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3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①目的探讨CT检查对髋关节病变的价值和适应证。②方法回顾性阅读82例髋关节病变病人的CT扫描片和X线平片,逐一记录关节不同部位的异常情况并行统计学处理。③结果CT和X线平片显示有关节囊及周围软组织异常者分别为56和11个关节,前后部关节间隙异常者分别为36和0个关节,前后部骨性关节面异常者分别为38和0个关节;关节内游离体显示数目分别为35和12枚;邻关节骨内病灶显示数目分别为98和53个,其中大小、位置及边界明确者分别为93和13个,可确定内部成分(气体、液体、软组织、钙化和骨化)者分别为90和7个。④结论与X线平片相比,CT在显示髋关节囊及周围软组织,关节前后部间隙和关节面,关节内游离体和邻关节骨内病灶方面有明显优势。因此,对临床和X线平片可疑髋关节肿胀、肿物、关节内游离体,邻关节骨内病灶,化脓性髋关节炎和股骨头缺血坏死或上述病变难以确定部位、范围和程度而需决定治疗方案者,应采用CT检查。  相似文献   
22.
目的 评估不同含量腹部脂肪对低毫安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 QCT)测量腰椎体模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准确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不同面积的新鲜猪离体皮下脂肪包裹于欧洲腰椎体模(European spine phantom, ESP)周围,模拟人体腹部不同含量总脂肪组织(total adipose tissue, TAT),根据TAT面积分为四组:TAT=0、200、320、420 cm2。利用常规QCT及低毫安QCT对每组体模重复扫描10次,测定L1~3椎体BMD值。采用单样本t检验分析低毫安QCT测量值与体模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Tukey检验,比较不同TAT条件下低毫安QCT测量值组内差异。以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常规QCT与低毫安QCT之间各椎体BMD测量值的差异。计算并比较BMD测量值的均方根误差(RMSE);以Pearson相关分析观察RMSE与TAT的相关性。结果 TAT=0、200、320 cm2时,常规QCT...  相似文献   
23.
患者 男 ,46岁。双下肢麻木、乏力 3年 ,伴行走不稳、腰痛 1年 ,加重 1个月。体检 :脊柱生理弯曲存在 ,L2棘突轻度隆起 ,边界较清 ,局部压痛 ;L2以下感觉减退 ,左侧提睾反射消失 ;双下肢肌萎缩 ,肌力减低。实验室检查 :尿本周蛋白阴性 (-) ;血生化全套及髂骨骨髓穿刺骨髓像均未见异常。影像学表现 :腰椎正侧位X线片可见L2双侧椎弓、椎板和棘突呈轻度膨胀性骨质破坏 ,密度不均匀 ,中央部分密度较低 ,病变向L2上下关节突蔓延 ,与周围正常骨组织无明确分界。L2椎体后缘可见碟形侵蚀破坏。CT可见上述病变部位呈轻度膨胀性、溶骨性改变 …  相似文献   
24.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18例CT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CT表现特点,阐述其诊断优势。材料和方法:对1991年以来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8例骨纤的CT片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X线平片对比、结果:CT在骨纤的诊断上有以下优势:1.可以较准确地判断病变的部位和范围;2可以更好地反映其病理基础;3.更有利于鉴别诊断。结论:CT是骨纤诊断中重要的辅助手段,在颅有和股骨颈等部位的骨纤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5.
目的 分析肌内黏液瘤的CT及MRI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肌内黏液瘤患者的影像资料,其中4例接受MR检查(其中3例接受增强扫描),1例接受CT检查(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 5例肌内黏液瘤患者中,股内侧肌内黏液瘤2例,腓肠肌内黏液瘤1例,腓骨长肌内黏液瘤1例,胸锁乳突肌后方肌内黏液瘤1例.MR平扫肌内黏液瘤旱与肌肉走行一致的椭圆形3例,呈不规则片状1例,均呈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4例接受增强扫描,3例呈不均匀渐进性强化,1例呈厚壁强化并可见结节.CT平扫肿瘤呈液性低密度肿块;增强后动脉期病灶边缘环形强化,内部呈轻度不均匀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病灶边缘及内部渐进性强化.结论 肌内黏液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特征性,但部分影像学表现不典型,MR增强扫描与病理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腰椎椎板下棘的影像学表现及其形成机制。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5月于我院对脊椎进行CT检查的患者400例,比较不同年龄段稳定性脊柱(对照组)与不稳定性脊柱(观察组)椎板下棘的发生率,比较不同脊柱节段椎板下棘的发生率。观察椎板下棘的形态及其与椎间黄韧带的毗邻关系。结果椎板下棘主要发生于中老年患者,年龄越大,椎板下棘的发生率越大(P0.05);椎板下棘均出现于T_(11)~L_5,出现率较高段为T_(11)、T_(12)、L_1及L_5处;脊柱不稳定组椎板下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脊柱稳定组(P0.05);椎板下棘的边缘位置与椎间黄韧带外侧缘相一致。结论通过对脊椎进行CT冠状位、矢状位及斜位重建及三维图像重组,可以清楚的观察到椎板下棘的形态及其与椎间黄韧带的毗邻关系;椎板下棘的形成可能与脊椎的退行性变、脊柱的应力作用以及韧带骨化及受力有关。  相似文献   
27.
动态多层面 MR T1W 灌注成像鉴别良恶性肌骨病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动态多层面MR T1W灌注良恶性肌骨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99例良、恶性肌骨病灶进行多层面MR T1W灌注研究.将灌注曲线分成四型;对良、恶性病灶灌注曲线的形态、首过(FP)期信号增幅、信号强度-时间(SI-T)曲线最大线性斜率和首过时间进行统计学比较;采用ROC法确定诊断恶性的阈值,并计算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良恶性病灶SI-T曲线的形态、FP期信号增幅和SI-T曲线最大斜率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Ⅰ型灌注曲线多见于恶性病灶,Ⅲ型、Ⅳ型灌注曲线多见于良性病灶;良性病变的FP期信号增幅均值为29.18%,恶性病变均值为73.93%(P<0.001);良性病变的SI-T曲线最大斜率均值为3.49,恶性病变均值为9.57(P<0.001);ROC分析发现,当首过增幅以43.20%作为诊断恶性的阈值时,其诊断敏感度为98.39%,特异度为86.49%,准确度为93.94%;当SI-T曲线最大线性斜率以5.09作为恶性阈值时,诊断敏感度为96.77%,特异度为83.78%,准确度为91.92%.结论动态多层面MRT1W灌注成像良恶性肌骨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较高,对常规影像学检查不能确定良恶性的病例可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28.
目的分析6例原发性非霍奇金肌肉淋巴瘤的CT、MRI表现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学证实的6例原发性非霍奇金肌肉淋巴瘤病人的CT、MRI和病理资料,均行CT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1例为单块肌肉受累,5例为多块相邻肌肉受累.CT平扫及MRI T1WI信号与周围正常肌肉相似,T2WI高于肌肉信号,且内部信号轻度不均匀;CT、MRI增强扫描显示病变密度或信号高于正常肌肉.病变肌肉呈弥漫性增大,累及整块肌肉.结论原发骨骼肌非霍奇金淋巴瘤CT和MRI表现为肌肉弥漫性膨胀,密度或信号均匀,于CT和MRI TIWI上与肌肉呈等密度或信号,MRI T2WI上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呈弥漫性均匀强化.  相似文献   
29.
目的 研究低管电压和低剂量对比剂在头颈部CT血管成像中应用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 前瞻性收集2020年6月—2021年5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行头颈部CT血管成像检查的1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40例。A组为常规组,管电压140 kV,测试对比剂20 ml,扫描对比剂50 ml;B组管电压100 kV,测试对比剂20 ml,扫描对比剂20 ml;C组管电压80 kV,测试和扫描对比剂用量与B组一致。测量主动脉弓、左右颈总动脉、左右颈内动脉及左右大脑中动脉CT值,比较主动脉弓层面、右颈总动脉分叉层面和大脑中动脉起始段层面背景噪声(SD)、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记录3组CT容积剂量指数和剂量长度乘积,计算有效辐射剂量。结果 3组左侧颈内动脉CT值分别为(363.7±50.6)Hu、(319.0±52.3)Hu和(381.8±58.5)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39,P<0.05),A组和B组、B组和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1、5.21,P均<0.05);B、C组双侧颈总动脉、双侧颈内动脉CT值>300 Hu,可满足诊断要求...  相似文献   
30.
正常人寰枢关节间隙的CT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正常人寰枢关节CT图像关节间隙大小及功能位置间隙变化情况,并对相关因素进行探讨.方法120例正常人行中立位CT扫描,66例行冠状矢状位重建,56例行头颅左、右旋各15~25°扫描,30例行侧曲及屈、伸位扫描,56例均摄取中立位及左、右旋转位15~25°X线片.测量CT片寰齿间隙值,观察功能位间隙变化.结果寰齿前间隙(ADI)值在不同年龄阶段存在差异.齿突与环椎侧块间隙(LADS),青年儿童组两侧不对称比例及程度高于成人,间隙不对称者寰枢椎发育异常所占比例较高.发现寰枕间存在相对旋转者28例.头颅左、右旋转位,42.86%受检者旋转同侧LADS变窄,57.14%无明显改变与平片结果不同.结论CT扫描对于显示寰枢区结构有X线平片无可比拟的优越性,X线平片旋转位间隙变化不同于CT扫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