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5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1.
目的观察双黄连口服液对3型鼠肝炎病毒(MHV-3)致裸小鼠急性肝衰竭(ALF)模型的影响,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C57BL/6J裸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急性肝衰竭组、双黄连低剂量组和双黄连高剂量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均采用腹腔注射MHV-3建立急性肝衰竭模型。建模成功后,双黄连低剂量组和双黄连高剂量组分别给予0.25 mL/(10 g·d)和0.5 mL/(10 g·d)双黄连口服液灌胃,正常组、急性肝衰竭组分别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均1次/d,连续灌胃28 d。取静脉血检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移酶(GGT)、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胆汁酸(TBA)水平,取肝脏组织检测干扰素-γ(IFN-γ)、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9(IL-9)表达水平。结果急性肝衰竭组小鼠血清AST、GGT、TBil、ALT、TBA水平和肝组织中IFN-γ、TNF-α、TGF-β1、IL-1β、IL-6、IL-9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均<0.05);双黄连高剂量组和双黄连低剂量组小鼠血清AST、GGT、TBil、ALT、TBA水平和肝组织中IFN-γ、TNF-α、TGF-β1、IL-1β、IL-6、IL-9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急性肝衰竭组(P均<0.05),且双黄连高剂量组各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双黄连低剂量组(P均<0.05)。结论双黄连口服液对MHV-3致C57BL/6J裸小鼠急性肝衰竭具有保护作用,主要体现在改善肝功能并抑制细胞因子合成、减轻炎症性肝损伤方面。  相似文献   
22.
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4例(轻症28例,重症16例),采用常规中西医综合治疗,实验组51例(轻症32例,重症19例),采用常规中西医结合治疗基础上加乌司他丁治疗;按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四级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轻、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痊愈率,两者有明显差异(P<0.05),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乌司他丁用于治疗急性胰腺炎有较好的疗效。尽早使用,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重组人内皮抑素联合顺铂化疗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疗效及对恶性黑色素瘤微血管密度(MVD)和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08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30 mg/m2的顺铂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重组人内皮抑素15mg/d,治疗2个周期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对MVD、VEGF计数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73,P=0.008)。治疗后两组MVD、VEGF计数较治疗前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59,4.082;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重组人内皮抑素联合顺铂化疗治疗恶心黑色素瘤能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抑制恶性黑色素瘤组织中的MVD和VEGF表达。  相似文献   
24.
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郑翔  李胜保  王艳  邓卫平  童强 《现代医学》2010,38(4):395-397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对我院2007至2009年收治的32例AP患者在治疗前、后(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后)抽取外周血,同时抽取12例健康成人外周血作对照,流式细胞术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观察CD3+、CD4+、CD8+百分比以及CD4+/CD8+值的变化。结果:32例AP患者CD3+、CD4+百分比及CD4+/CD8+值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P〈0.01或P〈0.05);其中重症组CD4+百分比和CD4+/CD8+值较轻症组明显下降(P〈0.01);经内科综合治疗后,重症组治疗前、后比较CD4+百分比及CD4+/CD8+值升高明显(P〈0.01);轻症组治疗前、后比较CD4+百分比也有所增加(P〈0.05)。结论:AP患者特别是重症AP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损害,经过治疗后可恢复正常,提示免疫调节治疗可能有助于重症AP的恢复。  相似文献   
25.
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肝功能严重损害,易合并严重的并发症,且缺乏特效疗法,死亡率极高。我科应用结肠透析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重型肝炎,取得了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究食管黏膜微血管改变与组织学的关系,以探讨窄带成像放大内镜(NBI-ME)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168例常规内镜下食管黏膜病变患者用窄带成像技术(NBI)、卢戈氏碘染色法观察其上皮乳头内毛细血管袢(IPCL)的形态学改变,并活检组织做病理学分析;30例正常者做对照组。结果:NBI和碘染色内镜显示食管病变程度及范围明显优于常规内镜,但碘染色内镜存在不良反应(15.65%);正常对照、食管炎、低级别瘤变、高级别瘤变及食管癌IPCL主要形态分类分别为Ⅰ型(100%)、Ⅱ型(84.45%)、Ⅲ型(52.00%)、Ⅲ型(69.23%)、Ⅳ型(64.29%)。结论:NBI内镜可以替代碘染色内镜;亦可根据食管黏膜IPCL形态判定组织学类型,提高了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现率。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放大内镜(NBI-ME)对Barrett食管(BE)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68例以反酸、嗳气、烧心为主诉的患者行普通内镜及NBI内镜检查,评价两种内镜图像清晰度,统计BE病灶数目。在NBI模式下对BE病灶进行放大内镜(ME)检查,对BE黏膜腺管开口形态进行Goda分型,异常部位行定向取检,统计特殊肠上皮化生(SIM)检出率。结果:NBI诊断BE 86例,其中15例普通内镜阴性,NBI发现病灶数目多于普通内镜(P<0.01)。NBI对鳞柱状上皮交界处轮廓、BE病灶图像的清晰度明显优于普通内镜(P<0.01)。NBI-ME下Ⅳ型及Ⅴ型腺管开口形态检出SIM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4%、91%、95%。结论:NBI-ME有助于BE的早期诊断,并能提高SIM检出率。  相似文献   
28.
肝硬化患者外周血及腹水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外周血及腹水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流式细胞仪测定31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及腹水T淋巴细胞亚群,同时检测15例正常人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肝硬化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T辅助/诱导细胞亚群(CD4^+)、T辅助淋巴细胞/T抑制淋巴细胞亚群(CD4^+/CD8^+)较正常对照明显降低(p<0.01),腹水CD3^+、CIM^+、CD8^+、CD4^+/CD8^+较外周血显著降低(P<0.001)。结论肝硬化患者外周血及腹水T淋巴细胞亚群存在明显异常,表现为全身及腹膜腔局部的免疫力低下。  相似文献   
29.
30.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联合酪酸梭菌治疗老年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10月确诊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服用酪酸梭菌的为对照组,服用茵陈蒿汤与酪酸梭菌的为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谷氨酰转肽酶(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水平和中医症状评分。结果:经治疗后,两组的HDL-C,LDL-C,TG,TC以及ALT,AST,GGT,TBI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观察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医症状评分上,观察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陈蒿汤联合酪酸梭菌治疗老年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疗效显著,且安全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