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29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31.
目的:通过测定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左心功能的变化研究局部缺血预适应(rIP)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将36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rIP组(19例),在首支冠状动脉吻合前采用2轮左冠状动脉前降支rIP:首次为2min缺血3min再灌注,第2次为5min缺血5min再灌注;对照组(17例)在首支冠状动脉吻合前不进行rIP。对2组的左心功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rIP组心率增加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第1天rIP组心脏指数、每搏量指数以及左室作功指数均好于对照组[(2.6±0.1)∶(2.5±0.1),P<0·01;(38.1±5.0)∶(35.0±3.1),P<0·05;(2.8±0.2)∶(2.6±0.2),P<0·05)。平均动脉压、肺毛细血管压、和体循环阻力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首轮为2min缺血3min再灌注;第2轮为5min缺血5min再灌注可以安全地用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可以保护心肌避免不可逆性损伤。  相似文献   
132.
三组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细胞,分别采用低剂量粒细胞巨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诱导、高剂量GM—CSF诱导及脂多糖(LPS)刺激、低剂量GM—CSF诱导及LPS刺激,使其分化为树突状细胞(DC)。流式细胞术检测DC表面CD11c、CD25、CD40、CD80和CD86、MHC-Ⅱ,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0、IL-12,初次和再次混合淋巴细胞实验检测DC刺激T细胞增殖能力,术前回输DC行同种异位心脏移植并观察术后移植心存活时间。结果显示,低剂量GM—CSF能诱导骨髓细胞分化为CD11c^+、CD25^-、CD40^low、CD80^low和CD36^low、MHC-Ⅱ^low未成熟表型DC,经LPS刺激后分化为CD11c^+、CD25^-、CD40^mid、CD80^low和CD86^low、MHC-Ⅱ^mid。半成熟表型DC;半成熟表型DC培养上清液中IL-10/IL-12明显升高,该DC可明显抑制同种异型T细胞增殖反应,较未成熟DC更能延长移植心存活时间。认为小鼠骨髓细胞经低剂量GM—CSF体外诱导可分化为未成熟DC,经LPS刺激可转化为半成熟DC,拥有更强的致耐受性。  相似文献   
133.
目的 心律失常是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的常见并发症,本研究探讨未行介入封堵术和外科修复术治疗的ASD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及其可能危险因素,以期为指导心律失常的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所有患者行18导联常规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床旁心电监护检查,记录心律失常类型。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测 ASD 最大径、右室与左室内径比值(RV/LV)、三尖瓣反流法估测肺动脉收缩压(PASP)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共收集77例患者,年龄57.19±15.59岁,女性51人(66.2%)。29例(37.6%)患者ASD最大径>20 mm;47例(48.1%)患者肺动脉收缩压>50 mmHg;29例(37.6%)患者右室明显增大,右室内径/左室内径比例≥1.0。心律失常类型共计19种,患者发病年龄大多分布在60岁以上(48.1%)。其中多源室性期前收缩(室早)(r = 6.506,P = 0.039)、心房颤动(r = 9.109,P = 0.011)、成对房性期前收缩(房早)(r = 6.241,P = 0.044)及非持续性房性心动过速(房速)(r = 9.653,P = 0.008)随年龄增大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随着年龄增大,心律失常发生种类有增多的趋势(z = -3.168, P = 0.002);随着ASD最大径的增大,室性心律失常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2 = 3.983,P = 0.046)。结论 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未行手术修补或介入封堵治疗的患者,当ASD最大径>20 mm,肺动脉收缩压>50 mmHg,RV/LV≥1.0,年龄大于60岁时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增加,病情加重,临床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