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35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8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32.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营养支持与肺结核伴营养不良者并肺部感染治疗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09例伴营养不良的肺结核并肺部感染者随机分组,其中52例在常规抗结核抗感染治疗同时加强营养支持,57例仅给予常规抗结核抗感染治疗为对照组。结果营养支持组患者临床症状好转48例(占92.3%),与对照组患者临床症状好转39例(占68.4)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6);营养支持组患者肺部病灶吸收33例(占63.5%),与对照组患者肺部病灶11例(占19.3%)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营养支持组患者感染控制有效48例(占92.3%),与对照组患者感染控制有效39例(占68.4%)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营养支持组患者感染控制时间8.67±3.64天,与对照组患者感染控制时间13.94±5.04天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对伴营养不良的肺结核并肺部感染者行常规抗结核抗感染治疗同时予以营养支持可缩短患者肺部感染控制时间,提高感染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33.
多西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多西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47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住院患者给予多西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多西紫杉醇75mg/m2,静滴,d1,卡铂根据AUC5计算用量,静滴,d1,21d为1周期,每个患者均完成2个周期以上,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并随访生存期。结果47例患者治疗后CR0例、PR24例、NC17例、PD6例,有效率为51.1%。KS评分增加者70.2%(33/47)、稳定21.3%(10/47)、下降8.5%(4/47)。中位生存期9个月(95%CI8~10个月),1年生存率27.1%。最常见的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全组68.1%(32/47)出现白细胞下降,其中Ⅲ度~Ⅳ度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25.5%,恶心、呕吐29.8%(14/47),脱发87.2%(41/47)。其余毒副反应轻微,均可耐受。结论多西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疗效,毒副反应比较轻微。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在介入治疗结核性气道瘢痕狭窄中辅助应用丝裂霉素C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前瞻性研究方法,将结核性气管支气管瘢痕狭窄患者4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丝裂霉素治疗1组和2组,分别14例、15例和16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支气管镜下球囊扩张治疗,丝裂霉素组采用支气管镜下球囊扩张并联合在狭窄气道创面局部喷洒丝裂霉素C药雾(0.5 mg/ml)0.3ml,治疗1组喷洒1次,治疗2组喷洒2次(间隔3周);对照组局部喷洒生理盐水0.3 ml.随访1年,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结束、治疗结束3月、6月及1年时观察患者主要临床症状及FEV1变化.结果 在治疗结束3个月~1年的观察期内,在改善气促等主要临床症状方面治疗2组要优于治疗1组,而治疗1组又优于对照组.而在治疗结束3~6月内无论应用1次或2次丝裂霉素C,对于FEV1的改善,均较对照组好.三组FEV1均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局部使用丝裂霉素C辅助治疗气道瘢痕狭窄是一种方便、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5.
目的:比较耐多药与初治肺结核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方法对48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耐多药组)和51例初治肺结核患者(初治组)进行自设问卷调查。结果耐多药组躯体症状、心理焦虑、防痨认知评分均显著高于初治组(P<0.05),尤其躯体症状评分(P<0.01),而社会支持评分则显著低于初治组(P<0.05)。心理焦虑与社会支持评分呈中低度负相关(r=-0.207,P<0.05),防痨认知与社会支持评分呈中低度正相关(r=0.368,P<0.05),躯体症状与心理焦虑评分呈高度正相关(r=0.792,P<0.05);而躯体症状与防痨认知(r=-0.069)、社会支持评分(r=-0.152),心理焦虑与防痨认知评分(r=-0.147)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耐多药与初治的肺结核患者健康教育需求在身体、心理、知识、社会支持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应根据各自的差异特性做好相应的健康教育评估,而且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在这些方面的状况都较差,应及时对其进行有效干预。  相似文献   
36.
广州市城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广州市城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TB-DM)流行病学情况,为制定相关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统计分析广州市结核病防治所登记中心2004—2008年广州市越秀、荔湾、海珠、天河中心城区肺结核登记的资料。结果 2004—2008年广州市中心城区TB-DM患者1047例,占同期登记肺结核患者总数的比例5年平均6.2%,平均年登记率6.22/10万,5年间无明显的上升或下降趋势(P0.05)。男性TB-DM占肺结核登记人数中男性患者的构成比6.5%,女性构成比5.3%(P0.01)。TB-DM患者年龄19~91岁,中位年龄59岁,以中老年患者为主,40岁后两病并发率大幅上升。在TB-DM患者中,痰涂阳性者632例(60.4%)、涂阴415例(39.6%)、出现空洞527例(50.3%)。TB-DM患者的涂阳率和空洞率均高于无合并糖尿病的肺结核患者(P0.01)。患者的发现主要是因症就诊,占89.2%。结论 TB-DM发生率较高,以中老年发病为主,涂阳率和空洞率均较高,给结核病控制带来一定的困难,要加强这一人群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初始耐药肺结核短程化疗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从1993年1月至2001年5月在实施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期间,广州市荔湾越秀两城区的237例初始耐药肺结核患者,执行世行结控方案化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提高对肺结核和肺癌并存的临床特点的认识 ,避免误诊、漏诊。方法 总结 1999年 1月~ 2 0 0 3年 6月收治的 4 3例菌阳肺结核与肺癌并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两病合并以老年男性患者多见 ,男女比例为 7 6∶1,6 0岁以上例数与 6 0岁以下例数之比为 3 3∶1;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以咳嗽、咳痰伴胸痛、咯血或血丝痰、进行性呼吸困难等呼吸系统症状和进行性体重下降、午后发热等结核中毒症状为主 ;86 1%患者的肺结核与肺癌病灶在同侧肺 ;超半数病例 (5 5 8% )肺癌的病理类型为鳞癌 ;5 5 8%的病例结核菌素试验阴性 ,半数以上病人结核抗体阴性。结论 因此已确诊肺结核 ,但经过正规抗结核治疗后病情反复或恶化 ,胸片出现病灶增大、增多、新出现胸腔积液或原有的小量积液进行性增加 ,应高度怀疑合并肺癌 ,特别是老年男性 ,在抗结核治疗中应动态观察病灶变化 ,反复检查痰脱落细胞 ,必要时行纤维支气管镜等检查 ,尽早发现或排除合并肺癌可能 ,以免延误诊治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耐多药肺结核(MDR-TB)合并气管支气管结核(TBTB)的内镜特点。方法纳入广州市胸科医院2008年10月1日-2016年6月30日住院的MDR-TB患者248例为研究组,并选取2015年全年住院菌阳非MDR-TB患者274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进行支气管镜检查、痰培养结核杆菌及异烟肼和利福平药物敏感性试验。分析支气管镜检查结果、人口资料。结果 248例MDR-TB患者,支气管镜检查诊断TBTB 175例(70.56%),无TBTB 73例(29.44%)。274例菌阳非MDR-TB患者支气管镜检查诊断TBTB 146例(53.28%),无TBTB 128例(46.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42、P=0.000)。MDR-TB合并TBTB中位年龄32岁,非MDR-TB合并TBTB中位年龄42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9 932.00、P=0.001)。在MDR-TB患者中,TBTB侵犯右上支气管75例(42.86%)、左上支气管71例(40.57%),非MDR-TB患者中则为70例(47.95%)和60例(41.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4、P=0.786)。MDR-TB患者中TBTB的分型分别是炎症浸润型76例(43.43%)、溃疡坏死型11例(6.29%)、肉芽增殖型13例(7.43%)、疤痕狭窄型72例(41.14%)、管壁软化型3例(1.71%),淋巴结瘘型0例(0.00%),非MDR-TB中,TBTB分型依次是50例(34.25%)、41例(28.08%)、9例(6.16%)、40例(27.40%)、5例(3.43%)和1例(0.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50、P=0.000)。结论 MDR-TB合并TBTB有较高的检出率,常见青年患者,多侵犯右上支气管和左上支气管,以炎症浸润型和疤痕狭窄型为主,需要重视MDR-TB患者的支气管镜检查。  相似文献   
40.
李祥  张宏  邝浩斌 《抗感染药学》2024,(2):123-125+130
目的:分析1例白细胞减少的准广泛耐药(pre-extensively drug-resistant,pre-XDR)肺结核患者使用康替唑胺的临床实践过程,为类似耐药结核病患者探索有效的抗结核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与结果:患者4个月前被确诊为pre-XDR肺结核,并予贝达喹啉+利奈唑胺+氯法齐明+环丝氨酸+丙硫异烟胺抗结核治疗;治疗20 d后,反复出现头晕、多梦、易醒等症状;1 d前,再次出现难以入睡症状并伴烦热感和右膝关节疼痛,遂入院治疗;住院期间,患者多次出现白细胞减少情况,考虑为利奈唑胺骨髓抑制所致,服用利可君片亦不能改善,临床在斟酌后决定停用利奈唑胺,改用康替唑胺,之后白细胞水平果然明显恢复;此外,患者反复出现的难以入睡症状考虑为环丝氨酸的中枢神经毒性反应,而住院期间出现的Q-T间期延长则考虑是贝达喹啉所致,遂决定停用此二药;最后,患者的抗结核方案被调整为康替唑胺+氯法齐明+阿米卡星+乙胺丁醇+丙硫异烟胺,之后患者未再出现不适症状和指标异常。结论:pre-XDR肺结核属于较为难治的疾病,治疗时用药较多且复杂,很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并且部分药物不良反应可能会导致严重不良后果;对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