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不同b值下DWI鉴别肺部良、恶性病变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不同b值下DWI鉴别肺部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对71例肺部肿块或结节行常规MRI和DWI检查,分别测量b值为300、500、800s/mm2时的病变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比较同一b值下良、恶性病变及不同b值下良、恶性病变的ADC值的差异。根据ROC曲线确定各个b值下的ROC曲线下面积及诊断阈值,并计算各个阈值下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71例中,恶性病变47例,良性病变24例。不同b值下恶性病变的平均ADC值均明显小于良性病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恶性、良性病变的平均ADC值在不同b值时各不相同,随着b值的增大而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值取300、500、800s/mm2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0.84、0.83;其中b=500s/mm2时诊断效能最高,ADC阈值为1.50×10-3 mm2/s,鉴别诊断肺部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49%、75.00%、85.92%、87.76%、81.82%。结论 b值取300、500、800s/mm2,ADC值均有助于肺部良、恶病变的鉴别诊断,其中b值取500s/mm2时诊断效能最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正常肝、脾体积,脾/肝体积比及其与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相关性,为临床研究慢性肝病的肝、脾体积提供更有价值的定量指标.方法 收集正常志愿者或其他原因行上腹部CT检查的肝、脾正常者230例(男110例、女120例,年龄20~70岁,平均45.77岁),检查前测量其身高和体重并计算出BMI,采用GE LightSpeed 64 VCT XT机,以螺旋扫描方式行上腹部平扫及增强检查,然后在增强门脉期0.625 mm薄层扫描图像上,采用该CT机的容积测量软件对肝、脾体积进行定量研究,计算出脾/肝体积比,并与性别、年龄、身高、体重、BMI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本组研究对象的平均肝脏容积为(1 153.50±237.78)cm3,其中男(1 256.10±237.44)cm3、女(1 059.50±196.29)cm3;脾脏大小:(156.38±58.93) cm3,其中男(173.26±60.68)cm3、女(140.91±52.97)cm3;脾/肝体积比为0.136±0.047.不同性别之间的肝、脾容积大小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0),脾/肝体积比则无显著差异(t=1.008,P=0.314).肝、脾大小及脾/肝体积比与年龄均无显著相关性.肝、脾体积与身高、体重及BMI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438、0.662、0.524,0.308、0.333、0.321(均为P=0.000),表现为中度正相关;脾/肝体积比则与上述因素均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 临床研究肝、脾容积大小时,需充分考虑到性别、身高、体重等因素的影响;脾/肝体积比不受个体生理参数的影响,可作为一个评价肝储备功能和判断肝硬化程度的更有价值的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联合多种MRI参数在术前判断肝内肿块型胆管细胞癌(IMCC)病理分化程度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IMCC的病人的临床、病理、MRI资料。将病人分为高中分化组(19例)和低分化组(15例),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比较2组在MRI表现、平均ADC值(ADCmean)等方面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多参数联合的预测效能并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结果2组间病灶最大径、形状、坏死、包膜皱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间淋巴结转移情况、强化方式、ADCmean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χ^2=5.536,P=0.019;χ^2=9.293,P=0.002;t=3.477,P<0.001)。将淋巴结转移、强化方式及ADCmean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3个指标联合预测IMCC分化程度具有较高的准确性,ROC曲线下面积0.861,敏感度80.0%,特异度73.7%。结论淋巴结转移、强化方式及ADCmean是术前预测IMCC分化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应用可提高预测效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抗炎灵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抗炎灵口服液中的连翘;采用簿层扫描法测定抗炎灵口服液中连翘苷[1]的含量,以环己烷-三氯甲烷-苯-甲醇(5:3:5:3)为展开剂,λs=510 nm,λR=610 nm,SX=3.结果定性鉴别分离度好,专属性强.含量测定连翘苷在2.41~16.87 μg 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10(n=6);平均回收率100.88%,RSD为2.40%.结论所建立之方法可靠、准确、专属性强,可有效控制抗炎灵口服液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对肺部实性良性病变与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77例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肺内实性良性病变与恶性肿瘤行常规MRI和DWI检查,b值为0,500s/mm2,测量病变DWI信号强度(SignalintensitySI)值、同层胸壁肌肉DWI信号强度(SI)值及病变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ADC)值,同时计算病变SI与胸壁肌肉SI的比值(LMR)。结果 (1)肺部良性病变组和恶性病变组的ADC值分别为(1.663±0.443)×10-3mm2/s(,1.203±0.234)×10-3mm2/s,,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81,P=0.000);良恶性病变ADC值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7,诊断阈值为1.492×10-3mm2/s,敏感度为94.1%,特异度为73.1%。(2)肺部良恶性病变的SI、LMR虽有一定差异,但无特征性,无临床意义。结论 ADC值有助于鉴别肺部良恶性病变,它可能成为鉴别诊断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环丙沙星序贯治疗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地将入选的98例病人随机分为序贯组和对照组,序贯组先用环丙沙星注射液滴注,好转后改口服环丙沙星片,对照组全程滴注环丙沙星注射液,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副反应.结果有效率序贯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2.4%和90.6%,二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病原菌清除率序贯组为91.7%,对照组为85.7%,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副反应发生率序贯组4.5%,对照组21.9%,二者比较序贯组少而轻微,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环丙沙星序贯疗法治疗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乌甲素复合罗哌卡因在胃肠道病人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96例II~III类择期胃肠道手术病人随机分为高乌甲素组、高乌甲素复合罗哌卡因组和芬太尼组,观察三组术后4h、8h、12h、24h、48h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VAS评分比较高乌甲素组和芬太尼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高乌甲素复合罗哌卡因组镇痛效果优于单用高乌甲素或芬太尼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高乌甲素组和芬太尼组术后排气时间也无显著差异(P>0.05),高乌甲素复合罗哌卡因组显著早于单用高乌甲素或芬太尼组(P<0.05)。三组都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芬太尼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稍高于高乌甲素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乌甲素复合罗哌卡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减少(P<0.05)。结论高乌甲素复合罗哌卡因是胃肠道病人术后镇痛的理想选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