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HBV在患者体内的复制量、机体的免疫状态及治疗效果等 ,一直是医生和患者都十分关注的问题。HBV DNA定量检测解决了相关问题 ,为了解该手段与其他检验方法的关系 ,我们对 2 85份乙型肝炎 (乙肝 )病毒核酸 (HBV DNA)定量阳性的血清标本同时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了乙肝血清免疫标志物 (HBV M)。标本来自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临床确诊的乙肝患者 ;FQ PCR诊断试剂盒由达安基因有限公司生产 ,仪器为美国PE公司生产的PE5 70 0型FQ PCR仪。ELISA诊断试剂盒由上海科华实业有限公司生产。每次实验均设系列阳性标准品、阴性对…  相似文献   
52.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人乳头瘤病毒6/11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女性阴道炎患者人乳头瘤病毒6/11型(HPV6/11)的感染情况。方法 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检测129例门诊患者阴道分泌物中HPV6/11的病毒拷贝数。结果 共检出HPV6/11阳笥者47例,阳性率为36.43%;拷贝数在10^5以上者39例,占阳性者中的82.98%;40岁以上年龄组阳性率高且病毒复制量均在10^5以上。结论 中老年阴道炎患者就诊晚,感染重。FQ-PCR检测HPV敏感、快速、准确,特别是其定量特点对临床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53.
哈尔滨地区心脑血管病患者中阿司匹林抵抗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哈尔滨地区心脑血管病患者中发生阿司匹林抵抗(AR)概况,并探讨其预测因子。方法110例病情稳定的心脑血管病住院患者,每日服用阿司匹林100mg,连服7天,第8天晨起采取空腹静脉血,分别以二磷酸腺苷(ADP)和花生四烯酸(AA)为诱导剂,检测血小板聚集功能。结果患者中AR发生率为0,阿司匹林半敏感(ASR)者占7.3%,女性较多(男:女,75.6%与40.5%,P=0.002),吸烟者亦较多(37.5%与17.5%,P=0.001)。结论阿司匹林用于抗血小板治疗及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事件的心脑血管患者中,若有AR或ASR存在可选用其他安全有效的抗血小板制剂,预测AR及抗血小板治疗个体化,将是抗血小板治疗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4.
背景:Notch信号系统对干细胞的自身复制与分化有调节的作用.目的:监测Notch配体刺激下白血病细胞蛋白与基因表达的变化,解析Notch信号系统在细胞内的作用.方法:应用被Notch配体包被的培养皿,培养TMD7和THP-1细胞株,进行短期细胞增殖效果的评估.并且在刺激不同时间段后,应用免疫印迹法对Notch蛋白的活性进行检测,应用定量RT-PCR法测定各种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与结论:Notch配体刺激对TMD7细胞株的增殖有促进作用,对THP-1细胞株的增殖有抑制作用.配体刺激下,免疫印记结果显示2种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活性化Notch1蛋白片段.配体刺激后,各种基因的发现量的变化是不同的.而同一细胞株对3种Notch配体刺激的反应基本类似.可见Notch信号系统比现在所知道的更为复杂,可能存在着两种正向和负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55.
玉光哲  金英玉  辛晓敏 《微循环学杂志》2011,21(4):32-34,7,8,11
目的:探讨血小板聚集功能和尿11-脱氢血栓素B2(11-DTB2)检测对评价一次及反复脑梗死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治疗作用的价值。方法:42例反复脑梗死(≥2次)患者和50例发生一次脑梗死患者服用阿司匹林(100mg/天)至少7天后,用二磷酸腺苷(ADP)和花生四烯酸(AA)作诱导剂,测定两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并测定其11-DTB2的含量。结果:AA作诱导剂时,反复脑梗死患者与一次脑梗死患者比较,其血小板最大聚集率、阿司匹林半抵抗发生率明显较高(P<0.01);尿11-DTB2也是前者高于后者,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时检测血小板聚集功能和尿11-DTB2水平,可以观察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功能的程度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6.
腺病毒载体因其具有广泛趋向性、高效率表达目的基因等优点而成为表达和传递治疗基因的主要候选者.但是,由于它可以快速的经循环系统到达网状内皮系统(特别是Kupffer细胞)被摄取和清除,只有少数碎片能到达靶器官,因此这也成为了腺病毒作为载体应用于基因治疗的最主要障碍.该文综述了Kupffer细胞摄取、清除腺病毒这一过程可能存在的机制,为实现腺病毒裁体转基因持久表达提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流感病毒(H1 N1)感染血管平滑肌细胞后,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数量、增殖率、凋亡率及分泌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从细胞水平探讨流感病毒感染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分别通过细胞计数试验、流式细胞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未感染病毒的细胞(对照组)和病毒感染后细胞(实验组),在不同时段(0h、6h、12h、24h、48 h)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率、凋亡率和分泌IL-6、sFas、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的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0h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率和凋亡率分别为10.39%和0.44%;6 h后细胞增殖率(12.68%)和凋亡率(0.73%)均增加;12 h增殖率达到高峰(18.01%),凋亡率反而降低(0.14%);24 h后增殖率下降(12.89%),凋亡率明显增加(1.09%);48 h增殖率进一步降低(7.07%),凋亡率达到高峰(4.61%).各时期的细胞增殖率和凋亡率与0h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数量、IL-6、sFas、PDGF均在感染12~18 h达到分泌高峰,随后下降.实验组每个时间点的细胞数量,细胞因子的分泌量与0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流感病毒感染血管平滑肌细胞后,使平滑肌细胞增殖、凋亡发生紊乱,由此提示流感病毒感染可能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同时细胞因子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8.
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蛋氨酸代谢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中间产物。高Hcy血症被认为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危因素[1]。实验前质量控制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的重要环节,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我们分析比较样品不同保存方法对检测血浆Hcy结果的影响。对象与方法1对象30例患者,男  相似文献   
59.
实验诊断学是一门将临床医学和实验技术相结合,在实验室内通过各种项目的检验,对疾病预防、诊断、疗效和预后判断提供重要信息的学科。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社会需求发生了多层次的变化,出现了对3年制、5年制、6年制、7年制和8年制等不同层次的不同角度的人才需求,这就要求对各种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程度的培养。  相似文献   
60.
对26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和24例老年肺部疾病患者进行了甲襞微循环、血液流变学的检测,并对甲襞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改变及两者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认为,老年心肺疾病患者的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粘度均明显增高,红细胞电泳时间缩短;甲襞微循环的清晰度、交叉、畸形、流速、红细胞聚集等也都有明显改变。说明这些疾病患者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进而引起微循环障碍,二者是相互影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