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3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Neuroform自膨式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使用Neuroform自膨式支架结合电解可脱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适应证、技术要点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19例颅内宽颈动脉瘤均采用Neuroform支架结合电解可脱弹簧圈栓塞,其中16例采用先放置支架再将微导管经支架网孔放入瘤腔进行栓塞,另外3例是微导管进入瘤腔后再释放支架进行栓塞。结果11例宽颈动脉瘤完全闭塞,7例闭塞95%以上,1例闭塞95%以下,支架到位均满意,载瘤动脉保持通畅。结论Neuroform支架与弹簧圈联合使用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但其远期疗效仍需随诊证实。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应用支架血管成形术治疗颅外颈动脉极重度狭窄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0月至2009年10月应用支架血管成形术治疗颅外颈动脉极重度狭窄的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患者全部成功接受支架血管成形术,狭窄程度由术前90%~99%,降至术后0%~20%。术后无缺血性并发症发生;3例患者术后6h内发生再灌注出血死亡。死亡率10.7%。术后随访1~71个月,均无缺血性症状发生。结论应用支架血管成形术治疗颅外颈动脉极重度狭窄可以有效预防缺血性事件的发生,但是出现再灌注出血的几率较高,应该探求更有效的办法预防再灌注出血。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讨支架辅助栓塞前交通动脉破裂动脉瘤的技术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7月至2015年4月采用支架辅助血管内栓塞治疗前交通动脉破裂动脉瘤21例。结果 栓塞后即刻造影示完全栓塞15例,瘤颈部分残留6例。术中动脉瘤破裂1例,术后再出血2例。21例患者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其中DSA随访15例(9例即刻完全栓塞的患者造影复查动脉瘤仍完全不显影,载瘤动脉通畅;6例栓塞即刻大部分栓塞患者5例动脉瘤级瘤颈未显影,1例瘤颈仍部分显影;术后支架移位2例,载瘤动脉轻度狭窄1例);所有患者均无神经功能损伤。结论 采用支架辅助血管内栓塞治疗前交通动脉破裂动脉瘤是安全的,复发率低,规范的操作、栓塞材料的合理选择可以降低手术并发症,达到最佳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自制软组织扩张保护器在开放性股骨、胫骨骨折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2021年7月收治的6例开放性股骨骨折和12例开放性胫骨骨折进行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的病例资料,分为A、B两组。A组术中当电钻钻头及外固定支架固定螺钉钻透股骨和胫骨骨质时,应用自制的软组织扩张保护器来保护电钻钻头及外固定支架固定螺钉周围的软组织;B组术中电钻钻头及外固定支架固定螺钉直接钻透骨质。比较两组术中攻入螺钉时伤口出血量,术后外固定支架固定螺钉处渗血量、固定螺钉周围软组织红肿及感染情况、固定螺钉部位疼痛。结果 1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26个月。A组在术中攻入螺钉时伤口出血量,术后外固定支架固定螺钉处渗血量、固定螺钉周围软组织红肿及感染情况、固定螺钉部位疼痛方面明显小于B组,两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自制软组织扩张保护器操作方便、安全,在开放性股骨、胫骨骨折外固定支架手术中可以起到保护软组织作用,避免电钻钻头及外固定支架螺钉对软组织的二次损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5.
目的 评估血管内治疗床突旁未破裂颅内动脉瘤(unruptured intracranial aneurysm,UIA)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2019年12月于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连续收治的床突旁UIA患者.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和影像学资料,统计动脉瘤栓塞结果、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  相似文献   
96.
目的 分析胫骨开放性骨折患者急救手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 以2013年9月-2016年2月收治的46例胫骨开放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时患者均先行急救处理, 待危急病情稳定后, 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对照组患者均行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 MIPPO)技术下加压钢板固定术治疗(23例), 观察组行交锁髓内钉术治疗(23例), 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
结果 患者均未出现死亡事件。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切口愈合时间等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骨愈合时间短于观察组(P < 0.05);术后6个月随访, 两组患者Johner-Wruhs评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并发症均发生3例。
结论 对于胫骨开放性骨折患者及时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对其预后康复有着重要意义; 对创口行彻底清理消毒后, 应用MIPPO技术下加压钢板固定术或交锁髓内钉术治疗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7.
目的:确定原发性颅内出血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预测指标和相关因素。方法:266例患者进行多中心前瞻性研究,均为自发性幕上ICH患者,发病后12h内入院。入院时,对临床、生化和神经影像共61项指标进行记录,48h时对37项临床和神经影像指标进行记录。入院时和48h后血肿体积和周边水肿通过CT进行测量。中风的严重性和最终的功能采用加拿大中风分级(CSS)和修正后的Rankin分级(mRS)进行评价。入院48h内,CSS评分下降超过1分时诊断为END。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提示存在END的基本指标和急性期后检测的与END相关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颞浅动脉-颞浅筋膜-脑贴敷术治疗烟雾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至2014年运用颞浅动脉-颞浅筋膜-脑贴敷术治疗的31例烟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1例患者共行36侧半球手术,术后随访6~59个月,平均20个月;临床预后优秀或良好26例(83.9%)。22例术后6~45个月(平均17个月)复查脑血管造影,血供重建效果良好12例(54.5%)。术后发生脑梗死、硬膜下血肿及头皮缺血各2例,均未遗留神经功能障碍,只有1例遗留术区头发生长障碍。结论 颞浅动脉-颞浅筋膜-脑贴敷术是治疗烟雾病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探讨术中DSA辅助显微手术切除脑动静脉畸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术中DSA辅助下显微手术治疗的47例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资料。结果 首次切除后术中DSA显示,畸形血管团完全切除10例,有残留37例。术中DSA次数中位数为2.0(2.0,3.5)次。26例采用动脉瘤夹定位畸形血管团位置,定位造影次数中位数为1.5(1.0,2.0)次。术后即刻造影显示畸形血管团完全切除44例,部分残留3例。5例术后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随访1年,预后良好(mRS评分≤2分)46例,预后不良1例;DSA随访发现复发7例。结论 术中DSA辅助下手术切除脑动静脉畸形,有助于提高畸形团全切除率,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讨颅内前循环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wingspan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9年6月winspan支架置入术治疗的99例颅内前循环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临床资料。出院后6~12个月复查DSA,ISR定义为:支架附近(5 mm内)狭窄程度超过50%;初始治疗后残留狭窄程度在30%~50%的病例中,绝对管腔直径减少20%。结果 99例共置入wingspan支架100枚,支架成功置入成功率为100%。术后随访6~7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2个月(四分位数区间8~19.5个月)。29处(29.0%)发生ISR,71处未发生ISR。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病史、残留狭窄程度>20%、血脂异常是IS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对于颅内前循环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病人,支架置入术中注意控制残余狭窄程度,术后应严格控制血脂;对于合并高血压病史的病人,更加要注意危险因素的控制,术后需更为密切的随访和针对性的强化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