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21篇
  3篇
中国医学   7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从合欢皮95%乙醇提取物中分得二个三糖链九糖皂甙(1,2),经化学方法和光谱分析,将其结构分别鉴定为3-O-「β-D-xylopyranosyl-(1→2)β-D-fucopyraosyl-(1→6)-β-D-2-deoxy-2-trans-2,6-dimethyl-6-Oβ-D-quinovopyranosyl-2,7-octadienoy;)β-D-quinovopyranosyl」-2,7-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红外线理疗配合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05~2012-10收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252例,其中男性102例,女性150例,年龄48岁~80岁。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130例,采用红外线理疗配合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对照组122例,采用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结果:患者膝关节疼痛等均显著缓解,功能明显改善,其中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红外线理疗配合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病人接受、作用明显、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根据土家医三元论中"药性、物质、功效"三元性提出的反选法,即是以常用的由功效到物质或由物质到功效的单向思维及研究方式为基础,利用传统药物多成分、多靶点优势,形成的由功效到功效或由物质到物质的双向/多向思维和研究方式。利用反选法以已知功效为起点,通过成分分析,发现另一种与已知功效相关联的新作用,从而发现传统药物新功效或更安全的用法;或者以已知物质成分为起点,通过成分分析,发现与已知功效相反的新成分,从而指导药物炮制或发现新药物资源与新药。反选法是一种简捷有效的研究方法,可以更好地利用传统药物多成分、多靶点优势,促进传统药物的合理使用及新药研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对152例EMs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并分析其年龄、病变程度、流产次数,及对中医证型分布的影响。结果152例EMs患者证型分布为气滞血瘀型(43.4%)、肾虚血瘀型(27.1%)、湿热血瘀型(16.4%)、寒凝血瘀型(13.1%);22岁-28岁、29岁-35岁和36岁-42岁3个年龄段均以气滞血瘀型最多(P〈0.05);病情轻度者气滞血瘀型居多,病情重度者肾虚血瘀型居多(P〈0.05);从未流产患者气滞血瘀型较多,流产3次以上者肾虚血瘀型较多(P〈0.05)。结论EMs证型出现频率由高至低为气滞血瘀型、肾虚血瘀型、湿热血瘀型、寒凝血瘀型;中医证型分布与年龄、病变程度、流产次数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中药消除大肠杆菌耐药质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中药消除致病性大肠杆菌耐药质粒的研究,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消除机理,研究对开发中药消除剂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健康青年人与中老年人其下肢本体感觉敏感度差异,同时探讨年龄因素与下肢本体感觉敏感度间的相关性。 方法共选取健康青年人和中老年人各30例,分别纳入青年组及中老年组。采用意大利产PK 254P型本体感觉评估仪检测上述对象双下肢本体感觉敏感度,具体检测指标包括平均轨迹误差(ATE)、执行测试耗时(Time)、稳定系数(SI)等;同时采用Pearson相关检验分析两组受试者双侧下肢本体感觉敏感度与年龄间的相关性。 结果中老年组受试者双下肢ATE[左侧为(36.70±15.53),右侧为(38.30±20.83)]、Time[左侧为(71.17±17.28)s,右侧为(75.97±24.45)s]等参数值均明显大于青年组水平(均P<0.05),两组受试者双下肢SI参数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两组受试者下肢本体感觉敏感度左、右侧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经相关性分析发现,中老年组受试者ATE与年龄因素具有正相关性(P<0.05),青年组受试者ATE与年龄因素无明显相关性(P&rt;0.05)。 结论中老年人群其下肢本体感觉敏感度明显不及青年人群,健康中老年人群其下肢本体感觉敏感度与年龄因素具有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定量分析脑卒中偏瘫患者非瘫痪侧下肢与正常人下肢本体感觉之间的差异。方法:选用意大利Tecnobody公司Pro-Kin254P型本体感觉定量测试系统,采集2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非瘫痪侧下肢和30例正常人双下肢的本体感觉测试参数,主要观察指标为平均轨迹误差(ATE)、测试执行时间(TTE)和稳定指数(SI)。结果:①脑卒中偏瘫患者患侧下肢平均轨迹误差、测试执行时间及稳定指数与正常组相应侧下肢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②右半球损伤患者同侧下肢本体感觉差于左半球损伤者,除测试执行时间指标外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正常组左下肢本体感觉参数优于右下肢,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平均轨迹误差与测试执行时间呈中度负相关(r=-0.550,P=0.002)。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不仅患侧下肢存在功能障碍,其非瘫痪侧下肢与正常人相比也存在差异,且右半球损伤患者下肢本体感觉差于左半球损伤者,因此脑卒中后健侧下肢功能状况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8.
HIV-1 Tat蛋白结合Tar的抗艾滋病药物筛选模型的建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HIV-1Tat蛋白结合Tar的抗HIV-1药物筛选模型用于抗HIV药物筛选。方法构建表达HIV-1Tat蛋白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Tat)和HIV-1 LTR-luc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共转染HeLa细胞,荧光仪检测Tat蛋白促进荧光素酶在HeLa细胞内的表达情况,建立HIV-1Tat蛋白结合Tar的细胞模型,用于抗HIV-1的药物筛选。以DRB(5,6-二氯-1-β-呋核亚硝脲-苯并咪唑)为阳性对照,进行模型的建立及条件的优化。结果通过反复试验表明,目的基因和报告基因的配比、转染时培养液中小牛血清的含量、细胞浓度、转染前细胞状态以及药物作用时间的长短等对模型的稳定性和敏感性有影响。结论应用优化的细胞模型对文冠果、紫苏等浸提物进行筛选及结果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延龄草总皂苷体内外抗肿瘤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延龄草总皂苷体内外抗肿瘤作用,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观察延龄草总皂苷对肺癌细胞(A549)的增殖抑制作用;分别以腹水型肝癌H22移植和实体瘤小鼠为模型,观察延龄草总皂苷体内抗肿瘤作用;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延龄草总皂苷对A549细胞周期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结果:延龄草总提物和总皂苷对A549增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IC50分别为18.73、68.59μg/ml;在体内延龄草总提物和总皂苷对H22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延长小鼠的存活时间,抑制腹水生成,抑制肿瘤生长和提高荷瘤小鼠脾指数。流式细胞术表明延龄草总皂苷能够阻断A549细胞分裂于S期,同时使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结论:延龄草总皂苷具有抗肿瘤作用,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在细胞早期能提高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
延龄草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延龄草属(Trillium L.)植物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生长在海拔1600-3200的林下,全世界大约有50种,我国有3种即西藏延龄草(Trillium govanianum wall.ex Royle)、吉林延龄草(Trillium kamtschicum Pall.)和延龄草(Trillium tschonoskii Maxim),主产于我国西藏、云南、四川、湖北、陕西等省区,在不丹、锡金、印度、朝鲜、日本也有分布.延龄草属植物是传统的名贵中药,有降压、镇痛、溶血作用,对镇静安神、祛风活血有良效,历来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