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14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目的探讨早期腹腔穿刺置管引流在重症胰腺炎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6例重症胰腺炎患者.早期在B超引导下行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术,观察术后临床症状、腹部体征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置管后24h内93.75%(15/16)的病例临床症状及腹部体征即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善,全组病例均未发生穿刺相关并发症及继发腹腔感染。结论重症胰腺炎早期腹腔穿刺置管引流安全、简便、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2.
肝癌是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恶性肿瘤.虽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展己有许多新的治疗手段出现,但在现阶段,肝癌的治疗仍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而肝癌切除术中肝创面的处理方法是否妥当,直接影响病人的围手术期疗效。传统的肝创面处理方法主要有对拢缝合法、覆盖法、对拢缝合加覆盖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3D可视化技术在中央型肝肿瘤患者术前规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1月28例采用3D可视化技术行术前评估的中央型肝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术前患者获取二维CT图像,导入3D可视化软件中,分别对肝脏、肝动脉系统、门静脉系统、肝静脉系统及肿瘤行图像分割和3D重建,随后进行肝脏分段及中央型肝肿瘤分型、个体化体积计算;依据3D重建结果进行手术规划,选择合理的手术路径及方式。结果:28例患者均完成3D可视化模型的建立,3D技术可显示肝内各血管系统解剖、肿瘤具体部位、大小及毗邻关系,进行肝脏个体化分段及肝中叶肿瘤分型。患者全肝体积中位数为1532(1025~1864)m L,肝肿瘤体积466(45~558)m L,拟切除肝体积为595(108~806)m L。28例患者均行肿瘤根治性切除术,实际手术路径及方式与术前手术规划符合率100%。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中位数分别为700(100~2000)m L和600(0~1400)m L,输血率为71.42%(20/28),并发症发生率为28.57%(8/28),术后无严重肝功能不全病例,住院病死率为0。结论:3D可视化技术可以计算剩余肝脏体积,并可提高中央型肝肿瘤肝切除手术前规划的准确率及帮助术中精确操作。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完全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治疗左叶肝细胞癌的可行性及其疗效。  方法  自2006年6月至2009年12月间, 总结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收治21例确诊为左叶肝细胞癌且已行完全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laparoscopic anatomic hepateetomy, LAH)患者的围手术期的临床资料, 构成LAH研究组。在同一时间段, 以患者年龄、手术方式、肿瘤大小、肝硬化程度为配对条件, 在开腹解剖性肝切除治疗左叶肝细胞癌的病例库中进行1:1配对抽选, 共21例纳入LAH配对组。  结果  LAH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为(156.67±32.15)min, 术中失血量为(157.14±40.51)mL, 两者均少于配对组(P=0.036, P < 0.001)。LAH研究组术后患者平均镇痛剂使用时间为(2.19±0.51)d, 平均首次进食时间为(2.24±0.44)d, 平均首次离床活动时间为(2.71±0.78)d, 平均住院时间为(7.86±1.24)d, 均优于配对组(P < 0.05)。两组并发症及死亡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术后中位随访期为21个月, LAH研究组的1、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6%、62%, 配对组的1、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0%、67%, Log-rank比较两组肝癌患者生存曲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完全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左叶肝细胞癌是安全可行, 具有一定的近期优势, 且术后总体生存率与开腹肝切除术相比无差别。   相似文献   
55.
背景与目的:Rock2基因在肝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中呈现高表达,本研究利用紫外线(ultraviolet,UV)诱导DNA损伤,观察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2(Rho associated coiled coilforming protein kinase 2,Rock2)基因对肝癌细胞生存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特异性抑制Rock2表达的干扰质粒shRock2转染到人肝癌细胞Huh-7和HepG2中,用荧光定量PCR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Rock2 mRNA及蛋白的表达。通过UV照射造成肝癌细胞DNA损伤模型,用MTT比色法检测肝癌细胞增殖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分裂周期素25A(cell division cycle 25A,Cdc25A)蛋白表达的变化,并用能量共振转移法检测Cdk2/Cyclin E活性的改变。结果:shRock2转染到肝癌细胞后,其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降低;经过UV诱导肝癌细胞DNA损伤时,Rock2低表达组肝癌细胞较Rock2正常组肝癌细胞增殖受到抑制。Western blot检测发现,UV诱导DNA损伤时抑制Rock2表达可导致肝癌细胞中Cdc25A表达进一步下降,并且Cdk2/CyclinE活性也随Cdc25A的降低而降低。结论:UV诱导肝癌细胞DNA损伤时,Rock2通过调节Cdc25A对肝癌细胞的生存起保护作用,可能为肝癌基因表达调控研究提供新的靶基因。  相似文献   
56.
表观遗传修饰的主要分子机制有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异常的表观遗传修饰会导致肿瘤发生。因此,对表观遗传的调节机制及其可逆性的研究将鉴别出一些新的靶点,为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左右胆管成形后分别与空肠吻合术在BismuthⅡ型肝门胆管癌手术治疗中的安全性和实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胆外科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1例BismuthⅡ型肝门胆管癌病例的临床资料和随访情况,均行胆管癌根治性切除及左右胆管成形后分别与空肠端侧吻合。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5 h,术中出血平均400 mL,术后3~6 d进食,住院时间11~20 d,无住院死亡病例,术后发生胆漏3例,腹腔感染2例,胸腔积液3例,经抗感染及穿刺引流治疗后症状缓解,未出现吻合口出血病例。随访时间3~60个月,有10例病人经过门诊复查和信访获得随访。复查方法为T管造影、CT、MRI检查。1例出现吻合口狭窄,考虑胆管癌复发,1例偶发胆道感染症状,抗生素治疗后情况改善,10例病人中位生存期29个月。结论 BismuthⅡ型肝门部胆管癌切除肿瘤后,左右侧创面胆管残端数目较多且距离较远,可行左右胆管单独整形之后分别与空肠行端侧吻合术。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肝Ⅱ段或Ⅲ段切除术治疗左肝外叶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3年6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21例左肝外叶结石病人的临床资料,肝内胆管结石均局限于肝Ⅱ段或Ⅲ段。手术方法为解剖性肝Ⅱ段或Ⅲ段切除。结果 病人均康复出院。21例病人随访18(2~32)个月,1例左肝结石残余,其余病例通过B超、CT或MRI检查未发现胆管炎及结石复发迹象。结论 对于肝内结石局限于肝Ⅱ段或Ⅲ段胆管,而其他肝段胆管未见原发性结石及狭窄,应行解剖性肝Ⅱ段或Ⅲ段切除,不应该盲目切除左肝外叶。  相似文献   
59.
丹参对离体大鼠肝组织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丹参对离体低温保存大鼠肝组织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理。方法:供肝切取采用模拟临床肝移植的标准取肝法,离体肝组织置于4℃保护液中。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A组)32只(再根据不同保存时间分为1、2、3、6h4个亚组,每组各8只)、实验组(B组)32只(再根据不同保存时间分为1、2、3、6h4个亚组,每组各8只)和正常对照组8只(设为保存0h组)。肝脏保存1、2、3、6h后,测定肝细胞内三磷酸腺苷(ATP)等的含量,线粒体Ca^2+含量及Ca^2+-ATP酶活性。观察实验组、对照组肝细胞及线粒体形态学改变。结果:(1)实验组肝细胞ATP的含量、Ca^2+-ATP酶活性、线粒体Ca^2+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光电镜下见随保存时间延长,实验组细胞损伤较对照组轻微。结论:丹参能改善低温保存肝脏的能量代谢;减轻线粒体钙超载,减轻低温保存肝脏线粒体的损害,因此丹参能提高供肝保存质量,可用于供肝保存。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经第二肝门区域肝实质切开取石处理第二肝门附近复杂性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28例第二肝门附近复杂性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与手术资料。结果:患者结石主要集中于II、IV、VIII段;手术方法以第二肝门区域肝实质切开取石术为主,结合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或肝部分切除术;住院期间患者死亡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4.8%。25例患者随访1~4年,术后结石清除率81.5%,术后再次经胆道镜取石后,最终结石清除率92.6%;结石复发率为11.1%。结论:经第二肝门区域肝实质切开取石术治疗第二肝门附近复杂性肝胆管结石,尤其是无法耐受多肝段切除的患者,具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