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48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20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3篇
  1961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通过近年来烧伤病区革兰氏阳性球菌构成比的增加,说明抗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的重要性,探讨头孢硫脒在抗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的作用。方法 调查1995年至2001年304医院烧伤病区病原菌流行病学变化,观察革兰氏阳性球菌的变化趋势。汇总七家医院198例烧伤病人对头孢硫脒的临床验证结果,以头抱映辛作为对照组,并进行了体外敏感试验,评估头孢硫脒对革兰氏阳性球菌的抗感染作用。结果 解放军304医院烧伤病区共检测出病原菌2584株,1999年开始革兰氏阳性球菌构成比明显增加,高达51.48%,金黄色葡萄球菌占总检出菌的3l.30%,MRSA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73.74%,从而证明了革兰氏阳性球菌已成为烧伤病原微生物的优势菌群。临床观察的头孢硫脒组比头抱映辛组疗效好,表现为:①病人体温转为正常的时间短(4.68d,对照组为5.17d);②临床感染症状控制或减轻总显效率高达88.46%(对照组为76.47%);③创面细菌清除率为77.24%(对照组为56.92%);④革兰氏阳性球菌体外药敏试验显示头孢硫脒的敏感率达到89.89%,仅次于万古霉素(99.36%)。结论 近年来革兰氏阳性球菌已成为许多单位烧伤病区细菌构成比的优势菌群,头孢硫脒对革兰氏阳性球菌的抗感染作用仅次于万古霉素,可作为临床抗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82.
旨在研究早期肠内营养能否降低烧伤后与代谢有关的血浆激素和脂类调节因子前列腺素 E2 (PGE2 )、血栓素 B2(TXB2 )水平的影响。将 2 2例年龄在 18~ 49岁 ,烧伤面积在30 %~ 85 %的严重烧伤病人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EEN)和延迟肠内营养组 (DEN ) ,每组 11例 ,用间接测热法每天监测静息能量消耗 (REE)。据此提供每天所需营养物质 ,分别于伤后 0、4、8、12天监测血清儿茶酚胺 (CA) ,皮质醇 (Cortisol) ,胰高血糖素 (Glucagon) ,胰岛素 (Insulin) ,PGE2 ,TXB2 水平。结果 :EEN组血 CA,Cortisol,Glucagon,PGE2 、TXB2 伤后 …  相似文献   
83.
应用间接测热仪对 42例烧伤病人进行能量消耗的连续监测 ,了解烧伤后能量代谢规律以指导临床合理营养支持。42例烧伤病人按烧伤面积分为 5组 ,进行能量消耗的实际测量。结果 :烧伤后 5~ 9(平均 6 .7)天能量消耗达峰值。且其能量消耗与烧伤面积呈弱相关 ,另外烧伤后能量消耗的变化有较大差异。同组病人早期变异程度较后期大 ,不同组间能量消耗的变异 ,大面积烧伤比小面积烧伤变异大 ,同时烧伤后能量消耗存在性别差异 ,比较性别不同的一组病人 ,尽管男性平均烧伤面积 (35 .96± 11.6 9) %明显低于女性 (48.2 7±13.2 7) % ,但能量消耗与女性…  相似文献   
84.
危重烧伤患者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烧伤后由于肠粘膜结构和功能受损 ,导致肠道细菌移位而引发全身感染 ,已被众多的实验及临床研究证实。近年研究表明 ,早期肠道营养能维护肠道功能 ,减少肠道细菌移位。笔者就烧伤后肠道细菌移位的发生机制、早期肠道营养在维护肠道功能中的作用、特殊营养物质的肠道功能保护作用及危重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实施中产生“肠内营养不耐受”的原因 ,进行文献综述。一、烧伤后肠道细菌移位发生的可能机制严重烧伤后先于创面出现的全身侵袭性感染的原因 ,曾经是困惑烧伤学科的难题 ,因而激发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兴趣。 2 0世纪 80年代初经动物实验证实 …  相似文献   
85.
624例小儿烧伤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 8年 7月至 2 0 0 1年 7月我院共收治小儿烧伤患者 6 2 4例 ,我们对该组病例的有关资料进行了调查和统计分析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6 2 4例 ,男 4 31例 ,女 193例 ,男女之比为 2 2 3∶1。年龄最小 3个月 ,最大 14岁。发病率最高为 1~ 6岁小儿 ,共 376例 ,占本组病例的6 0 4 % ,随着年龄的增长 ,发病率逐渐降低。致伤原因中以热液烫伤最多占74 2 % ,其次为火焰烧伤占 16 9% ,与这一年龄段小儿好动、没有自我保护意识有关。见表 1。  表 1 烧伤患儿年龄与致伤原因例 (% )年龄(岁 ) 热液火焰化学电其他0…  相似文献   
86.
87.
必须重视抗炎免疫营养素对危重患者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抗炎免疫营养是近年来提出的新概念。Wilmore[1] 指出 :多种具有特殊药理作用的营养素都显示正性免疫调节作用 ,使临床营养学的营养支持起到营养治疗的作用。特殊营养是将营养支持与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及由此所致的多器官功能不全的防治有机地结合 ,已成为当前严重创伤、烧伤及危重患者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 ,也是合理营养支持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的热点[2 ,3] 。抗炎免疫营养的发展已有 10余年的历史 ,但因危重症患者涉及应激代谢的激素调节、全身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等复杂的病理生理问题 ,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4 ] 。本期重点号从不同侧面阐述…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患者血、尿渗透压和渗差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使用日本产NIKKISOOSA21型渗透压计,测定30例烧伤患者血、尿渗透压,渗差及尿血渗比,同时对血渗透压的直接测定法和计算法进行了比较。结果:严重烧伤患者的血渗透压〔(300.13±32.34)mmol/L〕和渗差〔(28.79±19.72)mmol/L〕均明显高于正常参考值〔(285.00±10.00)mmol/L,t=2.5049,P<0.05;<10.00mmol/L,t=6.3198,P<0.01〕。尿渗透压〔(429.82±240.04)mmol/L〕和尿血渗比(1.58±0.85)均显著低于正常参考值〔(781.00±149.00)mmol/L,t=7.8494,P<0.01;2.78±0.53,t=7.2727,P<0.01〕。死亡组患者生前呈持续高血渗透压状态〔(326.08±37.23)mmol/L〕。结论:测定烧伤患者的血、尿渗透压可作为判断预后及有无肾功能损害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89.
1989~1993年全国重大火灾事故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全国重大火灾事故的烧伤流行病学特点,回顾性地分析了全国1989 ̄1993年统计上报的火灾事故203480次,统计结果表明共有21228人烧伤,10428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33亿2千万元。造成火灾的主要原因为管理混乱违章作业。提示火灾预防工作应该警钟长鸣,并应强化法制管理,落实消防法及城市消防规划建设管理。烧伤专业人员应积极参与消防工作,并应重视烧伤流行病学的调查工作。  相似文献   
90.
目前已有多种烧伤刨面覆盖物,但除自体皮移植以外,还没有一种覆盖物能作为永久性创面覆盖物。近20年来,开发和研究各种创面覆盖物并使之最终成为令人满意的永久性人体皮肤替代物已日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依据国家标准(GB/T16886.1-1997)对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的要求,我们对胶原-壳聚糖(C—C)创面覆盖物选择(1)细胞毒性试验;(2)急性全身毒性试验;(3)溶血试验;(4)皮肤致敏试验;(5)原发性皮肤刺激试验;(6)热原试验;(7)遗传毒性试验,进行生物学安全性评价研究。结果显示;C—C创面覆盖物的各项生物学性能指标全部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无全身毒性和细胞毒性,无热源性、致敏性、刺激性,也无遗传毒性,是一种生物相容性优良的C—C创面覆盖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