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45篇 |
免费 | 160篇 |
国内免费 | 9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篇 |
儿科学 | 20篇 |
妇产科学 | 7篇 |
基础医学 | 128篇 |
口腔科学 | 34篇 |
临床医学 | 459篇 |
内科学 | 154篇 |
皮肤病学 | 10篇 |
神经病学 | 61篇 |
特种医学 | 183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439篇 |
综合类 | 709篇 |
预防医学 | 271篇 |
眼科学 | 30篇 |
药学 | 308篇 |
11篇 | |
中国医学 | 202篇 |
肿瘤学 | 7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8篇 |
2023年 | 67篇 |
2022年 | 91篇 |
2021年 | 93篇 |
2020年 | 68篇 |
2019年 | 59篇 |
2018年 | 71篇 |
2017年 | 38篇 |
2016年 | 52篇 |
2015年 | 74篇 |
2014年 | 160篇 |
2013年 | 151篇 |
2012年 | 137篇 |
2011年 | 145篇 |
2010年 | 138篇 |
2009年 | 144篇 |
2008年 | 118篇 |
2007年 | 157篇 |
2006年 | 135篇 |
2005年 | 127篇 |
2004年 | 113篇 |
2003年 | 91篇 |
2002年 | 81篇 |
2001年 | 110篇 |
2000年 | 96篇 |
1999年 | 93篇 |
1998年 | 61篇 |
1997年 | 43篇 |
1996年 | 46篇 |
1995年 | 44篇 |
1994年 | 42篇 |
1993年 | 26篇 |
1992年 | 30篇 |
1991年 | 33篇 |
1990年 | 37篇 |
1989年 | 18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11篇 |
1983年 | 11篇 |
1982年 | 8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6篇 |
1965年 | 2篇 |
1960年 | 2篇 |
1959年 | 7篇 |
195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文建立一种基于免疫印迹的核酸适配体高敏定量分析的检测方法,并探讨其在适配体药物靶向性研究中的应用价值。首先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核酸适配体的分离,然后利用电转的方法将凝胶上的核酸适配体转移至PVDF膜上,先后孵育Rabbit Anti-Biotin和HRP-Streptavidin抗体,最后利用化学发光仪进行成像。结果显示核酸适配体可以通过该方法进行定量检测分析,且该方法检测灵敏度高,能够识别荧光染料法检测不到的浓度范围。此外,该方法只识别被生物素修饰的核酸适配体,特异性强。结果提示,核酸免疫印记法可以作为核酸适配体药物靶向性研究的一个定量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32.
目的分析精神科住院患者发生意外伤的基本情况及危险因素,为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提高精神科住院患者的护理质量。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本院精神科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间发生的122例意外伤事件进行原因分析。结果 122例意外伤精神患者中,意外伤时间由高到低依次为:小夜班、白班、大夜班。意外伤地点由高到低:病房活动大厅、走廊、卧室、卫生间。意外伤部位由高到低依次为:头面部、躯干、四肢、臀部。意外伤类型由高到低依次为:软组织损伤、抓伤、咬伤、皮下血肿、烫伤、骨折或脱臼。主要原因从高到低依次为:遭受其他精神障碍患者暴力攻击、跌倒坠床、自伤自残、烫伤。结论精神科住院患者发生意外伤情况严峻,医护人员在预防意外伤的发生上作用重大,应加强巡视、及时做好对患者的健康宣教、提高安全意识、完善精神科住院病房环境及安全措施等,有针对性的采取综合性防范措施是降低意外伤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3.
脓毒症(Sepsis)是严重创(烧、战)伤、休克、感染、外科大手术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进一步发展可导致脓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临床危重患者的最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脓毒症其来势凶猛、病情进展迅速、预后险恶,给临床救治工作带来极大困难,已成为现代创(烧、战)伤外科及危重病医学面临的突出难题。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最新统计,美国每年约有75万人发生脓毒症,超过22.5万人因此而死亡。每年全球有超过1800万严重脓毒症病例,且 相似文献
34.
目的:观察大剂量乌司他丁对大面积烧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4例大面积烧伤患者入院后第3天起每天给予大剂量乌司他丁(60万U,4次/d),用药前及用药后1d、3d、7d、10d、14d,抽血观察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Fib-c)、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血浆D-二聚体含量的变化。结果:用药前血浆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升高,PT时间显著延长;给予大剂量乌司他丁1d后,血浆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减低,PT时间迅速恢复。结论:大面积烧伤患者早期应用大剂量乌司他丁可显著改善凝血功能,预防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35.
光动力治疗(PDT)是一种有效的肿瘤微创治疗手段, 可联合胆管支架、胆道外引流、化疗等全身治疗方法治疗胆管癌, 主要适用于不可手术切除胆管癌的治疗和术后肿瘤残留或局部复发的辅助性治疗, 可有效控制肿瘤局部进展、解除胆道梗阻、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具有微创、精准及可重复等优点。目前用于胆管癌PDT的临床循证医学证据有限, 缺乏临床诊疗技术规范和共识。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外科手术学组、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及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胆道外科医师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 对其适应证、禁忌证、技术操作规范、疗效评价及并发症处理等进行讨论, 并达成共识, 旨在为PDT在胆管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6.
37.
目的探讨补锌对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SD大鼠80只,随机分成伤前对照组,正常饲料组(N组),创面补锌组(W组),口服补锌组(H组),后三组动物致烫伤。各组分别于伤后1,3,7天活杀8只大鼠,留取血清、烫伤皮肤,观察不同途径补锌对烫伤大鼠血清锌、生长激素、皮肤锌、羟脯氨酸的影响。结果N、W组血清、皮肤锌伤后第1天下降,而H组明显上升,分别为N组的2.4,2.0倍(P<0.01),W组伤后3,7天皮肤锌明显增加,分别为N组的1.3,1.5倍(P<0.01)。伤后各组生长激素均呈上升趋势,第3天达高峰,以H组上升最明显,分别为伤前和N组的2.5,1.8倍(P<0.01)。烫伤皮肤羟脯氨酸各组均呈下降趋势,N组最明显,伤后7天低于伤前1/2,而W组羟脯氨酸伤后7天回升,约为N组的1.5倍(P<0.01)。结论口服补锌能快速提高血清、皮肤锌含量和生长激素水平,创面补锌明显增加羟脯氨酸含量,两种补锌途径应同时并举,以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38.
目的建立乙肝发病率(1/10万)的ARIMA-GM组合模型,并将其应用于乙肝发病率的预测,为及早发现疾病发展趋势和及时采取控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河北省迁安市2004年1月-2012年12月的乙肝月发病率资料,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ARIMA建模拟合;采用GM(1,1)模型对上述获得的带阈值的残差序列进行修正并构造出组合预测模型,利用此模型对该市2013年乙肝逐月发病率进行预测。结果 ARIMA(0,1,1)(0,1,1)12模型较好地拟合了乙肝的发病情况,模型的所有参数都通过统计学检验;采用阈值为3的GM(1,1)模型对残差序列进行修正,预测模型通过了精度检验(C=0.673,P=0.877),模型拟合精度为基本合格,ARIMA-GM组合模型的MAE、MAPE值均比单个模型小。利用组合模型对2013年乙肝发病率进行预测的结果显示,总体趋势与之前一致。结论 ARIMA-GM组合模型能较好地拟合乙肝发病情况,预测精度高于ARIMA季节乘积模型,且其预测结果能够为乙肝早期预测预警模型的建立提供借鉴,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