慢性冠状动脉缺血患者静息心电图QTcd值较健康老年人显著延长,复方黄芪袋泡饮能够改善这种异常延长。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基于经筋理论中医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期间新密市中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脑卒中偏瘫护理干预, 观察组在基础上给予基于经筋理论中医综合康复护理干预, 观察并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生命质量情况。结果实施基于经筋理论中医康复护理干预后, 观察组神经功能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分、运动功能上肢、下肢评分、生命质量各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经筋理论中医康复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急性中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 提升运动功能水平, 提高生命质量, 为患者获取良好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6.
目的:观察耳前组织整块切除术治疗难治性耳前瘘管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感染期难治性耳前瘘管患者40例(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的对照组(20例)与耳前组织整块切除术治疗的观察组(20例),观察炎性指标及并发症不良反应指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炎性指标改善好,并发症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7.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是原发于脑、脊髓、软脑膜或眼的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无系统受累的证据.PCNSL较罕见,仅占颅内肿瘤的4%,占结外淋巴瘤的4%~6%[1].PCNSL具有高度侵袭性,对比脑外淋巴瘤,预后较差,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29.9%和22.2%[2].近年来,PCNSL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其年化发病率为0.4/10万~ 0.5/10万.其最佳治疗方案尚未确定,基于大剂量氨甲蝶呤(high-dose methotrexate,HD-MTX)的联合治疗是目前PCNSL的一线治疗方案.尽管一线治疗有较高的缓解率,但仍有50%的患者会复发,10%~15%的患者为原发耐药,属结外淋巴瘤中预后很差的类型[3],因此临床亟需新的治疗药物优化一线治疗方案及制订最佳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确诊前后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3月12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收治的1例免疫功能正常、两次活检后确诊的PCNSL患者,回顾分析其诊治过程.结果 本例患者以头痛伴视物不清起病,首次立体定向活检术后病理未见肿瘤细胞,经验性激素冲击治疗后1个月余复查头部MRI病灶明显缩小,约2个月后复查头颅MRI发现病灶较前增大,经第2次穿刺活检后明确诊断为PCNSL.确诊后予利妥昔单抗联合大剂量氨甲蝶呤、地塞米松方案治疗6个周期后,头痛、记忆力减退、视物模糊等症状明显好转,KPS评分80分,复查头颅MRI根据RANO标准疗效评价达到完全缓解.结论 糖皮质激素在PCNSL患者确诊前的试验性用药及确诊后的常规治疗中均有重要作用,加强对PCNSL诊疗过程中糖皮质激素作用的认识有利于PCNSL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79.
外鼻突出面前部,易受各种外力而受伤.鼻骨骨折是最常见的鼻外伤疾病.我科自2004年开始在鼻内镜下行鼻骨骨折复位术31例较传统的前鼻镜下行鼻骨复位术,疗效更加明显,特别是伴有鼻中隔骨折的病人,鼻内镜下配合鼻中隔剥离子,同期复位,所有病人均一次复位成功,避免了以后再行鼻中隔矫正术,避免了鼻畸形和鼻中隔小血肿的发生. 相似文献
80.
目的初步探讨皮肤CT在白癜风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皮肤科收治的30例白癜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应用白癜风疾病活动度评分(VIDA)及皮肤CT特征进行白癜风分期,并分别选取5例进展期白癜风患者和5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于皮肤CT检测部位行免疫组化染色分析。结果 30例患者,根据VIDA评分进行分期:快速进展期7例,缓慢进展期10例,稳定期13例;根据皮肤CT特征进行分期:快速进展期6例,缓慢进展期9例,稳定期15例,两种方法对白癜风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肤CT图像特征为:进展期白癜风表现为白斑区基底层色素环失去完整性,残存色素环色素含量明显降低,与周围正常皮肤边界模糊不清,部分患者真皮浅层可见高折光性细胞;稳定期白癜风表现为基底层色素环完全缺失,与周围皮肤有清晰界限,皮损边缘正常色素环完整,部分患者皮损区毛囊周边有树突状黑色素。免疫组化显示,进展期白癜风皮损处有明显淋巴细胞浸润,稳定期白癜风皮损处无淋巴细胞浸润。结论皮肤CT可作为判断白癜风分期的重要手段,白癜风皮损处是否存在淋巴细胞浸润可作为区分白癜风进展期与稳定期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