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1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9篇
神经病学   5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增强,我国高等教育水平也不断提高.接收外国留学生来华学习并保证良好的教学质量是我国在教育界国际地位提高的标志.传统的教学模式跟不上科技的进步,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是医学留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我们根据医学留学生的特点及留学生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及模式,提出...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肾透明细胞癌关键基因, 识别可能的微RNA(miRNA)-mRNA作用轴, 探讨相关基因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方法选取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库基因表达谱GSE40435、GSE71302数据集, 肾透明细胞癌TCGA-KIRC数据集来自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采用R软件筛选差异表达的mRNA和miRNA, 并对mRNA进行功能富集分析。采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进行蛋白质互作分析。采用Oncomir数据库筛选预后相关的差异表达miRNA。采用TargetScan和miRDB靶基因预测工具筛选miRNA可能调控的靶基因。收集2021年6月至12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34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组织样本及临床资料, 并选择正常肾细胞株293T和肾透明细胞癌细胞株786O。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蛋白质印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基因间的靶向关系。结果差异分析筛选得到1 351个差异表达mRNA和50个差异表达miRNA。功能富集分析提示肾透明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下鼻腔鼻窦乳头状瘤切除的手术方式和经验,观察治疗效果。方法:对本院2010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鼻腔鼻窦乳头状瘤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在鼻内镜下行低温等离子刀切除治疗或联合柯-陆式上颌窦入路或联合泪前隐窝入路切除肿瘤,其中鼻腔肿瘤29例,鼻窦肿瘤19例,对其临床疗效行追踪随访24~36个月,对手术方法和技巧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48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切除病变组织,4例患者在随访期间复发,复发率为8.33%,与国内报道鼻内镜鼻内翻乳头状瘤22%术后复发率相比较,复发率明显较低(P<0.05)。本组3例复发病例通过术后鼻内镜复查时发现,给予局部切除,经低温等离子刀局部电凝后治愈,1例经二次手术彻底清除病灶后治愈。无1例术中或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达到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结论:鼻内镜联合低温等离子刀切除鼻腔鼻窦乳头状瘤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根据病变范围及分期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及术中准确判断切除瘤体的根蒂部对保证手术的成功具有重要意义,术后鼻内镜密切随访,联合低温等离子刀处理,对达到治愈的目的及降低二次手术概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中脑脊液鼻漏的有效修补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神经内镜下修补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中发生的脑脊液鼻漏的患者20例,术中所采用的修补方法为自体组织“三明治法”结合筛骨垂直板液性骨粉,即自体脂肪、阔筋膜和肌浆结合筛骨垂直板液性骨粉进行修补,人工硬脑膜贴附,碘仿纱条支撑鞍底,术后预防造成颅内压升高的因素。结果:19例患者均一次性修补成功,治愈率为95.0%,无继发性颅内感染发生,1例患者二次修补后治愈。术后随访3~24个月,未见脑脊液鼻漏复发。结论:对于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中发生的脑脊液鼻漏,采用“三明治法”结合筛骨垂直板液性骨粉修补的方法具有便捷、确实、高效的优点,合理使用多种不同组织来源的自体修补材料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颅内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电凝电刀手术治疗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方法和初步疗效。方法:对2008年11月至2010年12月诊治的20例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均接受鼻内窥镜下鼻腔乳头状瘤切除术的手术方案。按Krouse分级,其中1级局限于鼻中隔患者3例和2级病变位于鼻腔上颌窦口周围患者10例,病变侵及筛窦5例,均全程采用电凝电刀完成手术治疗,属3级病变的既往手术复发者2例,病变累及全组鼻窦伴轻度骨质破环2例,采用电刀电凝结合电动吸切器完成手术治疗,手术过程均在全麻鼻内窥镜下进行。结果:除2例复发的属3级病变的鼻腔乳头状瘤病例,均完成肿瘤根治切除,术中出血较少,除2例复发性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出血约150ml外,其余18例原发性患者出血量为10-50ml,中位数出血量35ml。手术时间短,为20-60min,术中术野清晰,无颅-额-眶手术并发症,术后1天抽取纱条,3天后出院,3个月后复查见术腔完全上皮化。随访3-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个月,20例鼻腔乳头状瘤病例术前鼻塞,血性脓涕,头痛等症状均缓解,无复发病例。结论:电凝电刀手术治疗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具有手术损伤小,手术时间短,手术视野清晰,对病变的基底及安全边缘切除彻底,不易造成瘤组织的血行播散,术中及术后出血少,围手术期不良反应轻,术后不易复发等优点,对于1级和2级病变可做到肿瘤完整切除,是一种较好的微创治疗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鼻腔中鼻道入路治疗上颌窦真菌球手术疗效.[方法]对45例接受鼻内窥镜入路治疗的上颌窦真菌球患者(治疗组)和30例接受传统上颌窦根治入路手术治疗的患者(对照组)临床资料和术后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结果]75例上颌窦真菌球患者面部隆起,鼻腔血性分泌物,鼻塞为主要临床症状.对两种手术方法进行已经1年的随访资料进行比较,两种手术时间没有差异(P>0.05),但是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如面部麻木、面部钝痛感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颌窦真菌球患者,鼻内窥镜鼻腔入路治疗与传统上颌窦根治术治疗比较,手术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是治疗上颌窦真菌球病变的理想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蝶窦外侧隐窝真菌球的临床特征及经鼻内镜下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21例蝶窦外侧隐窝真菌球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后的随访结果。所有蝶窦外侧隐窝真菌球患者中,颞部头痛或眼外侧胀痛患者14例;涕中带血5例、视力下降2例。均行鼻内镜蝶窦开放手术,其中12例经嗅裂蝶窦开口处入路,5例经蝶窦前下壁开窗人路,4例经翼突根部入路。结果术中及术后所有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2~24个月,21例患者临床症状均消失,术腔黏膜生长良好,蝶窦口开放良好,无复发病例。结论鼻窦CT检查有助于蝶窦外侧隐窝真菌球的诊断,鼻内镜手术具有微创和病灶获得彻底清除的优点,对于防止术后复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探讨应用鼻内镜行额窦口周围区域解剖标志的识别及相应手术方式的探讨. 方法 总结70例鼻内镜下额窦手术病例,术中仔细识别额隐窝、鼻丘气房、额窦底、嗅凹、钩突、纸样板等解剖结构. 结果 35例采用钩突头端附着于纸样板的病例采用DrafⅠ手术方式进行,25例钩突头端单附着于中鼻甲根部采用经中鼻甲腋途径额窦窦口开放术,10例钩突颅底中鼻甲联合附着处患者采用DrafⅡA方式进行手术.术中均成功开放额窦窦口,无颅内及眶内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3年,无额窦炎复发病例,63例患者术前症状完全改善,7例术前症状明显改善. 结论 以钩突头端的附着方式决定不同的额窦手术入路,以鼻丘气房、嗅凹为核心解剖标志的辨认确定额窦入口对于保证手术的成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的观察。方法:对60例接受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手术方式、手术疗效及术后随访结果。结果:60例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经手术治疗均获得临床治愈,无明显手术并发症,随访6个月至2年,1例复发。结论:鼻腔鼻窦粘膜肿胀造成的局部引流障碍与真茵性鼻-鼻窦炎的发生密切相关,鼻内镜手术是治疗真茵性鼻-鼻窦炎的有效方法,彻底清除病变及术后鼻窦引流通畅是影响疗效及转归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