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922篇 |
免费 | 1189篇 |
国内免费 | 61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46篇 |
儿科学 | 287篇 |
妇产科学 | 90篇 |
基础医学 | 1024篇 |
口腔科学 | 191篇 |
临床医学 | 3165篇 |
内科学 | 1725篇 |
皮肤病学 | 231篇 |
神经病学 | 331篇 |
特种医学 | 656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2230篇 |
综合类 | 6452篇 |
预防医学 | 2947篇 |
眼科学 | 298篇 |
药学 | 2732篇 |
37篇 | |
中国医学 | 2492篇 |
肿瘤学 | 59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65篇 |
2023年 | 486篇 |
2022年 | 593篇 |
2021年 | 743篇 |
2020年 | 678篇 |
2019年 | 500篇 |
2018年 | 522篇 |
2017年 | 360篇 |
2016年 | 435篇 |
2015年 | 452篇 |
2014年 | 1151篇 |
2013年 | 908篇 |
2012年 | 1188篇 |
2011年 | 1230篇 |
2010年 | 1269篇 |
2009年 | 1244篇 |
2008年 | 1119篇 |
2007年 | 1185篇 |
2006年 | 1171篇 |
2005年 | 1074篇 |
2004年 | 1060篇 |
2003年 | 956篇 |
2002年 | 806篇 |
2001年 | 827篇 |
2000年 | 683篇 |
1999年 | 559篇 |
1998年 | 487篇 |
1997年 | 409篇 |
1996年 | 412篇 |
1995年 | 421篇 |
1994年 | 378篇 |
1993年 | 253篇 |
1992年 | 214篇 |
1991年 | 182篇 |
1990年 | 179篇 |
1989年 | 193篇 |
1988年 | 159篇 |
1987年 | 136篇 |
1986年 | 117篇 |
1985年 | 113篇 |
1984年 | 105篇 |
1983年 | 103篇 |
1982年 | 89篇 |
1981年 | 73篇 |
1980年 | 50篇 |
1979年 | 43篇 |
1978年 | 19篇 |
1977年 | 19篇 |
1976年 | 17篇 |
1965年 | 1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不同类型的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度亦异,故细胞学或组织学检查对化疗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临床实践的疗效观察证明了这一点。材料与方法将近年收治的晚期肺癌病例随机抽出26例,分为二组,每组13例,各组具体情况如下:1、有细胞分型组:男11例,女2例,年龄34岁~72岁,平均58.2岁。所有病例均经细胞学或组织学证实,其中痰细胞学检查6例,支气管镜肺活检3例,术后实体瘤活检4例。细胞分型如下:鳞癌9例,腺癌3例,未分化型1例。转移情况:锁骨上淋巴结3例,胸膜1例,肋骨2例,纵隔3例,肝1例,二个脏器以上转移者3例。 相似文献
53.
在胰腺外科领域,由于解剖复杂、手术难度大等原因,使得腹腔镜手术发展相对缓慢,开展有限,现就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4.
妊高征的微循环 血液流变学 血液动力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是产科重要并发症,是造成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病因虽尚不明确,但其病理改变,全身小动脉痉挛已为公认。治疗方法甚多,但效果不十分理想。为了进一步观察妊高征的病因、病理并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对下列问题进行探讨。1.通过球结膜的微循环观察,了解微循环在妊高征的发病机理及治疗上的指导意义。2.通过血液流变学的观察,了解血液浓缩、高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推荐一种检测恶性肿瘤微灶转移的方法。方法:应用连续切片的免疫组化法回顾研究50例乳腺癌的淋巴结微灶转移情况,将结果与常规病理切片法进行配对资料的卡方检验,并统计微灶转移率。结果:常规病理切片法的转移灶检出率为30%,连续切片的抗细胞角蛋白免疫组化法的转移灶检出率为50%,二者间差异有显著性。连续切片法发现的微灶转移率为28.5%。结论:对于肿瘤的微灶转移的发现,连续切片的的免疫组化法更有优势,它是一种敏感的检测微灶转移的方法。 相似文献
56.
Turner综合征误诊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Turner综合征系由于性染色体畸变所致.据报道,其发生率约占活产女婴的1/2 500[1]. 相似文献
57.
58.
郑淑芳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1998,(4)
为了加强小儿急性白血病的早期强化,不断提高缓解率及长期无病生存率。我院对初治住院的2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采用DVPL方案诱导缓解化疗,对其疗效及毒副反应进行观察分析。20例中完全缓解(CR)19例,初治缓解率95%,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骨髓抑制,时间为用药后2一15天,中位数7.3天;平均WBC第37天,PLT第23.3天恢复至正常范围。本组无明显感染、出血,无重要器官损害,个别病人有轻度脱发及消化道症状,毒性反应为可逆性。维持治疗中无复发及出现髓外白血病等。DVPL方案对ALL选择性好,是比较强烈有效的组合,疗效高耐药株产生少,副作用少,缓解期长,为下一步化疗打下基础,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59.
60.
郑邦德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1997,(2)
女,17岁。因咽痛、颈部肿胀十天于1995年3月18日由外院转入我院。转院录摘要,全身检查未见异常。双侧颌下颏下猕漫肿胀,口腔中较多粘性分泌物。舌腭弓、软腭表面有较厚白色假膜覆盖,不易拭去,易出血。尿蛋白(),RbC8~14/HP。心电图示:偶发房早,I度房室传导阻滞。诊断为咽部脓肿。经抗炎治疗无效。院专家会诊诊断为咽白喉极重型并发心肌炎。遂转我院。入院体检:T36.8℃,P76次,R28次,BP12/8KPa。口唇发绀、烦躁不安,急性重病容。张口吞咽困难。扁桃体Ⅱ度肿大,扁桃体,悬雍垂表面有黄白色假膜。颈部淋巴结肿大。双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