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3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63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59篇
口腔科学   24篇
临床医学   228篇
内科学   49篇
皮肤病学   22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45篇
外科学   46篇
综合类   330篇
预防医学   81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153篇
  1篇
中国医学   114篇
肿瘤学   3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41.
自的为探讨血管内皮细胞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心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对该病患者血浆内皮细胞释放的舒血管因子──一氧化氮(No)的含量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活性进行测定,并观察提供外源性NO对肺心病晚期患者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9例老年COPD肺心病晚期患者血浆NO的含量与ACE活性,另有12例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并应用右心导管技术观察了吸入40×10-6NO20分钟对晚期肺心病患者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老年肺心病患者血浆NO含量与ACE活性显著降低;吸入NO后,血浆NO代谢产物显著增加的同时,肺动脉平均压(PAPm)从4.1±0.7kPa(1kPa=7.5mmHg)降为3.3±0.5kPa(P值<0.01),肺血管阻力及其指数显著降低,输氧量(DO2)、心输出量(CO)增加,右室作功降低。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显著降低(37.3%)。结论老年慢性心病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因子缺乏,其肺血管内皮可能存在一定的损伤,外源性补充NO可显著改善肺循环,增加输氧量,而副作用很少,对老年肺心病患者有益  相似文献   
42.
吴红  胡卫红  郑向红 《山东医药》2004,44(23):71-71
2002年3月~2003年3月.我院采用普米克 博利康尼雾化吸入治疗喘憋型肺炎56例.获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一般资料:将112例喘憋型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6例.年龄2个月至3岁。两组年龄、病情、病程无显著差异。均符合卫生部制定的诊断标准。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喘息、发绀、肺部喘呜音及湿罗音或合并心衰。  相似文献   
43.
目的寻找巨大AVM,颅底脑膜瘤,动脉瘤等术中可能有凶险出血的术中控制方法及视野清晰问题的解决方案。方法术侧颈动脉预置控制液囊,必要时短时阻断颈动脉,特殊需要时高压、低温液灌注,使同侧血管床暂时处在非血循环状态,快速进行止血操作(持续1~2min)。结果控制大出血确切有效;视野清晰,止血顺利;在失血量较大时,可快速补充血容量。结论颈动脉限时阻断与间断低温血代液灌注是术中大出血有效的应急措施,应用时机得当,兼顾肾功能的情况下是一项实用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44.
目的分析和探讨在社区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复方丹参滴丸的临床疗效和优势。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5月~2013年5月,我社区卫生中心接收的冠心病患者78例,按照抽签法将其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39例)患者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片进行诊疗,观察组(39例)患者采用复方丹参滴丸进行诊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统计学分析表明,观察组在治疗总有效率(94.87%)、不良反应率(5.13%)、依从性(97.44%)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82.05%,20.51%,84.62%),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冠心病患者采用复方丹参滴丸进行治疗的优势明显,其疗效好、安全性高、价格低、依从性好,是一种科学、理想、有效的社区诊疗方法。  相似文献   
45.
<正>老年疑似ⅠA期肺癌患者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1,2〕,在临床上较难发现,并且由于影像学上的限制和实验室检查的特异性〔3〕,给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如果能快速准确地确定病灶位置及肿瘤浸润范围和肿瘤细胞的类型,对手术方式选择及化疗方案的制定都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本研究根据疑似ⅠⅢA期肺癌患者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1,2〕,在临床上较难发现,并且由于影像学上的限制和实验室检查的特异性〔3〕,给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如果能快速准确地确定病灶位置及肿瘤浸润范围和肿瘤细胞的类型,对手术方式选择及化疗方案的制定都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本研究根据疑似ⅠA老年肺癌患者肿瘤大小、部位,分别或联合采用3种介入性肺脏病学技术进行诊断。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LN)患者临床及病理与肾脏损害之间的关系,明确肾脏损害的相关血清学指标及病理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82例LN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LN患者Ⅳ型和Ⅴ型的肾脏损害(蛋白尿、血尿、血肌酐)最重,抗ds-DNA抗体、抗核小体抗体及补体C3降低在Ⅳ型多见.(2)血脂、血浆白蛋白及血红蛋白均与肾脏损害明显相关(P<0.01).(3)肾脏损害指标升高时,免疫复合物C1q、C3、EM沉积均达90%以上;肾脏损害指标与AI、CI及其病理参数明显正相关.结论:血脂异常、低蛋白血症、贫血、抗ds-DNA抗体、核小体抗体及补体C3均为提示肾脏损害程度的血清学指标.Ⅳ型和Ⅴ型的肾脏损害最重,并且蛋白尿、血尿、血肌酐水平与肾脏的病理沉积相关.  相似文献   
47.
不同地区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T分型与耐药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我国 4个省市自然人群中学龄儿童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groupAofStreptococcus,GAS)T分型与耐药关系。方法 T凝集法将GAS进行T分型 ,再用Vitek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药敏试验。测试江陵 5 7株、丰满 95株、重庆 71株、广州 397株GAS。结果 不同T型的GAS对红霉素、氯林可霉素、四环素的耐药性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对红霉素耐药率高的菌型依序为T4、T1、T11、T6、T12 ;对氯林可霉素耐药率高的菌型为T1、T12、T6 ;对四环素耐药率高的菌型为T11、T3/B、T12、T4、T1。除广州农村外 ,各地的优势菌型为T1型 ,但不同地区T1型GAS的耐药率有差异 (P <0 .0 1)。结论  4个省市自然人群儿童中携带的GAS对红霉素、氯林可霉素、四环素耐药率与T型有关 ,不同T型的GAS耐药率不同 ;同一T型GAS的耐药性有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48.
李小锋  吴红 《兵团医学》2016,50(4):25-26
目的:研究探讨在泌尿系感染中影响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有泌尿系感染的患者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其感染位置不同分为A、B两组.其中上尿路感染患者为40例为A组,下尿路感染患者为40例为B组.再选取同期来我院做健康体检的人员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所有患者的尿液中血清降钙素原含量的情况.结果:A组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5.27土2.88)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和B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菌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为(4.88士2.09)ng/ml,G-菌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为(4.23±1.86)ng/ml以及真菌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为(4.56士2.43)ng/ml,三者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所有泌尿系感染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上尿路感染的患者尤为显著,说明感染位置对血清降钙素原的水平有较大影响,但不受不同感染的病原菌影响,在对疾病诊断上有较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结构-过程-结果理论在临床护理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4月实习的386名护生为对照组,选取2014年7月—2015年4月实习的390名护生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基于结构-过程-结果理论进行优化的教学管理结构,比较实施前后带教老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以及两组护生的理论考核成绩和对临床护理工作教学的满意率。[结果]实施后带教老师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高于实施前(P<0.05);观察组护生理论考核成绩和对临床护理工作教学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结构-过程-结果理论构建教学管理体系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0.
目的分析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SSS)行DDD起搏器植入的患者分别在房室顺序下传(atrioventricular conduction,AVC)及右室心尖部起搏(right ventricular apex pacing,RVAP)模式下的心功能参数,探讨DDD起搏器植入患者不同传导/起搏模式对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植入DDD起搏器的SSS患者46例,将起搏模式程控于AVC和RVAP模式,选取50例志愿者为对照组。分别测量两种模式下起搏组及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主动脉或肺动脉瓣口脉冲波多普勒(PW)参数,并应用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分别测量各组左室扭转参数。记录起搏器植入患者起搏器植入时间、心室起搏累积百分比(cumulative ventricular pacing proportion,Cum% VP),并与上述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VC、RVAP模式下左室扭转角度峰值、心尖旋转角度峰值减低(P均〈0.01),而心底部旋转角度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VC模式下左室心底-心尖旋转角度达峰时间差无显著改变,而RVAP模式下该参数延长(P〈0.05)。RVAP模式下LVEF较对照组降低(P〈0.05),AVC模式下LVEF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室扭转角度峰值与LVEF呈正相关,与Cum% VP呈负相关。结论右室心尖部起搏可导致心功能降低,这一效应独立于右室心尖部位起搏导致的心肌运动失同步的影响;左室扭转角度、左室心尖部旋转角度较LVEF能更敏感地反映起搏器植入患者的心功能变化;左室扭转角度与Cum% VP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