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5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绝经期是女性生命必经的过程,绝经后由于卵巢功能减退而引起的雌激素缺乏将导致女性出现血管舒缩症状、神经精神症状、泌尿生殖道萎缩等症状以及绝经晚期发生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和老年痴呆等疾病。这些症状和绝经相关的疾病严重影响绝经后女性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而绝经激素治疗(MHT)是治疗绝经相关症状及预防相关疾病最有效的方法。文章对绝经相关症状作一阐述,并进一步探讨MHT的价值。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食管病变上皮乳头内毛细血管袢的形态与病理组织的关系。方法137例经常规内镜观察食管黏膜有粗糙、糜烂、颜色异常、微隆起等病变及30例食管黏膜正常的志愿者,在窄带成像放大内镜下观察病变部位上皮乳头内毛细血管袢的形态,并在其引导下对病变区行活组织病理检查,将放大内镜下毛细血管袢的形态结果与组织病理诊断对照研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37例食管病变在窄带成像放大内镜引导下对病变区行活组织病理检查确诊鳞癌27例,其中早期食管癌15例;高级别瘤变2l例;低级别瘤变23例;食管炎66例。食管癌组85.18%(23/27)为Ⅳ型IPCL、14.82%(4/27)为Ⅲ型IPCL,高级别瘤变组76.19%(16/21)为Ⅲ型IPCL、23.81%(5/21)为Ⅳ型IPCL,低级别瘤变组56.52%(13/23)为Ⅲ型IPCL、43.48%(10/23)为Ⅱ型IPCL,食管炎组90.91%(60/66)为Ⅱ型IPCL、9.09%(6/66)为I型IPCL,正常对照组100%IPCL分型为I型。食管癌、高级别瘤变的IPCL与食管炎、正常对照组的IPC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食管黏膜IPCL的形态类型可以初步判定食管病变的良、恶性,窄带成像放大内镜可应用于食管癌的普查。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双黄连对病毒感染诱导的暴发性肝衰竭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取BABL/cJ小鼠36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双黄连处理组。取滴度为1×106 PFU/ml的3型鼠肝炎病毒(MHV-3),采用高压水注射法经小鼠尾静脉注入小鼠体内,诱导暴发性肝衰竭模型。在造模后给予10%双黄连或生理盐水灌胃治疗7 d。采用RT-PCR法检测小鼠肝组织IP-10 mRNA和血清MHV-3 DNA水平,并检测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l(TGF-βl)、白细胞介素-10(IL-10)、层黏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和肝功能指标。结果 在治疗7 d,模型组和双黄连组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分别为(229.03±30.56) IU/L和(22.83±6.02) IU/L,谷草转氨酶(AST)为(139.01±11.75) IU/L和(32.45±4.59) IU/L,LN分别为(99.86±10.57) nmol/L和(57.02±7.24) nmol/L,HA为117.05±16.72) nmol/L和(53.01±11.35) nmol/L,TGF-βl分别为(319.46±39.12) pg/ml和(93.87±11.20)pg/ml,IL-10为25.70±3.87) pg/ml和(1.07±0.09) pg/ml, MHV-3 DNA分别为12.47±3.05) lg copies/mL和(1.24±0.10)lg copies/mL,肝组织IP-10 mRNA分别为【(25.70±3.87)和(12.79±3.08),P<0.05】。结论 双黄连有一定的抗MHV-3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肝内IP-10 mRNA水平,减少IL-10对肝细胞的炎性损伤,阻止了肝组织纤维化而促进了肝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加用双向免疫中成药联合优甲乐对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 thyroiditis,HT)甲减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96例HT甲减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32例.A组予以优甲乐单药治疗,B组予以优甲乐片+百令胶囊治疗,C组予以优甲乐片+夏枯草口服液治疗.治疗12周后,比较三组治疗前后血清促甲状...  相似文献   
36.
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郑翔  李胜保  王艳  邓卫平  童强 《现代医学》2010,38(4):395-397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对我院2007至2009年收治的32例AP患者在治疗前、后(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后)抽取外周血,同时抽取12例健康成人外周血作对照,流式细胞术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观察CD3+、CD4+、CD8+百分比以及CD4+/CD8+值的变化。结果:32例AP患者CD3+、CD4+百分比及CD4+/CD8+值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P〈0.01或P〈0.05);其中重症组CD4+百分比和CD4+/CD8+值较轻症组明显下降(P〈0.01);经内科综合治疗后,重症组治疗前、后比较CD4+百分比及CD4+/CD8+值升高明显(P〈0.01);轻症组治疗前、后比较CD4+百分比也有所增加(P〈0.05)。结论:AP患者特别是重症AP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损害,经过治疗后可恢复正常,提示免疫调节治疗可能有助于重症AP的恢复。  相似文献   
37.
目的 分析医院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临床样本分布、科室分布以及耐药性,为CRKP感染的临床治疗及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某三级医院分离的215株CRKP,回顾性分析3年间CRKP的检出率、标本来源、科室分布和耐药性。结果 2018-2020年共分离出肺炎克雷伯菌(KP)1 797株,其中CRKP 215株。3年间,CRKP平均检出率为12.0%,各年CRKP检出率总体呈上升趋势(P <0.001)。215株CRKP主要标本来源为呼吸道分泌物(构成比71.6%)、尿液(构成比13.5%)、血液(构成比7.4%),其中呼吸道分泌物CRKP构成比逐年下降,而非呼吸道标本的CRKP构成比逐年升高(P <0.05)。CRKP主要检出科室为神经外科(构成比40.9%)和重症监护室(ICU)(构成比31.6%),其中ICU检出的CRKP构成比呈逐年上升趋势(P <0.001)。该院分离的CRKP对大多数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 78%,仅对阿米卡星、复方新诺明耐药率较低,对替加环素保持良好的敏感性。结论 医院应大力规范抗生素...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放大内镜(NBI-ME)对Barrett食管(BE)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68例以反酸、嗳气、烧心为主诉的患者行普通内镜及NBI内镜检查,评价两种内镜图像清晰度,统计BE病灶数目。在NBI模式下对BE病灶进行放大内镜(ME)检查,对BE黏膜腺管开口形态进行Goda分型,异常部位行定向取检,统计特殊肠上皮化生(SIM)检出率。结果:NBI诊断BE 86例,其中15例普通内镜阴性,NBI发现病灶数目多于普通内镜(P<0.01)。NBI对鳞柱状上皮交界处轮廓、BE病灶图像的清晰度明显优于普通内镜(P<0.01)。NBI-ME下Ⅳ型及Ⅴ型腺管开口形态检出SIM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4%、91%、95%。结论:NBI-ME有助于BE的早期诊断,并能提高SIM检出率。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NBI放大内镜在胃黏膜糜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以及在胃黏膜癌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NBI电子放大内镜,对310例患者的胃黏膜糜烂灶进行细微结构形态学观察,并与观察部位活检所得的病理组织学改变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胃黏膜糜烂灶处胃小凹形态未见到A型、B型者;365处C型中组织病理均为慢性活动性浅表性炎症;160处D型中,92.5%(148/160)为萎缩性炎症;65处E型中,86.15%(56/65)为肠上皮化生;35处F型中,91.42%(32/35)为异型增生,8.57%(3/30)为肠上皮化生。59例肠上皮化生未发现明显异常增生的毛细血管,而32例异型增生的F型黏膜表面。90.63%(29/32)呈现出不同程度异常增生的毛细血管。与病理组织学比较,NBI放大内镜观察胃黏膜糜烂小凹形态与病理组织学改变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NBI放大内镜在胃黏膜糜烂灶性质的判断中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应用于胃黏膜癌前病变的普查。  相似文献   
40.
邓卫平  管志远  郑红梅  马德强 《西部医学》2018,30(1):110-113+119
【摘要】 目的 观察青藤碱缓释胶囊(Sinom enine,SN)联合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 ) 疗法治疗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临床疗效并探讨治疗机制。方法 将210例IBD患者随机分为FMT组、SN组和联合治疗组(Combined treatment group,CTG)三组,每组各70例。FMT组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4 g/d),并将健康供者粪菌混悬液输注到患者消化道;SN组口服SN120mg/d;CTG组为以上两组联合治疗;三组疗程均为3周。分别检验IBD患者粪便脆弱拟杆菌、梭状芽孢杆菌、乳酸杆菌、分段丝状细菌和双歧杆菌;检验肠黏膜组织白介素 1(Interleukin 1,IL 8 )、IL 17 、IL 35及静脉血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 utase,SOD )活性;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验静脉血T 细胞(Treg) CD4+T及其亚群Th1/Th17 占T淋巴细胞百分率,治疗结束后结合肠镜黏膜病理检查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CTG组治疗后粪便脆弱拟杆菌、梭状芽孢杆菌、乳酸杆菌、分段丝状细菌和双歧杆菌明显高于S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黏膜组织IL 8 和IL 17及外周血Th17 %降低,肠黏膜组织 IL 35及外周血CD4+T%提高,与FMT组和S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外周血NO降低、SOD提高,与FMT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TG组临床综合疗效与FMT组和S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SN可能提高效应性CD4+T T细胞在肠黏膜组织集聚,增强SOD活性,降低Th17、NO及致炎因子IL 8、IL 17对肠黏膜组织破坏,提高IL 35对肠黏膜的保护作用,FMT疗法可重建肠道菌群,保护肠黏膜,两者联合应用发挥综合作用可明显提高炎症性肠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