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8篇 |
免费 | 4篇 |
国内免费 | 30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0篇 |
临床医学 | 19篇 |
内科学 | 69篇 |
特种医学 | 16篇 |
外科学 | 11篇 |
综合类 | 16篇 |
预防医学 | 1篇 |
眼科学 | 3篇 |
药学 | 5篇 |
中国医学 | 1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6篇 |
2011年 | 19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2篇 |
2006年 | 1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25篇 |
2003年 | 15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2篇 |
1999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71.
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启动子结构及调节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0 引言乙型肝炎病毒(HBV)持续感染导致全球性健康问题,目前全世界有3.5亿人感染HBV,约占全部人口的6%。其中相当一部分感染者发展为慢性肝炎,少数还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HCC),至今仍缺乏有效控制。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关于HBV与肝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研究进展相对滞 相似文献
72.
目的评价瞬时弹性扫描(FibroScan)动态监测恩替卡韦(ET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肝硬化过程中肝纤维化改善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CHB肝硬化患者35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ETV(初治患者或阿德福韦酯耐药患者0.5 mg/d,拉米夫定耐药患者1.0 mg/d)抗病毒治疗。进行定期随访,随访时间不短于3年。每3~6个月进行肝脏硬度测量(FibroScan)及生化学、病毒学指标检测,观察临床疗效。结果经过至少3年的抗病毒治疗,87.8%(309/352)的患者获得病毒学应答(HBV DNA40 IU/ml),基线及治疗3年时肝脏硬度值分别为30.8(17.3,46.4)kPa和18.6(12.0,27.9)k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9.7%(34/352)的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发生病毒学突破(HBV DNA高于治疗过程中最低点1 log10IU/ml以上),其肝脏硬度值、ALT和TBIL均显著高于基线水平(P0.01)。结论 FibroScan在CHB肝硬化患者长期抗病毒过程中可动态监测肝纤维化的变化,FibroScan检测可作为肝脏活体组织检查可靠的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73.
1 病历简介患者 ,男 ,5 4岁 ,公司干部。主因乏力、纳差、尿黄 7天入院。否认肺结核等肺部疾患和石棉接触史。查体 :身高 175cm ,体重 91kg ,腹围 110cm ,体态肥胖。皮肤、巩膜轻度黄染 ,无肝掌和蜘蛛痣。心肺听诊未发现异常。腹部明显膨隆 ,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 ,肝脾于 相似文献
74.
75.
目的:探讨低氧预适应(HP)对自体原位肝移植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肝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以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经门静脉灌注法制备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自体肝移植(AT)和AT+低氧预适应(HP)3组。HP组术前用8%氮氧混合气体处理90min。3组分别于术后1,2,12,24h处死大鼠取肝脏标本,抽血检测肝功能,RT-PCR检测TNF-、C-Jun mRNA表达水平,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肝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 相似文献
76.
周斌|张培建|李勇|金成|邵清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0,19(7):735-738
目的探讨低氧预适应(HP)对自体原位移植肝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3组:A组为自体肝移植组;B组为低氧预适应后行自体肝移植组;C组为假手术组。于术后24 h 3组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碱性磷酸酶(AL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胆管上皮细胞VEGF的表达及其核增殖指数(PI);光镜下观察胆管上皮细胞的病理变化。结果 (1)血清TBIL,DBIL和ALP检测,与C组比较,A,B组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A组升高更明显。(2)各组胆管上皮细胞均有VEGF表达,其中B组表达最强;与C组比较,A,B组的胆管上皮细胞都有不同程度的增生,但B组的胆管上皮细胞PI升高更明显。(3)组织学检测显示,与B组相比,A组胆管上皮细胞损伤严重,细胞排列缺失明显,炎性细胞浸润增加。结论低氧预适应对移植肝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HP能诱导移植肝肝内胆管上皮细胞过度表达VEGF有关。 相似文献
77.
37例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超声表现及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超声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6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37例接受超声检查的患者采用BI-RADS分级诊断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37例中,BI-RADS 2级16例、3级7例、4级5例、5级9例。超声声像图表现为囊性包块型9例(9/37,24.32%)、囊实混合包块型17例(17/37,45.95%)、实质低回声型11例(11/37,29.73%)。结论 超声诊断浆细胞性乳腺炎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8.
目的 :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及生物信息学 (bioinformatics)技术筛选并克隆NS5A TP5蛋白结合蛋白基因1(NBP1)。方法 :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 3 ,构建NS5A TP5诱饵质粒 ,转化酵母AH10 9,与含人肝细胞cDNA文库质粒的酵母Y 187进行配合 ,于涂有x α gal营养缺陷型培养基 (SD/Trp Leu His Ade)上筛选生长。 结果 :挑选蓝色克隆 ,提取此酵母克隆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提取质粒DNA后进行测序 ,然后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 ,新基因的开放读码框架长度为 2 40个核苷酸 (nt) ,编码产物由 79个氨基酸残基 (aa)组成 ,命名为NBP1,GenBank注册号为AY 45 92 91。结论 :NBP1的筛选与克隆 ,可为进一步研究HCVNS5A TP5蛋白相互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和探索新型治疗技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9.
目的: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聚合酶N末端蛋白(TP) 的表达对肝母细胞瘤细胞HepG2基因表达谱的影响,进一步阐明TP在乙型肝炎陧性化及致肝细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方法:根据AF384372 HBVDNA病毒株序列设计、合成HBV DNA P-TP基因序列特异性的引物,以含有AF384372HBVDNA P全基因组cDNA的质粒G318A7作为模板,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TP蛋白编码基因片段,以常规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将获得的HBV DNA-TP 编码基因片段克隆到TA载体中进行核苷酸序列的测定, 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TP.以脂质体转染肝母细胞瘤细胞系HepG2,提取mRNA,逆转录为cDNA,与转染空白表达载体pcDNA3.1(-)的HepG2细胞进行DNA芯片分析. 结果:构建的表达载体经过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和DNA序列测定,证实准确无误.以单链可变区抗体的Western blot杂交技术证实构建的表达载体转染HepG2细胞之后有TP蛋白的表达,提取高质量的mRNA并进行逆转录成为cDNA,进行DNA 芯片技术分析.在1 152个基因表达谱的筛选中,发现有111 个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上调,88个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下调. 结论: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成功筛选了HBV DNA P-TP转染细胞后差异表达基因,为进一步阐明TP蛋白致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0.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对乙型肝炎病毒DNA聚合酶反式调节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基因芯片)技术检测乙型肝炎病毒DNA聚合酶(HBVDNAP)三个功能域[(N末端蛋白(TP),逆转录酶DNA多聚酶(PR),核糖核酸酶H(RNaseH)]的表达对肝母细胞瘤细胞HepG2基因表达谱的影响,进一步阐明HBVDNAP对肝细胞基因表达的调节机制及其生物学功能。方法以常规分子生物学技术分别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TP,pcDNA3.1()PR和pcDNA3.1()RNaseH,以脂质体转染肝母细胞瘤细胞系HepG2,提取mRNA,逆转录为cDNA,与转染空白表达载体pcDNA3.1()的HepG2细胞进行DNA芯片分析。结果TP有111条基因表达水平上调,88条基因表达水平下调。PR有79条基因表达水平上调,90条基因表达水平下调。RNaseH有113条基因表达水平上调,109条基因表达水平下调。结论应用基因芯片成功筛选HBVDNAP三个功能域蛋白转染细胞后的差异表达基因,为进一步研究HBVDNAP的反式激活作用及免疫调节机制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