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35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8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探讨结核病院临床分离的痰及支气管冲洗液(支冲液)鲍曼不动杆菌构成比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收集2009—2012年痰及支冲液分离的非重复鲍曼不动杆菌及其耐药率资料,采用最小抑菌浓度法对其分离率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4年间共检出鲍曼不动杆菌418株。鲍曼不动杆菌2009—2012年痰及支冲液检出率分别为5.36%、6.83%、11.69%、12.62%和5.80%、4.57%、14.84%、13.76%。鲍曼不动杆菌数量和所占总分离菌数的比例均呈逐年递增趋势,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至2012年痰分离株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60%,支冲液分离株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对多黏菌素保持高度的敏感性,耐药率<2%。结论结核病院鲍曼不动杆菌的分离率呈上升趋势,且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逐渐增强,多重耐药和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分离率逐年升高;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明显上升,多重耐药菌株可考虑多黏菌素治疗。加强耐药性监测,减少因治疗诱导耐药酶产生而导致的耐药菌,以防止耐药种类和耐药菌株的逐年攀升。  相似文献   
22.
目的 研究吡嗪酰胺酶活性与耐多药肺结核(multidrug-resistant pulmonary tuberculosis,MDR-PTB)近期疗效的相关性,为MDR-PTB患者化学药物治疗的选择提供指导。 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将广州市胸科医院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85例MDR-PT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6Am-Mfx-PZA-Pto-Cs/18Mfx-PZA-Pto-Cs(Am:阿米卡星;Mfx:莫西沙星;PZA:吡嗪酰胺;Pto:丙硫异烟胺;Cs:环丝氨酸)治疗方案。85例患者中,剔除9例丢失、中断治疗、失访患者,共76例患者纳入最终研究。以Wayne方法检测吡嗪酰胺酶的活性,以BACTEC MGIT 960方法检测吡嗪酰胺药物敏感性;比较吡嗪酰胺酶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治疗2、4、6个月末痰菌阴转、病灶吸收和空洞闭合情况。 结果 76例患者中,吡嗪酰胺酶阳性32例(42.1%),吡嗪酰胺酶阴性44例(57.9%);吡嗪酰胺表型耐药36例(47.4%),吡嗪酰胺表型敏感40例(52.6%)。吡嗪酰胺药物敏感性检测与吡嗪酰胺酶活性检测的一致性较高(Kappa=0.687,P=0.000)。吡嗪酰胺酶阳性患者治疗4个月末病灶吸收率(59.4%,19/32)及空洞闭合有效率(65.5%,19/29)均高于吡嗪酰胺酶阴性患者[分别为36.4%(16/44)和36.8%(14/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949,P=0.047;χ2=5.411,P=0.020)。吡嗪酰胺酶阳性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空洞闭合有效率(86.2%,25/29)高于吡嗪酰胺酶阴性患者(63.2%,2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7,P=0.035)。 结论 MDR-PTB患者的疗效与吡嗪酰胺酶活性有关,吡嗪酰胺酶阳性患者应用含吡嗪酰胺的MDR-PTB标准方案治疗后,病灶吸收及空洞闭合的效果优于吡嗪酰胺酶阴性患者。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经电子支气管镜球囊扩张术治疗结核性支气管狭窄的疗效。方法对2005年1月~2007年12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16例结核性支气管狭窄患者,在内镜直视下进行球囊扩张治疗。结果16例患者中15例扩张成功,狭窄的支气管保持通畅,无明显并发症。结论经电子支气管镜球囊扩张术治疗结核性支气管狭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表现,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4.
目的调查肺结核二重真菌感染病例,为院内抗真菌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我院2007年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观察住院治疗的肺结核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深部真菌感染的情况并加以分析。结果确诊为医院内真菌感染51例,其中念珠菌感染占80.39%,曲霉菌感染9.8%,酵母样菌9.8%。大于60岁的患者占62.7%(32/51)。感染部位以肺部为主,肺结核二重真菌感染与联合使用抗生素、患者年龄、基础病、抗痨时间、抗痨方案有关。结论对于肺结核患者,如是老年并伴有严重基础疾病、抗痨联合广谱抗生素治疗时,经验性抗真菌治疗,可减少院内真菌感染。  相似文献   
25.
多西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多西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47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住院患者给予多西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多西紫杉醇75mg/m2,静滴,d1,卡铂根据AUC5计算用量,静滴,d1,21d为1周期,每个患者均完成2个周期以上,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并随访生存期。结果47例患者治疗后CR0例、PR24例、NC17例、PD6例,有效率为51.1%。KS评分增加者70.2%(33/47)、稳定21.3%(10/47)、下降8.5%(4/47)。中位生存期9个月(95%CI8~10个月),1年生存率27.1%。最常见的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全组68.1%(32/47)出现白细胞下降,其中Ⅲ度~Ⅳ度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25.5%,恶心、呕吐29.8%(14/47),脱发87.2%(41/47)。其余毒副反应轻微,均可耐受。结论多西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疗效,毒副反应比较轻微。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检测半乳甘露聚糖(GM试验)在慢性肺曲霉病(CPA)的早期诊断及治疗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肺结核科就诊的且资料完整的肺部感染患者15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为CPA患者,共75例,对照组为非CPA患者,共80例。分别采集两组患者的BALF及血清进行GM检查,对两组结果进行分析、统计,同时对观察组病人(均进行抗真菌及介入治疗)的BALF-GM进行动态检测,分别记录治疗前,治疗后第一月,第三月的BALF-GM值。结果以我院的检验标准BALF-GM≥0.9为阳性诊断标准,观察组中阳性者有86.67%最后符合病理确诊诊断。当BALF-GM阳性阈值为0.9时,观察组诊断CPA的特异度、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3.75%、86.67%、88.23%及86.67%。观察组81.3%的病人BALF-GM值在第三个月时可降至0.9(阈值)以下。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GM值对慢性肺曲霉病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同时可作为预测治疗效果的标志物之一,具有重要的临床检验价值。  相似文献   
27.
糖尿病并肺结核督导化疗疗效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糖尿病并肺结核督导化疗 (DOTS)疗效。方法 :设立糖尿病并肺结核组 54例 ,并在同期的单纯肺结核患者中选取 82例为对照组 ,两组具有可比性 (P >0 0 5) ,所有病例均为初治涂阳 ,执行世行督导化疗方案 ,观察疗效并随访。结果 :糖尿病并肺结核组治疗第 2、3、5、6个月痰菌阴转率分别是 51 9%、64 8%、79 6%、87 0 % ;对照组第 2、3、5、6个月痰菌阴转率分别是 65 9%、80 2 %、82 9%、92 7%。两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意义 (P>0 0 5) ,两组患者的空洞闭合率分别是 46 7%和 47 2 % ,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复发率分别是 13 3 %和5 4%。结论 :方案适合于合并糖尿病的肺结核患者 ,但宜早期发现 ,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血清IgE高水平初治肺结核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状态及其临床特征。方法:对105例初治肺结核患者进行血清IgE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并结合痰涂片、纯化蛋白衍生物(PPD)试验、病情程度等进行分析。结果:(1)肺结核患者血清IgE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2)IgE高水平组肺结核患者CD4^+T细胞及CD4^+/CD8^+比值高于IgE中低水平组和健康对照组;CD8^+T细胞低于IgE中低水平组和健康对照组。(3)IgE高水平组肺结核患者病情相对较重,痰茵涂片阳性率及肺空洞形成率高于IgE中低水平组;PPD试验阳性率则低于IgE中低水平组。结论:IgE高水平肺结核患者CD4^+细胞表达升高反映了Th2细胞免疫反应的增强,其Th1细胞免疫保护反应可能严重受损。IgE可能与肺结核发病和病程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肺部广泛病灶和空洞发生的危险因素,为慢性病的治疗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广州市胸科医院首次住院的2型糖尿病合并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筛选出符合研究条件的955例患者,通过电子病历和医院信息管理系统采集患者的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肺部病灶范围、肺部空洞、糖化血红蛋白、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二甲双胍是否在近3个月连续稳定使用等。分别以肺部广泛病灶(影像学检查证实肺部病灶≥3个肺野)和肺部空洞为因变量,上述其他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955例患者中,病灶广泛者753例(78.8%),出现空洞者659例(69.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二甲双胍使用史(OR=0.656,95%CI:0.449~0.957)及淋巴细胞水平高(OR=0.608,95%CI:0.404~0.915)为两病合并时肺部病灶广泛的保护因素,出现空洞(OR=2.094,95%CI:1.498~2.926)、NLR水平高(OR=2.681,95%CI:...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肺结核空洞继发曲菌感染的特点,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09年12月在广州市胸科医院内科住院的79例经病理确诊的肺结核空洞继发曲菌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79例患者中从最初诊断肺结核至诊断空洞内曲菌感染的平均时间为9.3年;咯血72例(91.1%);最初被误诊为肺结核复发21例(26.6%);19例(24.0%)PF科行病灶侧全肺或病灶所在肺叶切除术治疗;53例(67.1%)患者行纤支镜空洞内曲菌球清除术.结论:对于存在长期不能闭合肺结核空洞且反复咯血的患者应警惕空洞内继发曲菌感染,及时诊断,根据病人不同情况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