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对45例Q波心肌梗死病人进行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负荷试验。给予多巴酚丁胺 5μg/(ksmin)和10 μg/(kgmin)静滴,观察ST-T改变与局部室壁运动的关系。结果显示:45例病人中25例(55.6%)确定为心肌存活性阳性。于低剂量期出现ST段抬高者5例(敏感性为20%,特异性为100%),T波假正常化者7例(敏感性28%,特异性100%)。于峰值剂量期出现ST段抬高者11例(敏感性44%,特异性100%),出现T波假正常化17例(其中1例无收缩改善)(敏感性64%,特异性95%)。其中9例病人既有ST段抬高又有T波假正常化(36%),若二者结合则诊断心肌存活性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72%和95%。结论:在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中,ST段抬高及(或)T波假正常化是检测心肌存活性简便、特异、中度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老年隐性高血压患者中心动脉压及增强指数与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临床诊断血压正常者250例,根据血压诊断标准分为血压正常(正常组)169例和隐性高血压(隐性组)81例,及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150例。监测24 h动态血压。并采用大动脉测量仪测量中心动脉压及其反射波;采用PWV测定仪测量颈桡动脉PWV(crPWV)。结果隐性组中心动脉收缩压、中心动脉舒张压、中心脉压、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收缩末压、增强压、crPWV明显高于正常组,明显低于高血压组(P<0.05,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中心动脉收缩压、中心脉压、LDL-C是crPWV的主要影响因素(β=0.268、β=0.313、β=0.311,P<0.01)。结论老年隐性高血压患者中心动脉压及增强指数明显升高,提示动脉弹性下降,中心动脉收缩压、中心脉压、LDL-C是影响动脉僵硬度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腺苷-磷酸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对心脏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的保护作用及胰岛素的干预作用。方法将30只小鼠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只,取每组各5只小鼠常规灌注缓冲液,其余各10只小鼠予20min无缺血灌注。于缺血末对照组给予10mmol/L葡萄糖溶液;观察组予10mmoL/L葡萄糖加100IU/L胰岛素灌注液。分别于基础状态(缺血前)、缺血状态(缺血20~40min)及再灌注状态(再灌注20min,实验第40~60min)测量各组心肌组织中AMPK-α2的活性,同时应用高压液相波谱测量上述阶段的心肌组织ATP水平,应用左心室RPP连续记录心脏功能。结果再灌注状态时,观察组AMPK-α2活性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心肌内的ATP水平高于对照组,RPP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AMPK在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对心脏具有保护作用,且胰岛素对于其有明显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34.
目的:观察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瑞通立,Reteplase(rPA)for InJection)在急性肺栓塞患者溶栓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08年10月~2014年2月收治的68例急性肺栓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瑞通立溶栓治疗,对照组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比较两组在急性肺栓塞患者溶栓治疗中的有效率、死亡率及出血率。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9%高于对照组的60.0%,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氧气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无溶栓禁忌的急性肺栓塞患者,应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进行溶栓治疗,快速改善肺血流动力学,具有安全性高,溶通率高,出血风险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35.
目的:对比研究二维和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诊断右室肥厚的敏感性和相对准确性。方法:在32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中行经胸二维(2DE)和多平面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3DE)检查,分别测量其右室心肌重量,评价二种超声心动图技术对右室肥厚的阳性检出率,并以3DE所测右室心肌重量超过36g/m2(男性)和32g/m2(女性)为心肌肥厚标准,评价2DE对右室肥厚诊断准确率。结果:3DE对右室肥厚的阳性检出率为18.75%,2DE的检出率为15.63%。以3DE所测右室心肌重量为标准,2DE对左室肥厚的诊断准确率为84.38%(P<0.05),漏诊率为9.38%,误诊率为6.25%。结论:2DE在估测右室心肌重量方面准确性较差,应将3DE作为评价右室肥厚首选的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36.
37.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糜烂,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它是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一系列临床病征。冠状动脉斑块的炎症是导致斑块不稳定,继而诱发ACS的主要因素,其间伴有炎症细胞因子释放,凝血系统激活和血栓形成,心肌细胞坏死及心室压力的改变等。快速而准确地诊断ACS可在早期识别患者并及时给予干预措施,有助于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现就ACS各病理过程所涉及的研究较多的生物标志物进行分类表述,以期从多方面了解ACS并比较各生物标志物对其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8.
中心动脉压(CAP)是指升主动脉根部承受的侧压力,可分为收缩压、舒张压、脉压,是反映脏器血液灌注的重要指标。超压积分是近年来随着相关技术成熟与数学模型建立而提出的一种新型血管损伤评价指标,可反映心脏每次搏动中的额外做功,对心血管事件和多种脏器功能损伤具有预测价值。本文主要综述了CAP超压积分的定义及其临床价值,旨在为超压积分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9.
高血压病左室局部舒张功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高血压病患者常伴有左室舒张功能异常,而且在收缩功能减退之前即可存在。临床上一般采用多普勒超声二尖瓣血流频谱的方法评价左室舒张功能,但此方法受心脏前、后负荷等因素的影响,而且不能对其局部的舒张功能进行研究。目前由于超声心动图彩色室壁运动(CK)技术的问世,为我们提供了无创评价整体和局部舒张功能的新方法。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利用该技术对高血压患者局部舒张功能进行初步的研究。1 资料与方法选择超声心动图图像较清晰的受试者38例,分为两组:①正常对照组,共14例,男10例,女4例,年龄42±11岁;②高血… 相似文献
40.
目的 对比二维和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诊断右室扩大和收缩功能减低的准确性。方法 在63例二尖瓣狭窄和冠心病患者中,以心导管右室造影的诊断为标准,对比了应用双平面Simpson公式的二维超声与多平面经食管三维超声技术诊断右室舒张和收缩末期容量增大和右室射血分数减低的准确率。结果 ①以右室造影测量的右室舒张末期容量>85ml/m^2为标准,二维和三维超声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4.6%和92.1%,三维超声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二维超声(P<0.05);②以右室造影商量的右室收缩末期容量>55ml/m^2为标准,二维和三维超声的诊断准确率 分别为73.0%和93.7%,三维超声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二维超声(P<0.05);③以右室造影测量的右室射血分数<50%为标准,二维和三维超声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3.0%和90.5%,三维超声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二维超声(P<0.05)。结论 三维超声诊断右室扩大和收缩功能减低的准确性与右室造影相似而显著高于目前的二维超声技术,对评价右室大小和功能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