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434篇 |
免费 | 382篇 |
国内免费 | 22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6篇 |
儿科学 | 39篇 |
妇产科学 | 59篇 |
基础医学 | 303篇 |
口腔科学 | 190篇 |
临床医学 | 1166篇 |
内科学 | 629篇 |
皮肤病学 | 34篇 |
神经病学 | 145篇 |
特种医学 | 221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767篇 |
综合类 | 2279篇 |
预防医学 | 1101篇 |
眼科学 | 108篇 |
药学 | 957篇 |
19篇 | |
中国医学 | 854篇 |
肿瘤学 | 13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6篇 |
2023年 | 175篇 |
2022年 | 253篇 |
2021年 | 263篇 |
2020年 | 191篇 |
2019年 | 188篇 |
2018年 | 198篇 |
2017年 | 141篇 |
2016年 | 165篇 |
2015年 | 195篇 |
2014年 | 405篇 |
2013年 | 358篇 |
2012年 | 461篇 |
2011年 | 495篇 |
2010年 | 516篇 |
2009年 | 419篇 |
2008年 | 473篇 |
2007年 | 451篇 |
2006年 | 392篇 |
2005年 | 363篇 |
2004年 | 334篇 |
2003年 | 316篇 |
2002年 | 256篇 |
2001年 | 257篇 |
2000年 | 228篇 |
1999年 | 205篇 |
1998年 | 141篇 |
1997年 | 146篇 |
1996年 | 110篇 |
1995年 | 95篇 |
1994年 | 118篇 |
1993年 | 73篇 |
1992年 | 84篇 |
1991年 | 73篇 |
1990年 | 54篇 |
1989年 | 53篇 |
1988年 | 60篇 |
1987年 | 40篇 |
1986年 | 53篇 |
1985年 | 30篇 |
1984年 | 32篇 |
1983年 | 20篇 |
1982年 | 26篇 |
1981年 | 16篇 |
1980年 | 14篇 |
1979年 | 10篇 |
1965年 | 8篇 |
1964年 | 3篇 |
1963年 | 4篇 |
1957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0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虽然特发性脊柱侧凸(idiopathic scoliosis,IS)的病因未知.但是遗传因素在疾病的发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早已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早在20世纪30年代。文献中就有特发性脊柱侧凸具有家族聚集现象的临床报道。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病因学中有重要作用。笔者就特发性脊柱侧凸的遗传模式及相关基因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2.
颈椎椎弓根三种置钉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评价 3种颈椎椎弓根置钉方法。方法: 3组尸体各 9具, 行颈椎CT影像测量后分别用 3种方法进行椎弓根置钉, 其结果由CT验证。结果: 颈椎椎弓根三维定位器法置钉 90枚, 椎弓根内占 90%, 其中神经根损伤 2枚, 椎动脉损伤 1枚; Abumi法置钉 90枚, 椎弓根内占 55. 56%, 其中神经根损伤 19枚, 椎动脉损伤 4枚; Ebraheim法置钉 72枚, 椎弓根内占 29. 17%, 其中神经根损伤 24枚, 椎动脉损伤 29枚, 3种方法均无脊髓损伤。结论: 在术中不探查椎弓根、无影像设备导向条件下, 颈椎椎弓根三维定位器置钉准确率较Abumi手法置钉高, 而Ebraheim法不适用于国人。 相似文献
103.
胸腹部皮管治疗拇手指皮肤脱套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部逆行反折式皮管是修复拇手指皮肤脱套伤常用的治疗方法,主要有管状皮瓣、袋状皮瓣等方法。对于拇、食、中指的治疗不管是否伴有其他手指的同等伤情,均宜采用管状皮瓣修复为好。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讨癌基因、抑癌基因在HBV相关HCC中的表达。方法 提取 2 2例HBV相关HCC患者肝癌及癌旁组织的mRNA,逆转录合成含有 3 3p dATP标记的cDNA探针,与含有 3 1 7 0个基因或表达序列标签 (EST)的cDNA微阵列进行杂交,图像分析,基因数据库搜索,RT PCR验证。结果 肝癌组织与癌旁组织间共有 1 3 6 9个差异表达基因或表达序列标签 (EST),其中有 1 2 1个基因或EST表达差异 > 2倍。肝癌组织与癌旁组织比较, 1 2 1个基因或EST中表达上调的有 8 8个,表达下调的有 3 3个。TM4SF1 基因在肝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 8 6. 4% , 在癌旁组织中无表达 (P <0. 001 );ST1 4基因在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 7 2. 8% ,在癌组织中无表达 (P < 0. 0 1 )。结论 TM4SF1基因的表达上调和ST1 4基因的表达下调参与了肝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5.
胆固醇结石中细菌对人胆汁胆固醇晶体形成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胆固醇结石中的细菌与结石形成的关系。方法观察胆固醇结石中的细菌在人胆汁中的生长情况及其对胆固醇晶体形成的影响。结果(1)人胆汁中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和脆弱类杆菌生长旺盛;痤疮丙酸杆菌、产孢梭菌和艰难梭菌生长缓慢;粪肠球菌生长受抑制。(2)在未离心的人胆汁中,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粪肠球菌和脆弱类杆菌明显缩短胆固醇晶体成核时间(NT),产生的最大晶体量高于无菌的对照胆汁,在离心后的胆汁中该作用消失;痤疮丙酸杆菌、产孢梭菌和艰难梭菌在离心或未离心的胆汁中均不能显著降低NT,但是后两者在未离心的人胆汁中产生的最大晶体量高于对照胆汁。(3)人胆汁离心后的沉淀中含有蛋白质。结论(1)不同细菌在人胆汁中的生存能力有差异。(2)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粪肠球菌和脆弱类杆菌在未离心的人胆汁中有促成核作用。(3)离心后人胆汁中某些蛋白质的丢失可能与细菌促成核能力的丧失有关。(4)痤疮丙酸杆菌无促成核作用。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分期治疗严重多发伤合并四肢闭合性长管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笔者选取2009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58例严重多发伤合并闭合性四肢长管骨骨折早期行单臂支架临时外固定的患者,男性39例,女性19例;年龄18~70岁,平均47岁。待全身病情稳定、局部软组织损伤改善后,再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最终确定性内固定治疗。结果平均外固定支架使用时间6d。二期确定性内固定治疗前2例出现钉道感染。内固定术后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5.2个月。术后切口3例出现感染,总体感染率为5.2%。结论早期采用临时外固定支架没有增加最终确定性内固定手术后感染率,有利于闭合性长管骨骨折进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观察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软骨细胞中褪黑素受体含量的变化,并探讨其与AIS病因学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07年1月~2007年12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22例AIS患者及8例非脊柱侧凸(肿瘤、外伤等)患者(对照组).AIS组患者年龄10~16岁,平均12.7岁,平均Cobb角60.1°,其中10例在术中取髂软骨,12例取棘突软骨.对照组患者年龄10~15岁,平均12.9岁,其中7例在术中取髂软骨,1例取棘突软骨.对髂软骨和棘突软骨标本进行细胞培养至二代,取二代细胞用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进行软骨细胞表型鉴定,并抽提总RNA,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软骨细胞中褪黑素受体两种亚型MTNR1A、MTNR1B的mRNA表达量.结果:两组患者软骨细胞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均为阳性表达.AIS组软骨细胞中MTNR1A、MTNR1B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4±0.29和0.54±0.31,对照组分别为0.69±0.18和0.83±0.30,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IS患者软骨细胞中MTNR1A、MTNR1B的mRNA表达均减少,这可能与AIS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08.
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 方法 90例输尿管结石,经尿道、膀胱置入10°输尿管镜抵达结石处,将光纤头直抵结石,设置工作能量0.8~1.5 J,频率8~10 Hz,采用连续脉冲方式粉碎结石. 结果3例进镜失败(输尿管镜无法到达结石部位)改开放手术,1例输尿管穿孔改开放手术;86例碎石成功,单次钬激光碎石成功率为95.6%(86/90).手术时间30~80 min,平均55 min.术后住院1~5 d,平均2.5 d.86例随访1~3个月,69例病程<6个月、肾积水<4 cm,肾积水完全消失;17例病程>6个月、肾积水>4 cm,术后患肾均有不同程度积水,但较术前明显改善. 结论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效果理想,创伤小,并发症少,可作为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9.
异丙酚对内毒素性休克大鼠血管反应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评价异丙酚对内毒素性休克大鼠血管反应性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10),对照组;休克组:静脉注射内毒素(LPS)15 mg·kg-1;异丙酚组:静脉注射LPS 后1 h,静脉注射异丙酚10 mg·kg-1后10 mg·kg-1·h-1持续静脉泵注4 h;5-甲氧色胺组:静脉注射LPS 后1 h,腹腔注射5-甲氧色胺10 mg·kg-1。注射LPS后6 h,各组大鼠依次静脉注射去氧肾上腺素(PE) 0.5、1、2、2.5 μg·kg-1,记录注药后平均动脉压(MAP)的增幅百分比。注射LPS后6 h,经心内穿刺取血, 测定血浆丙二醛(MDA)及一氧化氮浓度(NO2-/NO3-)。所有在体实验结束后取大鼠胸主动脉环做离体张力实验,建立去氧肾上腺素的剂量-张力反应曲线,并计算相应主动脉环最大收缩张力(Emax)、半数有效浓度(EC50)。结果休克组、异丙酚组、5-甲氧色胺组MAP增幅百分比均低于对照组(P< 0.05),异丙酚、5-甲氧色胺组MAP增幅百分比均高于休克组(P<0.05)。异丙酚组、5-甲氧色胺组血浆MDA及NO2-/NO3-浓度均低于休克组(P<0.05)。在离体实验中,休克大鼠主动脉环对PE反应的Emax及EC50与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是异丙酚组和5-甲氧色胺组主动脉环对PE的反应均升高(P<0.05)。异丙酚组和5-甲氧色胺组主动脉收缩力均高于休克组,并且主动脉环对PE的Emax增高,EC50降低(P<0.05)。结论异丙酚可能通过减少氧自由基,抑制NO的合成,从而改善内毒素性休克大鼠的血管低反应性。 相似文献
110.
生物型髋关节假体涂层脱落的临床分期和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于生物型髋关节长期的生物学效应是未知的.探讨生物型髋关节假体涂层脱落的原因和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方法:自2002年10月至2009年2月,对5例生物型髋关节假体涂层脱落进行分析,采用全髋关节翻修术治疗.男3例,女2例;年龄55~68岁.术中取出假体进行分析,探讨涂层脱落发生的原因.对照组为翻修术取下的正常假体(10例).使用组织形态学观察断面的表面形态和微结构,并用电子数显外径千分尺测量碎片厚度,维式硬度计测量涂层的维式硬度(HV),以及Push-out试验测量界面抗剪切强度.对髋关节功能进行Harris评分.结果:对照组和试验组组织形态学观察有区别.2例HA涂层脱落患者涂层厚度分别为112、138μm;维氏硬度分别为5 843、4 524 Hv;抗剪切强度分别为12.4、11.6 MPa.3例钛珠涂层脱落患者术后Harris评分分别为82、88及87分.结论:多种原因可同时导致假体涂层脱落,但临床上碰到的涂层脱落的病例多与假体质量有关,现有各种方法可以明显提高涂层与假体之间的结合强度,从而预防涂层的早期脱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