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35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2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呼吸衰竭(RF)经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后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气参数的变化及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 将2018年4月至2021年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治疗的98例COPD合并RF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8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  相似文献   
82.
苦参异戊烯基黄酮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晓伟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6,27(4):318-320,F0003
异戊烯基黄酮是从豆科、桑科和菊科等少数几个科的植物中分离出来的,具有明显的化学分类学特征.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为豆科槐属植物,是常用中药,具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等作用[1].到目前已从苦参根中分离出来44种异戊烯基黄酮,但它的药理活性的报道并不很多,本文对苦参异戊烯基黄酮的化学结构和主要的生物活性,包括抗菌、抗炎和抗磷脂酶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在分娩过程中实施次髎穴位注射配合导乐分娩镇痛方法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实施次髎穴位注射无菌注射用水0.5ml,形成直径1.5cm的皮丘并配合导乐分娩镇痛;对照组进行单纯的导乐分娩镇痛.观察2组分娩过程中镇痛效果、分娩方式及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于穴位注射2~3min后镇痛起效,维持3小时左右,配合导乐分娩镇痛,其镇痛效果全面、剖宫产率低.与对照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次髎穴位注射分娩镇痛,操作简单、起效快,能有效控制分娩过程中腰痛,对腹痛镇痛效果欠佳;配合导乐分娩镇痛能缓解产时腹痛,产妇心理状态稳定.  相似文献   
84.
贞芪扶正胶囊中黄芪甲苷和红景天苷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建立贞芪扶正胶囊(女贞子,黄芪等)中黄芪甲苷和红景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Inertsil ODS-3 C18(250mm×4.6 mm,5μm)色谱柱,黄芪甲苷采用HPLC-ELSD法,流动相为乙腈-水(37∶63),流速1.0 mL/m in,ELSD检测器漂移管温度106°C,载气(空气)流速2.7 L/m in。红景天苷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乙腈-水为流动相低压梯度洗脱,流速1.0 mL/m in;检测波长278 nm。结果:在色谱试验条件下,黄芪甲苷在0.76μg~3.81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R=0.999 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4%,RSD=0.9%(n=6)。红景天苷在0.4~4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7%,RSD=2.1%(n=5)。结论:方法简单,准确,灵敏,能有效控制贞芪扶正胶囊的质量。  相似文献   
85.
目的:比较白藜芦醇和虎杖苷在不同来源的虎杖材料中含量积累的差异,以期筛选出适宜的培养材料用于进一步的代谢调控研究。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样品中白藜芦醇及虎杖苷的含量同时进行检测。结果:在多年生野生植株和室内人工栽培幼苗中,白藜芦醇和虎杖苷均在植物根及根茎部特异性累积,其含量要远远高于叶片和茎段。其中,以室内人工栽培3个月的幼苗中有效成分含量较高,虎杖苷的积累量为1.27%,是野生植株的1.25倍,白藜芦醇含量(0.401%)则接近野生植株水平。从虎杖的各种组织培养物中也可检测到白藜芦醇和虎杖苷的存在,但是二者含量的高低与培养物的生长速度、生理状况及发育时期密切相关。在几种培养物中,以毛状根的培养最具潜力,离体培养30 d后,其干重增长率为8.29,分别是自然根和悬浮细胞的8.4倍和192.8倍,而且还可积累一定量的虎杖苷(0.037%)和白藜芦醇(0.007%)。结论:所建立的分析检测方法,具有快速、简便和准确的特点,尤其适于大批量生物样品的同时测定。在几种不同来源的虎杖材料中,毛状根是适宜大规模培养并可持续收获有效成分的培养物。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加味地黄饮子对自然衰老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其抗衰老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SD雄性大鼠,6月龄10只作为成年对照组,24月龄30只随机分为老年模型组、维生素E组、加味地黄饮子组。成年组、老年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维生素E组、加味地黄饮子组给予对应药物灌胃。8周后检测Morris水迷宫行为学表现,比较胸腺、脾脏器官指数,比较SOD、MDA、CAT水平,比较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例,比较CD~(3+)细胞、CD~(4+)细胞、CD~(8+)细胞比例,比较NK细胞、巨噬细胞、B细胞比例,比较IgA、IgG、IgM的水平,比较TNF-ɑ、IL-2、IL-6的水平。结果加味地黄饮子组大鼠Morris水迷宫评分高于对照组,胸腺、脾脏器官指数高于对照组,SOD、CAT水平高于对照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淋巴细胞、CD~(3+)细胞、CD~(4+)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CD~(8+)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NK细胞、巨噬细胞、B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IgA、IgG、IgM水平高于对照组,TNF-α、IL-2、IL-6的水平低于对照组。结论加味地黄饮子可通过影响免疫功能延缓大鼠衰老。  相似文献   
87.
目的:对东莞地区各区域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现状及病毒基因型进行抽样调查,为东莞地区的乙型肝炎(下称乙肝)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集中采集和入户采集相组合的方法,分别在东莞东、南、西、北4个区域共收集1041例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分组进行志愿者问卷调查和血样采集。结果1041例志愿者共诊断出乙肝病毒(HBV )感染318例(30.5%),318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 HBV基因分型为B型229例(72.0%),C型79例(24.8%),D型5例(1.6%),B、C混合型5例(1.6%)。乙肝血清亚型分析结果显示,B型基因中Ba亚型占91.0%,adw 2血清型占93.6%;C型基因中C2亚型占92.0%,adrq+血清型占85.0%;东莞地区慢性乙肝患者以 B型基因为主,其次是C型基因。B型基因样本中,以Ba亚型、adw2血清型为主;C型基因样本中,以C2亚型、adrq+血清型为主。结论东莞地区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分布有年龄和地域差异性,自疫苗接种开展以来,HBV感染率得到了明显控制,对其基因分型和流行现状进行进一步研究,可为东莞地区乙肝防治策略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8.
欧亚旋覆花为菊科植物欧亚旋覆花Inula britannica L.的干燥头状花序,是一种传统的中草药,具有降气、消痰、行水、止咳的功效,收载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但无定量测定项。目前报道的欧亚旋覆花的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类、倍半萜内酯和萜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生物活性较强的化合物,据报道欧亚旋覆花的抗氧化活性与其含有的黄酮有关。但有关欧亚旋覆花总黄酮的量测定未见报道。本实验对欧亚旋覆花总黄酮进行了测定,旨在为欧亚旋覆花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也可用于欧亚旋覆花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9.
目的 了解广东省某市当前企业职业健康监护的基本情况, 为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制定职业卫生服务政策提供依据和数据支持。
方法 以调查表和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行业、企业规模、经济类型分层对职业健康检查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 该市存在职业病危害企业1 205家, 接害人员53 433人次, 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人占34.24%, 不同的企业规模、经济类型、行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比例不同,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其中以微型企业、大型企业、国有企业、电力、燃气及水生产与供应业接触率为高。有15.10%的企业、40.77%的工人接受了职业健康检查, 不同的企业规模、经济类型、行业的企业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工作的企业比例以及工人比例不同,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均以微型企业、集体经济企业、采矿业为低。2015年共报告职业病17例, 主要以尘肺病和职业性噪声聋为主, 其中尘肺病14例, 职业性噪声聋2例, 职业性苯所致白血病1例。
结论 该市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工作与职业病防治规划目标仍有一定差距, 应采取有效措施, 促进职业健康监护工作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讨侧卧位直接前入路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自2020年6月至2021年1月在亳州市华佗中医院收治的经侧卧位直接前入路行髋关节置换的患者28例(38髋)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总量、手术持续时间、术后初次下地部分负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随访术侧髋关节Harri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及髋关节活动度。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接受侧卧位直接前入路髋关节置换术,且术后获得平均(8.0±2.0)个月随访。平均手术切口长度(8.5±2.2) cm,平均单侧术中出血总量(100.1±57.2) mL,单侧手术持续时间(60.2±13.3)min,平均术后初次下地部分负重时间(12.3±8.6) h,平均住院时间(12.6±2.4) d。术后末次随访本组患者术侧髋关节Harris评分、VAS评分及髋关节活动度均较术前显著改善。结论 侧卧位直接前入路行髋关节置换术由于是肌肉间隙入路遂具有创伤小、术后术侧髋关节早期即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手术安全疗效确切,有利于术侧髋关节功能的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