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6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1篇
内科学   24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78篇
预防医学   2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91.
围绕当前河南省农村心血管卫生防治工作中的实际需求,针对农村地区健康危害较大、疾病负担较重、适宜技术缺乏的重点技术问题,从基线调查人手,筛选一批安全、有效、经济的心血管防治适宜技术,并组织大面积的推广应用。系统、全面地对不同经济状况、不同区域的心血管适宜技术的应用模式和运行机制进行探索研究,提出技术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推广对策及措施,研究基层农村心血管防治适宜技术推广的工作模式,最终达到改善农村心血管卫生服务可及性、减轻农民疾病负担、提高农民整体健康水平的效果。  相似文献   
292.
目的 分析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对哮喘急性发作(acute asthma,AS)临床疗和对血清IL-4及IFN-γ的影响。方法 回顾天津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3例AS患者并依照治疗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3),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雾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孟鲁斯特钠进行治疗(10 mg/次,睡前服用)。分析治疗后临床效果、肺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有无差异。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3.02%和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FEV1/FVC、PEF和IFN-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4水平和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 <0.05);两组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孟鲁司特钠联合地奈德治疗AS可提供肺功能,改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293.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除了有胸闷、胸痛等临床表现外,往往伴有睡眠障碍,而失眠经久不愈又可诱发、加重冠心病病情,二者相互影响。对冠心病合并失眠患者提供恰当及时的睡眠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神、气、血一体同调理论源于《黄帝内经》中的“形神合一”理论,方祝元教授总结多年临床经验,认为冠心病合并失眠的根本病机为气血不和,病机关键为心神不安。治疗方面,方教授提出和气血与安心神并重,以疏肝理气安神为先导,以益气活血养神为关键,以健脾和胃固神为根本,疗效颇佳。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294.
危重早产儿,尤其是低出生体重儿,各种营养物质储备少,营养摄入不足,分解代谢旺盛以及糖原消耗增多,各脏器、神经发育不健全,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导致病情加重,使之存活困难。如果生后营养缺乏,可影响日后智力发育和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295.
目的:观察等速肌力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肌力的影响。方法:将20例痉挛型脑瘫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对股四头肌和腘绳肌进行等速肌力训练和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对股四头肌和腘绳肌进行徒手肌力训练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患儿肌力情况,分析原因及疗效差异。两组患者分别在训练前、训练1个月后、训练2个月后和训练3个月后进行等速肌力测试,测量指标包括:PT(峰力矩)值、ROM(关节活动范围)值和到达峰力矩时间(Time to PT)值。结果:训练1个月后,试验组在180°/s伸展和屈曲状态下,PT值和ROM值较对照组提高(P0.05);在30°/s伸展和屈曲状态下,180°/s伸展状态下time to PT值较对照组下降(P0.05)。训练2个月后和训练3个月后,试验组在180°/s和30°/s伸展和屈曲状态下PT值和ROM值均较对照组提高(P0.05),time to PT值均较对照组下降(P0.05)。结论:等速肌力训练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可有效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下肢肌力及肌肉爆发力,且肌力变化趋势优于传统肌力训练。  相似文献   
296.
新生儿黄疸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菁  霍薏钦 《九江医学》2007,22(1):61-62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生理和病理现象,严重的并发核黄疸而遗留神经系统损害,因此,把握对病理性黄疸的有效治疗,是降低新生儿胆红素脑病致死率和致残率的关键,一般治疗方案有药物治疗、光疗、换血疗法等.近年来随着对新生儿黄疸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对其治疗方法也有了新的发现和改进.……  相似文献   
297.
目的:探究釉丛蛋白1(TUFT1)表达对结直肠腺癌细胞(HCT-15)增殖、凋亡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2019年3月至2021年5月,20例结直肠癌(CRA)患者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将HCT-15细胞分为对照组、siRNA-NC组、siRNA-TUFT1组、siRNA-TUFT1+IGF-1(PI3K/Akt通路激活剂25 ng/mL)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组织及细胞中TUFT1表达;CCK-8法、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组织及细胞中增殖、凋亡及PI3K/Akt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癌组织相比,癌旁组织中TUFT1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与对照组相比,siRNA-TUFT1组细胞增殖抑制率、G0/G1期细胞、细胞凋亡率、Caspase-3、Bax表达水平显著增加,而c-Myc、Cyclin D1表达水平、克隆细胞数、S期和G2/M期细胞、p-PI3K/PI3K、p-Akt/Akt水平显著降低(P<0.05);IGF-1可逆转TUFT1沉默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论:TUFT1表达沉默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通路激活来抑制HCT-15细胞增殖、促进凋亡。  相似文献   
298.
目的 探讨刺五加注射液联合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1年5月—2023年5月在黄河三门峡医院治疗的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9例)和治疗组(49例)。对照组静脉泵入阿加曲班注射液,60 mg加入到生理盐水250 mL中,以5 mL/h的速度持续静脉泵入48 h,随后到第3天,将10 m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3 h,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刺五加注射液,6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1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BI)量表、简式Fugl-Meyer(FMA)评分,MRI-PWI相关参数脑血流量(CBF)、局部脑血容量(r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最大峰值时间(TTP)水平,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半乳糖凝集素-3(Gal-3)、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神经损伤相关指标S100钙结合蛋白β(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67%,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9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BI评分、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NIHSS评分、BI评分和FMA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BF、rCBV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MTT、TTP、IL-6、Gal-3、HMGB1、S100β、NSE、GFA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 刺五加注射液联合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脑梗死可发挥协同作用,提高临床总有效率,能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和脑部血流灌注水平,调节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减轻神经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299.
肠道菌群与肠道肿瘤有着密切关系,肠道菌群失调可能在结直肠腺瘤(CRA)和结直肠癌(CRC)的癌变早期阶段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检测肠道菌群结构变化以及定期筛查CRA高危人群,对CRC的预防、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综述CRA的危险因素、肠道菌群与CRA的关系以及肠道微生物与CRA、CRC的联系机制,为预防肠道肿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0.
目的构建一个全面、科学、便捷的慢性疼痛综合评估方案,为临床医护人员开展有效的慢性疼痛评估提供积极支持。方法以慢性疼痛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分析法初步拟定慢性疼痛综合评估方案,采用Delphi法邀请26名临床、护理与科研专家对拟定的综合评估方案进行了两轮专家函询,通过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最终确立慢性疼痛综合评估方案。结果两轮专家函询的问卷回收率分别为100%和80.77%,权威系数分别为0.966和0.968,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338和0.293(P<0.01);最终确定的慢性疼痛综合评估方案包括4个评估维度、19项评估内容和4个评估工具。结论慢性疼痛综合评估方案具有实用性、创新性、科学性、专业性,可有效提高临床慢性疼痛患者的评估效率,为慢性疼痛患者的护理与诊疗效果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